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是历史学者 Yuval Noah Harari 2015 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这真是本很特别的历史书。一般来讲,我们读历史,讲的都是重大事件和英雄或枭雄人物,不管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这本书很特别,就像书名所说的,他注重的是人作为一个个体和集体一部分是怎样来的,很多地方都是推测作为一个普通人,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人类历史经历了4个革命:
- COGNITIVE REVOLUTION. 翻译为认知革命吧。 这是人作为一个并不高大并不强壮不会飞而且没有尖牙利爪的生物,怎样战胜看着比他厉害的大动物呢?就是因为人的头脑和语言,让一群人很好合作,还会利用工具。这样,两条腿走路看着不强大的人,就成为了地球上最危险的生物,甚至让比他大几倍的动物灭绝了。那时候人类过着HUNTER-GETHERER 的生活方式,
- 农业革命: 人类定居下来,开始培育谷物,圈养家畜。出产可以供养更多的人类,有余量供养统治阶级和知识分子。
- 人类的联合:钱,帝国,帝国,法律,宗教,这些都是人类臆想出来但是公认的。然后就被认为是真实的东西,人类就照着这些规则运行了。
- 科学革命:在丛林生活人类积累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从观察里想发现自然的秘密。 现代科学不限于观察现象,还从现象里用数学找到规律,再应用起来发展新技术。科学从来不是独立的,政治和经济一直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在欧洲帝国扩张的时候,随着大炮军舰一起登陆到殖民地的是一群科学家和工程师。科学和政治经济的结合,造成了几个世纪的帝国繁荣和工业化。到电子时代,帝国已经推出舞台,全球化成了主旨。
人类历史演变,创造的财富是暴涨的。那对于一个普通的个人来讲,生活也是越来越美好吗?作者认为不一定。人类在丛林里生活的时候,工作时间小于一周35 小时,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跟周围很多人互动,吃的食物多样化而且蛋白质含量可能还好。到农业社会,看是稳定了,但是看看农民生活:工作时间多于一周40小时,不能自由离开,重复动作很多容易造成腰背关节伤害;吃的单一蛋白质含量少,要操心非收获季节有没有粮食,遇到大旱颗粒无收,多收了三两斗可能被抢走。你要做农民还是回到丛林里?回不去了。人类繁殖多了,丛林里养不下了。
同样的道理,工业革命下的工人日子比农民好吗?一个工人,在狭小的空间里,干着重复的活,不能随意走动,看老板眼色,拿着微薄的薪水,还要有被解雇的风险。很难说这日子比在丛林里过得好。但是呢,回不去了。
动物就更惨了。一头小牛天生就有在草地上撒野跟同伴玩乐的欲望。但是在养殖场,一头小牛,自从出生就被禁锢在一个比身体大不了多少的小盒子里,很难转身,不用说奔跑了。走的最多的几步,大概是养肥了走到屠宰场去。对于这些动物来说,人类的revolution给它们带来的是悲惨的命运。
所以说,人类作为一个总体,跟一个个体的利益不见得是相同的。一个人欢呼革命的同时,赢来的可能是他个体的悲剧,而且自己还不知道。
常说读史能明志。一般历史都讲大人物的故事。而这个作者,从一个凡人的角度看历史,就看出个人的渺小和无奈。历史并不理性,个人的生活也不是越变越好。我们自以为真实的东西,可能只是人类凭空想出来的。 很新颖的观点,又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