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女生相亲望身高,男生寻偶看年龄
女生相亲望身高,男生寻偶看年龄
一位女生说,女生相亲更注重男生的身高:“无论是150、160、170的女生,她们普遍不会接受170以下的男生”;一位男生说,男生相亲更看中女生的年龄:“无论是23、33、43岁的男生,他们普遍不会接受30岁以上的女生”。
在这场“丈量爱情的游戏”里, 女生总是那么“高”调,她们的择偶条件中常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不在乎他其它条件怎样,但至少身高得够。” 170的身高,就是她们的“最低标准”。
女生对男生身高的执念,似乎不仅仅是为了“看得顺眼”,很大程度上源自心理上的安全感。心理学家认为,这实际上关乎原始的进化本能。在远古时代,高大强壮的男性能够更好地保护家庭并提供更多资源,因此,高个子男人常常被认为是“更优质的基因库”。这类原始本能虽然在现代社会显得有些过时,但仍然深深嵌入我们的潜意识中。如今的女生不需要男生去打猎,但对于“高大威猛”的渴望依然潜移默化地存在着。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一种社会文化的影响。在影视剧和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高富帅”成了完美男性的象征,而身高则是这套公式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女生们或许是被“公主与骑士”的童话故事熏陶太久,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必须比我高”的标配,仿佛爱情的幸福与男生的身高成正比。
感觉上,一个高个子的男生能在危急时刻保护女生,甚至在走夜路时的背影都显得格外值得信赖。相反,170以下的男生则似乎难以提供这种“可见的安全感”。几乎所有的女生都曾经有这样的想法:“不管生活多么平静,我总觉得有一天我会被劫匪追,啊不不不,我就是想找个比劫匪高的男朋友。”
身高也影响了女生对男生外在形象的认知。相亲场合本来就是一个“货比三家”的市场,在展示给亲戚朋友时,“形象”格外重要,一个身材高挑的男朋友不仅能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还看起来更有安全感,更可能在合影时显得“高大上”,谁不想在朋友圈中展现一张男高女矮的完美情侣照呢?
毕竟,走在街上时,女生们都希望旁人投来的不是“哎呀,这个女生好高啊”的惊讶目光,而是“哇,她男朋友真高”的艳羡。女生认为:“当我们走在人群中,别人必须仰视我们,才算是幸福。”
身高在择偶中还有一个略显无奈但非常现实的原因——遗传。无论父母承认与否,他们对未来子女的高度期待总是存在的。对于大多数女生来说,高个子的男生意味着未来孩子有更大的机会不被嘲笑为“矮冬瓜”,避免在成长中因身高问题承受同龄人的压力。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拔得头筹,在学校篮球队里大展身手呢?
当然,这样的想法略显功利,但不可否认,这也是许多女生在相亲时要求男生“至少170”的潜在动因。
说完女生的身高焦虑,再来说说男生的年龄偏好。无论是23岁的年轻小伙,还是43岁的中年大叔,他们在相亲时似乎都对30岁以上的女性兴趣寥寥。这种年龄歧视在某些男生中尤为明显,他们常常在相亲资料卡的年龄栏下,划上一道看不见的“30岁”门槛,仿佛过了这个年纪的女生,就不再具有“市场价值”,瞬间进入了某种“婚姻失效区”。
男生对年龄的执着,不少人将其归因于社会对于“年轻”女性的审美追求。毕竟,在传统观念里,年轻意味着青春活力,意味着生育能力,而这些都是男生在寻找伴侣时无法忽视的要素。这种看法未免太过表面化,毕竟30岁以上的女性依然拥有足够的魅力和智慧。不过,很多男生纵使本身年过30,却依然对年轻女孩情有独钟,而忽视了30岁以上的女性的可爱之处。
说到底,这种对于年龄的执着还是反映了某种社会心理——即“年轻即是美丽”。许多男生潜意识中,总觉得青春永驻的伴侣才能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更有面子”。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女人的年龄被简化为衡量她吸引力的单一标准。
男生对年龄的执念,首先来源于一个深刻的生育观念。这种观念并不仅仅是他们的独立判断,更是深深植根于社会的传统认知中。30岁被认为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警戒线”,一旦跨过这个年纪,女生在生育方面的“优良性能”便会被大打折扣。
于是,男生在相亲时常常会考虑到未来的家庭计划。他们认为,如果选择一个30岁以下的女性,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婚姻、家庭、育儿等各项事宜。而一旦对象超过30岁,他们就会产生某种“生育时间不够用”的焦虑。
此外,男生的择偶标准也深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在许多家庭观念中,年轻的妻子意味着更多的活力、更长的婚姻保质期,以及家族的繁衍。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男生即使个人对年龄并不特别敏感,也会在相亲时不自觉地回避30岁以上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男女双方在相亲时的这种身高与年龄的执念,带有一种明显的“双标”色彩。女生自己可能只有150或160,却对170以下的男生拒之门外;而男生自己可能已经40多岁,但仍然执着于找一个“青春永驻”的20多岁女孩。这种标准不仅让外人觉得无奈,恐怕连自己也时常为此感到矛盾。
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男生:“我觉得她太老了,30多岁了。”
朋友:“你不已经40好几了吗?”
男生:“不一样,男生的黄金年龄是40岁。”
女生:“他才168,太矮了,不够安全感。”
朋友:“可是你还不到155呀?”
女生:“不重要,我穿高跟鞋就好了。”
身高和年龄之所以成为相亲市场上的“硬通货”,与社会对婚姻的价值定位密不可分。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它往往背负了更多的社会意义:身份象征、家庭责任、子女教育等问题都被纳入了考虑范围。因此,身高和年龄这样的外在条件,成了衡量婚姻质量的“简单粗暴”的指标。
这种用“卡尺”和“日历”丈量爱情或婚姻的“择偶法则”,常常导致爱情的真谛,被这些表面的标准掩盖。真正的爱情,或许并不需要一把尺子和一张日历来衡量。真正能够长久走下去的感情,往往是基于两个人的共同价值观、生活观和对彼此的真诚包容。
对于身高的过分执着,可能会让女生忽略了一个人在性格、品德和能力上的优点。或许一位170以下的男生拥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幽默感,但因为身高不达标,连进入筛选阶段的机会都没有,这无疑是一种遗憾。
而对于男生而言,对女性年龄的固执追求,往往也让他们错过了许多真正适合自己的伴侣。30岁以上的女性,正处于人生中最成熟稳重的阶段,她们懂得如何经营感情,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那些一味追求年轻的男生,或许最终只能收获一段短暂的激情,却错失了长远的幸福。
可惜的是,在现实中,许多人还在执着于这些看似重要的外在标准。女生对身高的要求和男生对年龄的执念,实际上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于外在和表面化标准的过度追求。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放下这些“卡尺”和“日历”,真正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毕竟,身高可以测量,年龄可以记录,但爱情的深度,却无法用任何丈量工具或外在标准来定义。
HBW 发表评论于
如果这是新的择偶底线标准,我认为是一种进步。背后的核心逻辑都是为了下一代着想。以前的底线标准是为了生存:男人女人有钱优势就行,其他的都不考虑。说明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huiling-LA美國 发表评论于
哈哈,刚好我才写的“上海老友一家人”就在贵文上方,提到女主人公不顾男方身高颜值而一见钟情的细节,是真事哟,凡事都有例外的吧?好文,分享析得当,身高、年龄的确是相亲的硬件,但自己crash 上的就没有章法规律可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