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识红松蘑

花丛之中,无所事事,不亦乐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周末到我们村东北30 多公里的森林走了几小时。

这一带的森林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种植的人工林,以松树为主。砍伐补种没间断,形成这样的整齐林带。防火道穿行其中,供人步行,骑车和冬季越野滑雪。

我们的自然保护区,省公园明文禁止带走任何动植物,包括真菌苔藓。像这样的公有林就没有严格限制,多年来常看见人们在这里提着篮子桶采蘑菇,多是东欧移民。



近两年我对野生蘑菇再次发生了兴趣。

年青时,我常到京郊密云水库钓鱼。从西直门坐怀来赤峰方向的火车,能到水库西岸的石城乡。这一带后来开发了不少旅游点如黑龙潭,京东第一瀑。溪流入库的水口,荒辟无人,有别处少见的马口鱼,嘎鱼,鲇鱼和黑鱼。

也可以从东城国子监坐机械部某研究所的班车,到水库的白河大坝一带,养鱼网箱附近也有钓鱼的好地方。

除了钓鱼游泳,水库岸边山坡上,跟当地人学着认了几种野生中药如远志,知母。采挖艳红色的野百合花,浅黄色有香气的野萱草。松林里,当地人采两种蘑菇,黄松蘑和红松蘑。黄松蘑出产在夏天,我后来查书是一种牛肝菌,当年我采过很多次,口感滑溜很好吃,但有时吃完会拉稀。

红松蘑秋天才有,采过两三次,晒干后跟红烧肉,宽粉条合炖,美啊!

周末在林子步道边,时隔半辈子,空间隔半个地球的多伦多,又见到了红松蘑。

今年深秋干燥少雨,菇背有不少裂痕。颜色是很特别的红铜色。





伞折厚,间距宽。



伞顶可以带尖,也可以是平的。



内部颜色棕黄带橙,也可以浅棕红。



伞盖扣在纸上几小时,可以做出孢子印。孢子是深褐色的。



采食野蘑菇有中毒的风险,作为一个爱好,辩识蘑菇一定要小心而认真。知识信息获取最好从可靠的书籍开始。互联网上优劣混杂,初学者容易被误导。



红松蘑从书上查到学名是chroogomphus rutilus。



那么它是不是四十多年前我在北京郊区采食的红松蘑呢?

以chroogomphus rutilus 上网查, 我找到几篇中国人发的论文,其中一篇做这种蘑菇周边土壤分析,特别限定是北京地区。这就旁证了北京的跟加拿大的是同一物种。

doi: 10.7150/ijbs.7.209.

Diversity of microorganisms isolated from the soil sample surround Chroogomphus rutilus in the Beijing region



以后我可以相当放心吃这种蘑菇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