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导弹)试验

默守边疆,思想边境线另一边的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的导弹实验应验了上一周拜登总统在Quard的会议中讲的,这是一种测试。这正是求什么得什么!

笔者首先要问的是测试什么?第一应该可以肯定是和洲际导弹的本身有关。导弹硬体方面的准备不用多说,发射的软体部分,包括战备的各个环节,命令的通畅,反应的时间,等等,猜想都应该是被测试的。第二,测试的是各国的反应(应了拜登总统的话)。这个部分一方面有宣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威慑的作用。

威慑(deterrence)是拜登总统的团队一直在强调的。威慑本身不只是一种让对手感觉到力量的体现,更是一种让对手没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的腾挪。美国以多层面多方位对中国威慑,是非常咄咄逼人的,有时是感到一种透不过气来的压力。笔者和大部分人的看法不同,中美之间的每一次对话,都不是以改善关系为目的的,而是对未来继续下行的摊牌。这就是布林肯要的“可控性”。

听说(笔者没有做过求证)中国上一次这样的试验是在44年前的1980年。44年以来,是什么使得中国人做第二次这样的试验,并且不像美国的测试是测试原有(现有)的装备,而是试验新的(现有)的装备。

笔者认为,中国的总体战略空间和44年前比,是被压缩了。当然,这里有另一个原因,就是44年前的今天,全球还处于美苏的冷战之中,美苏冷战的一个特点就是为对方留下足够的腾挪空间和时间。这个类似于DMZ(非军事区)的缓冲区,给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时间。今天美国的战略,已经和冷战时期完全的不同,俄国没有空间,中国同样没有空间。环顾中国四周,第一岛链从一个原来的地理上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实际在运行的美日韩同盟;第二岛链从原来一个美国的内海,扩展到Quard的印太战略的实际操作(笔者认为Quard是美国人特地为印度精心设计准备的一个可具操作的平台,另文再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的各国以单个国家的名义(而非NATO的名义)加入台湾海峡的自由航行(这个是最搞笑的一种安排)。目前来看,其中威胁最大的是美日韩同盟,但从长远看,Quard的威胁更大且会更持久。

中国的洲际导弹的试射,是一种中国式的deterrence。无言但凭力量说话(借用布林肯的话)。首先,一下子把(除美日以外)在台海自由行的国家搞成打酱油的角色,也就是说,一旦中美因台湾问题或南海问题发生冲突,这些国家的军舰不会再靠近台湾或南海,甚至不会出现。所以,中国的试射,从一个程度上做了一些警告。这种警告对美日的作用不大,因为中国和美日的对抗是一种生存的对抗,尤其是对日本。

这次导弹的试验所伴随的是另一个更大的“导弹”,是中国突然公布的降息降准,释放一万亿人民币。几年前开始(业余的)关注中国这方面的动作,发现中国在金融领域的对抗性也是很强的。按理说,在美国联准会已经开始降息的情况下,美元在一定程度上向中国流动是可预计的。但在前段时间大量美元资本流出中国的压力下,中国政府的降息降准似乎给出的是一个不一样的信号 – 难道是不希望美元资本进入中国吗?刚刚读到新闻,中国的中央政治局又开会大谈股市,似乎也还是要阻挡美元资本流入,尤其是流入中国的股市。这个“导弹”会是一个“肉搏战”,和那个实体的导弹不一样,实体导弹反而是一个务虚。

中国在洲际导弹的试验中,还是留有空间的,因为只试验了导弹中的载具,没有试验弹头。哪一天中国将弹头放在一起试验,那么战争就离我们不远了。威慑(deterrence)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词汇。笔者认为,目前的中美关系比冷战时美苏关系来的更危险。因为那时候美国不愿和苏联面对面的在战场上见。但今天的美国似乎更愿意和中国在战场上见,虽然从布林肯到拜登嘴上都讲要管控分歧,避免不可控。但这个“不可控”指的是美国的不可控,而非中国的不可控。优势不就是在产生更多的对方所不可控中获得的吗?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halakoW' 的评论 : 中国跟美国学"印钱"啊。 挺好的。
ShalakoW 发表评论于
中央银行直接购买中央政府财政部的债务(国债),是教科书中"印钱"的标准定义,直接结果是"货币贬值,通货膨胀"。
央行给金融公司贷款炒股,是无异于央行炒股;央行给地方政府贷款,是直接购买国债的加强版。
习近平这是跟谁斗气,炸锅卖铁不过日子了?
Timberwolf 发表评论于
其实就是证明一下导弹燃料舱里装的已经不是水了,其它不必想太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