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遭天谴,老来气短折寿延(4)“卑脾损丢”BPSD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易怒老人背后辛酸,认知障碍显露人前。悲脾损丢(心理症状:BPSD):抑郁症、不安、无气无力症候群、焦燥性興奮、拒絶、幻覚、妄想、失眠、徘徊、歩行障害、失禁。

  认知症是大脑信息处理功能受限,影响躯体、行为和情绪。认知障碍是指认知功能发生变化,它的症状主要包括:

  1、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和判断能力下降,

  2、记忆能力下降,并且缺失时间概念,同样也无法正确判断季节、日期等。对近期事件记忆减退,可能需要日历提醒。

  3.定向力出现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缺乏正确判断。可能忘记时间或方向,建议避免独自外出,使用带有个人信息的卡片或定位追踪。

  4. 情绪和行为改变: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或异常行为。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生气的时候,真的会被愤怒蒙蔽了双眼,冲动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事后又疯狂后悔、自责。不断在内心叮嘱自己:下次一定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冲动是魔鬼”。《三国演义》中的英雄周瑜,明明是仪表堂堂、能力不凡,但还是被诸葛亮给“气死”。

  很多人认为周瑜是度量太小,也很傻,被别人使点手段就一命呜呼。有人又替周瑜惋惜,觉得自己也跟他一样,容易生气。跟别人生气是伤人情又伤己身。

  每个人都会有愤怒,但有的人是典型的“易怒”,这些人生气的频率和程度,是远远超过一般人,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

  从心理学上来讲,生气、愤怒实际上是在保护我们自己,震慑他人的一种方式。但是爱生气的人往往活得很累,却不讨人喜。

  有人总结出以下数个原因,分别是:

  (1)自卑心理(劣等感;独:Komplex)作祟

  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外在表现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别人的语言行为过过分敏感,总觉得别人话中有矛头指向自己。这也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敏感多疑,缺少信心和勇气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你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就会引发他的自我猜疑。猜疑的结果,就是觉得你在针对他,但他又不会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

  所以你往往会觉得莫名其妙,本来和你关系不多的人,怎么就突然开始疏远你了。

  其次,是在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过激反应,为了一件小事或一句话大发雷霆,因为内心的虚弱需要用外表的强悍来保护。

  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被一点小事激怒,不愿意让别人发现自己内心的脆弱。可以说,愤怒是自卑的人的一种保护机制。”

  自卑的人由于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同,没有自己给予的信心和底气,因此就特别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

  大多数自卑的人内心都敏感、脆弱,甚至是不堪一击,特别是承受不了一点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

  哪怕是一句简单的一句话,可能就会让他们生气,在他们的生活中也有更多的易怒点。

  就算是在普通人看来很正常的一件事,在自卑的人眼中,就是对他们的嘲讽。侮辱,就会被激怒。

  (2)没耐心,生活里一遇到小事就容易崩溃,别人的几句话就能挑动自己的怒火;害怕别人发脾气,心里却隐约希望来一场冲突,释放一下压抑的情绪;情绪过后,感觉很疲惫,又陷入不该这样的内耗里。作为一个被身边人认证的“火药桶”,也曾因为脾气损害了几段关系的人,在接触学习心理学后,我才慢慢理解了,消化了:

  (3)
不安的恐惧。“易怒型人格”的真相是,一个害怕被伤害的人,随时防御和准备战斗,背后是对不安的恐惧。如果你也容易被点燃情绪,恭喜你,这是一个觉察自己的好机会。

  
(4)暴怒源于先发制人的“敌意”。与其被伤害,不如先一步拒绝对方。当一个孩子被忽视或者在不安的环境下长大,又无力处理外界的“危险”,很容易养成受惊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那些“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他们似乎对一点小事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爆发出愤怒、暴怒的情绪反应。每个管不住自己脾气的人,当他发脾气的时候,他都会感觉到坏脾气所带来的痛苦,所以,发脾气的人,都不喜欢自己情绪失控的样子。可是,他们往往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就真的管得住自己的情绪,因为,每个发脾气的人总是有发脾气的原因的。

  因为对于他来说,把这些情绪转移到孩子那里是安全的,因为孩子的位置低于他,所以反攻他的力量也相对要弱一些,这对他来说,就不会给他带来新的威胁。

  同时,当他将情绪转移到一个比他更弱的人那里时,在这个弱的人面前,他会感受到能力和权力又回到了他自己的手里,这就可以寻找回他自己的控制感,在一个更低权力的人面前,他自己的权力就可以再次得到确认。

  (
5)自恋性特质,将发脾气当成自己的一项特权,来满足自己被特殊对待的需要,在有自恋性特质的人身上,会尤其明显。

  具有自恋性特质的人,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建立起清晰的心理边界,所以,有时他们就无法确认情绪的归属者,也不能从心理上理清别人是独立于自己的个体。

  所以,他们常常会把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搅和在一起来处理。

  比如,一个有自恋特质的人,当他面对别人的成绩时,他感受到的并不是为那个人的成绩而高兴,反倒是可能感受到对方的成绩是对自己的贬低,当他有了这样的感觉后,他会因为自恋的受损而愤怒,所以就会对那个取得成绩的人发脾气,认为是那个人伤害了他。或者,因为自恋的人是无法意识到别人是独立于自己的,所以在他的感觉里,他常常会觉得别人应该与他有着相同的感受,如果他发现别人的感受没有与他同步时,他同样可能感觉被伤害,从而会发脾气。

  心理症状(
悲脾瞬递:BPSD):抑郁症、不安、无气无力症候群、焦燥性興奮、拒絶、幻覚、妄想、失眠、徘徊、歩行障害、失禁。

  感情控制困難易怒

  心情不好不順調也
法表達而易怒

  無法判断状況着急而易怒

  自尊心受到傷害而易怒

  対人関係悪化感到孤立而易怒

  受到周囲否定的消極的言行動感到圧抑自易怒

  抗認知症薬副作用引起的易怒

  无气无力症候群(apathy syndrome=amotivational syndrome )

英名:apathy 徳名:Apathie 法名:apathie乏力、心烦、失眠、体重异常……。

无气无力的原因:


  生理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锻炼、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和无力感。

  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会让人感到无力。

  环境因素:工作或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导致无力感。

  易怒的背后有恐惧心理在作祟

  易怒的背后有自卑心理(劣等感;独:Komplex)作祟

  易怒的背后有恐惧心理在作祟

  易怒的背后有无气无力症候群作祟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障碍(
悲脾瞬递:BPSD)是指痴呆的症状之一。包括幻觉、妄想、偏执、猜疑、无故尖叫、无目的徘徊、情绪焦虑或抑郁、安静不下来、淡漠、易发脾气、冲动伤人、行为有失检点等一系列症状。患者可以同时出现多种精神行为症状,也可以只表现一种。而这里所指的痴呆,也包括多种痴呆类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