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菜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2年,当时美国派遣太平洋第七舰队司令亚瑟·雷德福上将访问台湾,为了款待这位贵宾,中华民国国防部特意指派海军总司令梁序昭接待。在接待过程中,梁序昭请海军主厨彭长贵为雷德福准备一份特别的宴席。
在宴席的第三天,彭长贵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尝试制作一道新菜。于是,他将鸡肉斩成小块,先进行油炸,再与特制酱料翻炒而成。菜肴的色香味俱佳,令在场的宾客赞不绝口。当宾客询问菜名时,彭长贵灵机一动,随口答道:“左宗棠鸡。”
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当时的宾主均为军事将领,而左宗棠是清朝湘军的大将,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平定西北叛乱及收复新疆的功绩而广为人知。同时,彭长贵与左宗棠同为湖南人,这一巧妙的命名为这道菜增添了几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
彭长贵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的潇湘酒店工作,后来被介绍到中华民国军政部兵工署署长俞大维身边,担任家厨。作为一名湘菜厨师,彭长贵的烹饪技巧和对湘菜的理解无疑为左宗棠鸡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尽管这道菜在技术上被归类为湘菜,但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背景,湖南人对其并不认同,所以,后来有人将其视为融合多种菜系的创新台湾菜。
1973年,彭长贵在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设了“彭园”(Uncle Peng’s Hunan Yuan)餐厅。彭园不仅成为当地人气颇高的餐馆,更吸引了众多名人光顾。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曾邀请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到彭园用餐,基辛格对此道菜情有独钟,之后屡次光顾。美国前总统老布什、里根以及小布什等政要也曾相继到访。
这道菜的知名度进一步攀升,甚至美国广播公司曾专门制作节目介绍左宗棠鸡,节目播出后短短几天内便接到了900封索取食谱的来信,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左宗棠鸡迅速在美国掀起了一股风潮,各地中餐馆纷纷推出这道佳肴。
此外,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推手》和《喜宴》,以及美国导演伊恩·钱尼的电影《寻找左宗棠》中都出现了这道菜,进一步推动了其名声的传播,使左宗棠鸡成为全球知名的中餐代表之一。
左宗棠鸡的制作过程虽然相对简单,但却需讲究细节。以下是这道菜的具体配料和制作步骤:
配料
- 鸡肉:通常使用鸡腿肉或鸡胸肉,切成小块。
- 腌料:常见的腌料包括生抽、料酒、盐和胡椒粉等,用于为鸡肉增添风味。
- 裹粉:使用淀粉(如玉米淀粉)裹在鸡肉上,以增加外皮的酥脆感。
- 调味酱汁:由糖、醋、酱油、鸡精、蒜蓉、姜末等调配而成,既有甜味,又有微酸的风味。
- 配料:如干辣椒、花椒和葱等,为菜肴增添香气与层次感。
- 腌制鸡肉:将切好的鸡块用腌料腌制约30分钟,以增强鸡肉的入味效果。
- 裹粉油炸:将腌制好的鸡肉裹上淀粉,然后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后沥干多余的油分。
- 炒制调料:在锅中加入少许油,放入蒜蓉、姜末和干辣椒炒香。
- 加入鸡肉:将炸好的鸡块加入锅中,迅速翻炒,使其与调料充分结合。
- 加入酱汁:最后倒入调味酱汁,翻炒均匀,让每块鸡肉都裹上酱汁,出锅前撒上葱花以增添色彩和香气。
有趣的是,左宗棠鸡在传入美国后,逐渐适应了西方人的口味,从原本的咸辣风味变为酸甜口味,以迎合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这种风味的调整使得左宗棠鸡不仅在中餐界占据了一席之地,更成为许多非华人群体的美食选择,彰显了中餐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左宗棠鸡,这道饱含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菜肴,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背景故事,成为了海内外美食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它不仅是一道简单的家常菜,更是中餐文化在全球传播的一个缩影,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