“按部就班”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个贬义词,因为常常有人用它来批评别人做事拘泥于常规,缺乏创新精神。但其实,按部就班不一定一直是贬义词。
按部就班这个成语本义指按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这做事的规矩和程序肯定是根据以往的许多经验总结出来的,应该是最好的方案。这时我们的按部就班就是个褒义词。
比如,科学研究就有它自己按部就班的方法。同样,中医看病也是如此,也有着按部就班的一套程序。
中医看病的第一步一定是用望、闻、问、切来收集疾病所有的症状。
这看病的第二步是,中医大夫根据自己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从纷杂的症状中找到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医称这一步为辨证。
中医看病的第三步就是针对这个证的论治了。如果大夫决定用中药来治疗疾病,那应该怎么来开方论治呢?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中医用药也采取了群殴的战术。但中药们的群殴不是乱殴,而是有组织的。
在这个组织中,必有一味中药是带头大哥。它是干架的主将,中医称之为君药。一个方剂中君药的剂量最大,这样才能做到势大力猛。
为了保证打赢疾病,主将常常会再找一个或几个帮手。中医称这些帮手为臣药。这种臣药往往能让君药的功力大增。
比如,在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时用的麻黄汤中,麻黄是君药,负责解表散寒。当方剂中加入了也能解表的桂枝这个臣药后,就产生了1+1>2的效果,疗效更佳。
另一种臣药的任务不是来帮助君药对付主证,而是来主要对付该证引起的次要症状。臣药的剂量一般都少于君药,它不能喧宾夺主。
此外,疾病还会有一些更加次要的症状。这些任务一般会交给佐药去完成。比如,风寒感冒常有咳嗽的症状,因此麻黄汤中加入了杏仁这个佐药去对付它。
君药的剂量大、作用强,但它有时会有一些毒副作用。因此,还有一类佐药的任务就是专门来制约君药带来的毒副作用的。
比如大夫辨别病人之病为阴虚证时,若用熟地为君药去补阴的话,就必须要考虑到熟地生性粘腻的副作用。因此,对于脾虚消化能力不强的人来说,方剂中常常会配上一点陈皮、砂仁之类的辛香走窜药作为佐制药,来缓解因为地黄滋腻而造成的脾胃损伤。
方剂中最后一类药是使药。使药的第一个功能是引经报使。它能把其他药也领到生病的这个地方来,象个带路的向导。
比如:升麻、桔梗、蔓荆子能够引药上行。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能引药下行。柴胡能当头面两侧的引经药,白芷则是药效抵达前额部的向导。
使药的另外一个作用是调和诸药。这个和事佬的职位一般由甘草担当。因为甘草天生性甘平,药性和缓,与寒热补泻各类药物通用,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有调和百药之功。
比如,麻黄汤中除了作为君、臣、佐的麻黄、桂枝和杏仁外,就还有使药甘草。
由此可见,君、臣、佐、使是方剂中的中药与疾病战斗时的基本组织关系。而面对疾病时的中医大夫也像是一个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的大将军。
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疾病千变万化。有的简单的疾病可能只是由一个内在原因引起的,而难治的病则常常是多个病因的结果。因此,对这些复杂的病大夫辩出的“证”也往往不止一个。
比如,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腰椎病。患此病的人中有的腰椎间盘突出,有人是腰肌劳损,有的人腰椎骨质增生,还有人腰椎管狭窄。这些症状反反复复,甚是难治。
中药腰痛宁是治疗腰椎病的专用药,此方由马钱子粉、土鳖虫、麻黄、僵蚕、川牛膝、乳香、没药、全蝎、苍术和甘草组成。它有温经通络、疏散寒邪、消肿止痛之作用。
中医认为腰椎病往往是风湿寒邪入体而引起的血气痹阻、肢体麻木之后的痹症。所以辨证为风寒湿痹证。
针对此证,中医常选用马钱子为君药,因为它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功远胜于它药。
为了辅助马钱子更好地通络散寒湿,方剂中还将土鳖虫、麻黄、僵蚕等中药选作为臣药,以增强祛风止痛、化瘀散结的作用。
另外,患者的腰部问题还常常由肾虚、血瘀和脾湿的毛病引起,因此中医认为患腰椎病的人还常常兼有肾虚证、血瘀证和脾湿证。
所以,腰痛宁的方剂中采用川牛膝作为针对肾虚证的君药,来补肝肾、强筋骨;选用苍术作为针对脾湿证的君药,通过燥湿健脾来治疗痹症;而乳香、没药、全蝎则是针对血瘀证的组合拳。
甘草是腰痛宁中的使药,主要是调和诸药,减轻马钱子的毒性。使方剂变得效果突出,还十分安全。
由此可见,中医在对证治疗时,并不是每次都要派出君、臣、佐、使四位干将。针对一些次要的证,有时只派一位君药出战即可。
虽然君、臣、佐、使理论一直是中医组方开药的指导思想,但它并没有让一些对中医存疑的人信服。
他们觉得这个理论可能只是语言层面上的理论,说说而已。即使大夫声称按照该理论开方治好了病,也很可能只是其中某一味药起了作用,而其他的药只是摆设而已。这些医案并不能证明君、臣、佐、使理论的正确性,他们只相信现代的科学证据。
人体的骨髓是生产血细胞的地方。那些骨髓中初生的细胞在分裂一定的代数后就会分化成熟,变成具有各种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血细胞。
但是,患上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病人,骨髓里的早期血细胞的两条染色体断裂后互相交换,在结合点就出现一个新的融合基因PML-RARα,最终导致了细胞的癌变。癌变以后的细胞失去了分化的能力,而且它还会不停地原地复制自己,一直疯长下去。
上世纪80年代,解放军大连210医院的中医专家黄世林教授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君、臣、佐、使的指导思想设计了由雄黄、青黛、丹参、太子参组成的复方黄黛片,来治这种最凶险的白血病。
后来,一项医学临床研究证实了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的疗效可达5年生存率为87%。该研究还发现,雄黄、青黛、丹参的有效成分分别为四硫化四砷、靛玉红与丹参酮IIA。不过,当年复方黄黛片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理一直未被揭示。
从2004年开始,在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的领导下,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小组,经过对复方黄黛片4年多的研究,又取得了重大的发现。
在复方黄黛片中,来自于雄黄的四硫化四砷能够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致病性PML-RARα癌蛋白进行降解破坏,让癌细胞改邪归正又变成了正常的细胞。因此,这举足轻重的四硫化四砷是此方的君药。
来自于丹参的丹参酮能够让血细胞进行正常分化的能力明显增高。所以,丹参酮起到了臣药的辅助作用。
而来自于青黛的靛玉红能够缩短细胞分化的周期,加快血细胞的正常分化。可见,靛玉红也发挥了辅佐的功能,应该是方中的佐药。
另外,研究还发现,丹参酮与靛玉红的使用能够增加水甘油通道蛋白9的含量。这种蛋白负责运输四硫化四砷进入白血病细胞,增加四硫化四砷的药效。因此二者都起到了“使药” 的作用。
虽然复方黄黛片中的太子参对癌细胞没有什么治疗作用,但它一味补益脾胃的良药,能够化解雄黄、青黛等药对脾胃的伤害。因此它是一味使药。
由此可见,陈竺院士领导的团队用生物化学的方法,从分子水平阐明了,中药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理。与此同时,这个研究也充分证明了中药方剂“君、臣、佐、使” 的配伍原则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