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三不简单—我的印度裔老同事们

旅美三十五年,如今闲云野鶴安度晚年,偶得文思泉源,盼借此博客平台抒发,自娛自乐,也求高手斧正。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印度裔美国人的族群声望在主流社会似乎冉冉升起,缘于有望成为下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现任副总统贺锦丽 Kamala Harris 的母系是印度人, 同时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万斯 JD Vance的太太也是印裔,加上近日她在共和党大会上介绍丈夫的视频口齿伶俐大出风头,令我不禁想起当年与几位印度裔同事一起工作和相处的往事。(声明本人是无党派,对本届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无意评论褒贬)!

我常常疑惑:好些华人为什么叫印度人阿三?经查证,此称呼是上海人叫开的,源于复杂的历史和文化因素,主要由于在19世纪初,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英租界内招募了大量印度人担任巡捕等职务。这些傢伙本来在英国殖民地印度老家的地位较低,来到中国后咸鱼翻身,对中国人耀武扬威,因其野蛮和粗暴的行为,被上海人蔑称为“阿三”。‌中国人说人“二”是傻昌,上海话“三”则是贬义,对人的蔑称。再者“阿三”也可能与上海人习惯在人称前加“阿”有关,如阿哥阿弟阿姨,印度人讲英语,巡捕官是“Sir” ,上海人称之“阿SIR”, 顺理成章误听为“阿三”。‌也有社会和政治因素:印度曾自称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被称为“第三极”,因此被中国人戏称为“阿三”。此外,印度人普遍讲浓重口音的英语,言必称:“I SAY”,其发音与“阿三”相近,也是这一称呼的来源之一。‌甚至还有更加人格污化的讲法,在有些人看来,大部分印度人的肤色深又面目黧黑,举止类似猴子形貌,因此蔑称为“阿三。

综上所述,叫“阿三”都没什么好话。据最新统计,印度目前人口达14.3亿,比中国多出一百多万,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贫穷落后肮脏丑陋这些低端标签都牢牢贴在国家的脑门上。但事实上,印度自2021年以来,成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速保持在6.5%,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一些权威机构评估印度的综合实力(军事力量、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国际影响力)全球第四,仅次于美中俄。印度的全民免费医疗和教育更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是一枝独秀,连“厉害国”都望尘莫及,许多国内老百姓对此也是羡慕嫉妒恨啊!印度的大学数量和在学高校生数目也很给力,虽然統計資料差异很大,谷歌新近有披露数据:印度是世界上大学数量最多的国家,达到了8410所,排在第二名的是美国5762所,第三是中国拥有2956所大学。网上資料不知真假,看得我瞠目结舌,真的很难想象或相信!

但印度把每年约4%的GDP 用于教育的支出却是千真万确的。其結果是:尽管印度文盲率还很高,但印度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专业素质高、英语水平高,语言沟通和工作能力强,在国际人才市场上广受欢迎。在世界各国,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和技术工人有数百万名,受聘于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组织或机构的有数万人。美国有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美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每年考过的有三分之二是本国人,而三分之一外藉中有90%以上是印度裔。美国移民局每年将高科技人才工作签证(H1-B)将近一半发给印度人。印度管理和金融学院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们领导着世界上很多著名的跨国企业。事实上,从哈佛,MIT,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剑桥这些世界一流大学,到美国国家宇航局,IBM,微软,Intel,Bell这些著名的高科技机构和跨国公司,无不闪现着印度大学高材生的身影。

我自己九十年代后期在波士顿的BIDMC 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时就有几个印度裔同事,每人的经历都很有故事,我们相处得很愉快。

当时在我就职的超声医学诊断科里,有两位从印度相关大学毕业后来美国考出执照的女同事,由于都是外国移民背景相似,我们三个算是惺惺相识,常在一块吃午餐,交流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印度幅员广阔,有160多个民族,包揽世界上所有的四大人种:白种、黑种、黄种和棕色人。

科里这两个印度裔女性一高一矮、一棕一白,都说着一口流利的但口音严重的英语。白皙而高挑的女孩约二十五六岁,名叫达哈妮,还是个末婚姑娘,她长得很像宝莱坞电影“流浪者”里的女主角丽达,美丽优雅,说话时大眼睛定定地瞅着对方,声音温柔又悦耳,经常赞美同意别人:“ I say , it is wonderful!”  — 我觉得真好呢!是她的口头禅。她和大家都相处得很好,工作中业务技术也很出色,没过多久,她在其他医院找到薪水和职位都更理想的工作,跳槽了。多少年过去了,毫无交集,但“丽达”的美丽身影和温柔气质却常常在我心里一闪而过。

