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最近人人在谈的话题,那一幕幕五彩缤纷别出心裁的节目,充分体现了法国人无以伦比的艺术和浪漫情怀,感动了全世界无数善男信女,数不清的赞扬帖子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传递。整场开幕式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它的艳丽色彩,创意满满和自由奔放。这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所体现的集体力量和宏伟浩荡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电视播放的广告期间,不由地想起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幕式,在著名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慷慨激昂的音乐声浪中,火炬手跑步入场,火炬本身由克虏伯公司于 1936 年制造,这家德国公司更为人所熟悉的身份是钢铁和军火生产商,这是火炬手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之后被历届奥运会遵循至今的火炬手仪式,可以说是纳粹宣传家的创举。也是在这场开幕式,伴随着雄壮的进行曲,整齐划一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正步向前,纳粹借以表达雅利安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力量,这种手法之后被许多威权国家借用。
这场自由奔放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近百年来人类社会从专政到民主,从强权政治到个性飞扬,从白人当政到种族平等,从宗教威严到自由思想的大趋势。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是西方所谓的白左和政治正确运动的大汇演也不为过,贬低基督教,推崇黑人,女性,胖子和同性恋的思想贯穿在整场开幕式的节目之中。
其中最为引起争议的,是一个模仿名画《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的节目。这幅画是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创造于15世纪的杰出作品,是西方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宗教画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这幅作品再现了耶稣基督在被出卖前夕,与十二门徒共进最后晚餐的场景。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情景,因为第二天耶稣就要殉难了。也许就因为这幅画和这个场景的经典代表性,开幕式中的节目借用了这个故事结构,但是出场的人物变成了胖皇后、小孩、跨性别者、同性恋和双性恋,演员的表演动作充满了轻浮和夸张,和原画中的凝重和紧张的气氛背道而驰,更和基督徒心中的神圣时刻极不相符,这让许多虔诚的基督徒忍不住拍案而起。
随着美国右派人士隔海发出愤怒的咆哮,许多最初随之欢呼的华人也品出了其中的滋味,顿时让人有一种吃了苍蝇的难言苦涩。华人是非常勤奋和努力的民族,喜欢自强不息的强人,看不起自暴自弃的弱者,拿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话说,中国人缺乏同情心,所以大部分华人并不喜欢所谓的白左和政治正确运动,也不支持无所不包的社会福利制度。许多华人支持川普,不见得是喜欢川普个人,只是因为厌恶现在对弱势群体越演越烈的吹捧和抬高。
但是深具讽刺意味的社会现实是,今天所有在西方国家安居乐业的华人都是白左和政治正确运动的直接受益者。必须看到,百年前中国奔赴西方的第一代留学生,几乎没有人留在西方。他们的爱国情怀固然不容否定,但当时西方浓厚的宗教氛围,白人至上的环境,无处不在的种族歧视和压制有色人种的严刑峻法,使得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中国人不可能在西方国家定居。正是通过白左和政治正确运动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和自己的下一代才能在西方国家找到容身之地,得到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环境。要知道澳洲禁止有色人种定居的白澳政策是到1975年才被废弃的,那时老毛都已经病入膏肓了。
从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可以看出,白左和政治正确运动在西方世界,已经从最初的一股涓涓细流,发展成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大有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的势头。唯一令笔者担心的是,在白种男人掌控一切的年代,其他种群和女性无不俯首贴耳逆来顺受。但是当历史的钟摆从一个极端荡向另一个极端,在既有社会规则被一步步改写时,白种男人会忍气吞声乖乖就范吗?这在欧洲估计问题不大,今天的西班牙人已经见不得斗牛流出的血,现代文明将他们熏陶成温文尔雅的一代人。但是美国红脖子们还是那样粗俗不堪,他们正手拿武器聚集在川普麾下蓄势待发,今年年底那里会发生什么,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