肤色深棕身材矮胖的名叫苏芝,年近三十已婚,现在回忆起来,她长得很像网红凤姐,也是圆鼓鼓的脸蛋、大眼睛、细眉毛、扁宽鼻、厚嘴唇,五官单看都周正,但凑在一张脸上就不甚大气了,但也不算很丑陋。苏芝的性格不是凤姐那样大大咧咧的爱发雷人言论,她说话做事却是谨言慎行的。她有事找人喜欢发伊妹儿,英语写作词汇丰富行文优美,我向她学到许多。她告诉我因为从小上的是英文学校,来美国后除了与老美不同的口音,完全没有交流上的障碍。这也是印度裔移民美国后,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和职场的主要原因。中国人即使是博士、博士后,很多人除了业务用语比较流利,许多生活医学用语都掌握不了。我有位化学PHD博士后朋友,有天气急败坏地打电话问我:医生让他做biopsy (活组织穿刺)是什么意思?九十年代初还无法上网查资料,英汉词典也不会天天带身边,看医生又要回答问题,所以一些甚至有医学以外博士学位的患者来看病也愿意约个中文翻译呢!

我们那时在下班后和周未要轮流挂个Beeper 传呼机,随时接听急诊室电话,为急诊病人做超声波检查诊断。大概每十天轮一次,因为是overtime, 报酬很高,每被呼进一次可得几百刀。所以虽然占用休息时间,但辛苦些有外快赚,我们都甘之如饴呢!只有苏芝,每次都找人替班,原来她正在备孕,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她决定工作之余好好休息。她丈夫是电脑工程师码农,常加班加点赚钱,是高收入人士,她把工作生活都安排得很好。但一到节假日,美国同事都不愿代班,苏芝常来求我,伊妹儿写的那是情深意切千恩万谢哪,拗不过,我也常能帮就帮了。

苏芝在三年多里生了一女一男,她把工作量减少为part time每周三天24小时, 她的父母从印度来帮助带孩子,小儿女也都肤色棕黑,胖嘟嘟的,健康又可爱。

苏芝的姐姐是印度某医学院毕业的,来探亲期间,苏芝把她介绍给科主任做志愿者科研助手,白干了两个月后,主任非常喜欢和重用她,先是推荐录用为为正式科研助手,后来她姐姐参加全美的外国医师考试,竟然高分考过了,后来一路开挂,Match 配对到哈佛附属医院(本院)做住院医生,而后在放射科专科训练,最后成了我们医院的放射科主治医生。可见苏芝姐姐的高智商和刻苦,当然好运气加上妹妹的好人缘推介,也是一段传奇了。

而苏芝却辞职了,在向全科辞别的伊妹儿上,她先是感谢全体同仁,然后阐述resign 原因,因为她们夫妻俩认为印度的教育水平和社会风气更有利于印度孩子成长,所以他们决定全家搬回印度,等孩子们高中毕业再考回美国……这封信措词修辞都很严谨又优美,被我收藏当范文了。顺便说一下,印度人可以有双国籍,所以她们来去很自由。我有时想:众所周知印度是贫穷落后脏乱差的第三世界国家,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她们夫妻都入藉又有好工作,却反其道而行,一定有她的道理!

果然,前年我与老同事通话时听说,苏芝的女儿从印度考上了波士顿大学,她们全家要搬回来了,医院已经offer 给苏芝工作了,她这些年回印度也一直在医院工作,所以工作经验很丰富,BIDMC欢迎她回来。我见到她一家的照片,两个孩子都长成俊男美女,聪明又可爱。而苏芝和丈夫的面容可见年近半百的饱经风霜,却都开怀大笑,他们为儿女在美印间几度搬迁,值了!

同时期,科里有一个印度姑娘塔婕丝在做最后一年的residency 住院医生,她是ABI —即在美国出生的印度人。她的父母都是印度的知识分子,来美国后生下她和弟弟妹妹,父亲很早去世,母亲在实验室工作,以一已之力抚养了她们姐弟三人。塔婕丝从小就懂事乖巧,帮助母亲拉扯弟妹,同时努力学习,从小到大都是学霸,她本科在波士顿学院毕业,又上了塔夫茨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申请到了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住院医生,履历表简直是完美!她长得很苗条漂亮,皮肤微黑细腻,一张像演员一样的瓜子脸,眉毛细长乌黑、大眼睛明亮有神、鼻子小巧又笔挺,嘴唇红润不需浓口红自然美……,总之是个东方美人!她不但美丽,医学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在科里做介入性治疗技术纯熟,不像还是住院医生的生涩,已然高年资医生。

塔婕丝不但工作上精益求精,业余兴趣也很广泛,能歌善舞会游泳滑雪,也很喜欢看电影歌剧,时间安排得很好。有一次她告诉我,她看过巩俐演的几个中国电影:“ Gong is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 in the world!” 赞美巩俐是世界级美女,演技暴棚,“秋菊打官司”、“菊豆”“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等都看过,她的印度母国也是电影大国,虽然出生在美国,但她对印度和中国的电影都很入迷。

当时马云刚创立阿里巴巴不久,我还不知他的英文名字,有一天塔婕丝跟我讲;“ Jack Ma looks like aliens, but he will be very rich! ”, 马杰克长得像外星人,但他将来会巨富!她讲这话时离马云1999年9月9日创立阿里巴巴才不到兩年,说明塔捷丝对国际事务观察仔细,感知敏锐!

还有一件事让我更加深了对塔婕丝的印象,有天周末和她一起值班,见到她在写一张支票,她告诉我,为大学和医学院的学费,她已负债二十多万美元了,现在每月一收到住院医师薪水,她就写张支票还貸款。她还说,上大学和医学院时,家境富裕的同学,父母每年都写张大支票付清学费,只有她躲在角落写贷款申请,找各种奖学金资助!“很难堪很耻辱的!但毕竟熬过来了,我要尽快还掉学贷!”

年轻有为兴趣广泛的塔婕丝现在也应该是六旬老医生了吧!从贫穷单亲家庭绝地求生,用知识改变命运,跻身精英阶层。其实不止是印度裔,而是所有勤奋努力励志拼搏的新移民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共同走过的道路。

他们的成功故事和贡献对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许多印度裔美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在科技、商业、艺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社会的佼佼者。此外,印度裔美国人在美国政治、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长,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激励着更多的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上的影响与成就与印裔相比,有人认为是不分伯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不在此文罗列与讨论范围之内。

美国的确是个大熔炉,由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相互影响、同化与融合,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现代文明社会。历史事实表明:美国又是机会之邦(The land of opportunity)。近百年以来,世界各国人民成百万、成千万地移民美国,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智慧、能力、学识,一起建设美国,谱写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我们作为华裔美国人,深深感谢美国给我们平等机会,让我们在美国安居乐业,融入社会主流,同享世界文明成果。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热爱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文中引用李统铨博士的评论,特此鸣谢!)

2024年8月2日写于青岛



 

faf999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个人的清欢' 的评论 : 那是因为这个世界就是白人的。我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东西都是白人搞出来的,不服不行
tongchuanl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对于南瓜苏的评论,本人深有同感。据我自己旅美38年来的观察,发现中印两国人民的国民性有颇大的差异。究其原因,宗教信仰也许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根据70多年来的人口统计数据(见维基百科),印度人民有高达80%的人信奉印度教,14%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信奉基督教、锡克教、佛教等宗教的人共占总人口约5%。也就是说,14亿的印度人之中,99%的人具有他们的宗教信仰。
相反,中国人大多是无神论、无宗教信仰的,此类人占据中国人口的73%;其余的宗教信徒中,佛教徒占15%,道教徒以及各种神秘主义信仰共占7%,基督教徒(包括天主教徒)约占3%,伊斯兰教徒占1.5%。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苏苏:不可回避的是:阿三是蔑称,但这个遭人嘲笑的民族却在国际社会上崛起,令人深思!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苏苏得出的印度人的性格特征很精准,这三点真的囊括了他们的优点和共性。我们华人也有许多优点和特性,更内敛克制,也非常刻苦奋斗,但同胞间基本一盘散沙,不像印裔互相提携,所以在美国的印裔在主流社会的身影更频繁,地位更显要。个人之见……感谢苏苏评论!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我接触印度人不算少,超富的有,超穷的也有。他们有一些共性,第一点,普遍对家庭责任感很强,很少见他们在婚外搞七搞八,非常忠诚,更绝少离婚的。再者,他们大多自信,甚至有些自恋,这是我们华人相对欠缺的。如果再加上一点,那就是他们对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尤其是在服务行业,态度很好。

问好慧玲 ,周末愉快。
南瓜苏 发表评论于
原来阿三是这么来的,谢谢慧玲解惑。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XYZ66:感谢您的来访,尤为是您喜欢阅读我的文章并有共鸣,使我心中充满快乐,读者的正面反馈和鼓励是我坚持写作的动力!我很荣幸得到您和许多读者网友的青眼相看,感谢!您与我的经历相似,也有老印同事一起工作过,对于他们的性格特点描绘的淋漓尽致,一针见血,很有见地!问好!夏安!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感谢Tongchuanli 仔细阅读拙文,花费宝贵的时间写了文评,全面概述了本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您精辟分析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和人生轨迹,替文章进行了精湛的缩编,我极为钦佩!万分感谢!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HBW: 谢谢阅读与评论。印度毕竟是民主大国,可能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在母国成长又移民美国的知识界精英们,有正确三观的人比较常见,中印两国老百姓观念和素质还是有差距,收养弃婴残婴之事就象一面镜子照见人心。当然印度贫富两极分化,低种姓赤贫低端人口也很多……
xyz66 发表评论于
楼下的tongchuanli 怎么读起来像ChatGPT review 呢;)一股“机器味”扑面而来;)

读过博主好些热门文章,很喜欢!与博主来美国学习工作背景相似,倍感亲切。与好些老印在graduate school 和工作中打过交道,他们中间精英很多,very smooth communicators;) 与老中相比,他们在与老板/上级交流方面更积极主动,有时有拍马屁之嫌;)从做实事角度来说,老中更努力勤奋,老印更注重如何做些让履历更光鲜亮丽的活;)
tongchuanli 发表评论于
惠玲的这篇美文通过回忆与几位印度裔同事在一起的工作经历,反映了印度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崛起与贡献。文章以个人视角,生动描绘了几位印度裔同事的性格、背景和生活,展现了他们的勤奋、智慧以及在异国的新生活中展现出坚强的适应能力。我读了文章后也深有同感!
比如两位在波士顿BIDMC医院工作的印度裔女性同事,在美国医疗体系中有出色表现。她们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功融入美国社会。达哈妮的优雅与温柔、苏芝的谨慎与勤勉,均反映了印度裔女性在职场中的坚韧与智慧。
苏芝及其姐姐的故事,强调了印度人对于教育的重视及其在美国职场中的成功。这些成功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努力与才能,也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另一位印度裔同事塔婕丝的故事,展现了印度裔第二代移民在美国的奋斗历程。塔婕丝在学术上的卓越表现和对国际事务的敏锐观察,显示了她不仅仅是医学上的佼佼者,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兴趣和见解的全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其他移民树立了榜样。
在对比中印裔美国人的成就时,作者保持了客观公正的态度,强调了美国作为一个大熔炉,如何通过接纳不同民族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现代文明社会。她与华裔同胞一样衷心感激美国给予的平等机会,并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英雄不问出处”。通过这些精彩的故事,反映了印度裔在美国社会中从历史上曾经被蔑称的“阿三”到如今令人尊敬的社会精英的转变。在这个民主与自由的国度,无论你是华裔还是印度裔,只要你努力不懈,你就有望获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成就。同时我也看出,作者在文中只是回眸了曾经“阿三”的历史沉浮,她并无意贬低众多的印度裔美国人,而更多的是称赞他们在美国各行各业中所取得的出色成就。赞!
HBW 发表评论于
很久前一个印度同事生了个闺女。说起孩子,他的梦想是再收养一个。当时我们的印度人老板也是自己生一个,随后又收养一个。当时我大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这就是华人和印度人的内在差距。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自己有孩子又从中国收养的。唯一一个例子还是陈冲,有了自己的孩子后还后悔的把之前收养的孩子退掉。不知道是否她这么做断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后路。华人的”爱“与西方文化中的”爱“的外沿半径不同。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北京花茶' 的评论 : 嗯,据我所知叫印度人阿三挺普遍的,上网做了功课得知原来还有较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是蔑称还是爱称?就如国人也給不同省份地域的人起外号,湖北“九头鸟”、江西“老俵”、江苏“苏大强”之类,并非全是恶意吧?文章为求幽默,文字也可能不完全精准,下架后可修改这句“异口同声”为“不少国人称呼”,感谢指正。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个人的清欢' 的评论 : 感謝您的贊揚拙文是"客观真实的好文"!我知道对印度人的评价在华人中两极分化,尤其在IT行业中印度人太强势,写此文有思想准备被拍砖。但我写的是自己的经历和心路,我碰到的美国医界印度人是刻苦聪明的,所以“客观与真实”是本文的初衷,感谢您准确的解读与评论!问好新朋友!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感谢临帖好评,写“有趣幽默贴切的文章”正是我的初衷,感謝您读懂了我的文章! 谢谢鼓励, 问候油翁!
北京花茶 发表评论于
“华人异口同声叫印度人阿三” 是少数国人还在用这种蔑称吧?
一个人的清欢 发表评论于
真实客观的好文,赞一个!

很多中国人除了仰视白人,这个地球上的其它族裔几乎没有让他们尊重和喜爱的……
油翁 发表评论于
华人对印度人的称呼,历史文化背景复杂,但“阿三”并非友好称谓。印度的经济实力和教育水平逐渐崛起,让人感叹。文章幽默贴切,值得赞扬。期待更多有趣文章,让人回味无穷。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感谢菲儿不吝溢美之词,我写散文较顺手,短篇小说或许过一段试试?瓜苏的文字功底和创造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很敬佩。您也是一级棒!高产优质文章源源不断,各种topic 順利手拈來,都是內容翔实美文妙章,我自愧不如,得好好向您倆学习。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赞慧玲好文,印度阿三文写得真好,苏芝,塔婕丝的形象栩栩如生!慧玲可以像瓜苏一样试着写小说。:)我的牙医也是印度人,但是ABI,没有一点口音。最怕印度人接的服务电话,不容易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