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民選總統尹錫悅最近玩得這一把戒嚴行動,可能有其自身的深層考慮,但實際效果卻是不大妙,搞到舉世震驚;國民不安;反對派心災樂禍。
我看到,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也宣佈暫時放棄訪問韓國(至少說明美國人不知韓國發生了什麼事);韓國國民可謂也義憤填膺,紛紛上街示威抗議,要求尹錫悅做出解釋;而反對派更是火上澆油,並放大事件,發誓要發動對總統的彈劾行動。
昨天,我終於看到Youtuber裡有一檔華文自媒體節目的一個專訪,嘉賓是一個號稱神機妙算天才的劉仲犁的人。他說,尹錫悅這次是劍走偏鋒,“我將無我”,他體諒國民對他的誤會,最大的贏家就是他自己。
我卻不這樣認為。
理由很簡單:
一個經過多年民主洗禮的國家,國民骨子裡的民主意識,應該是深入骨髓和血液的。在重大問題上,國民絕對不會頭腦熱,一時衝動跑到街上鬧事,而是“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知道民主是他們最在乎的東西。
毫無疑問,這次韓國戒嚴事件,國民在總統戒嚴和國家民主道路之間,國民選擇了民主。
儘管尹錫悅是他們選舉出來的民主。似乎沒有任何矛盾。
坦白說,尹錫悅的確是個敢想敢幹的大人才。從他當選總統後,與美國拜登政府的密切往來;在東北亞局勢的強硬態度;尤其與日本多年的歷史宿願,與日本原首相岸田文雄達成的諒解和友好,起到很好的調和作用。這都是有目共睹的。
韓國人還是火眼金星,經過了好幾界政府的管治,現在終於選擇了一位政治上比較素人的尹錫悅,自然是希望韓國有些變革,以及令國家更上一層樓。作為局外之人,我都知怎麼回事。
也許尹錫悅太高估了自己民選出來的威望,覺得自己有能力改變國家;也許韓國的民主政治是國民的定海神針,國民視民主為生命;也許反對派老奸巨猾,使出在野黨的大招,終於讓尹錫悅沉不住氣,逼急了尹錫悅做了一件愚蠢的事。
以上猜測,我認為都是有可能的。
現在就看國民的眼光,尤其是國會議員的眼光,如何看待這種事情了。
如果尹錫悅被彈劾下台,也是人民不能饒恕他,要致他於死地。
如果尹錫悅沒有下台,說明國會還有一些明白人,他們知道國家是怎麼回事,國內的政治鬥爭又是怎麼回事。
如果國會的反對派通過正常程序彈劾總統成功,並將尹錫悅送上法庭,那只能說明尹錫悅“出師未捷身先死”,政治城府還是低了點。
但絕對不是前面嘉賓所分析的尹錫悅雖敗猶榮,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這絕對是粹陰謀論的分析。
我的結論是:
民主政治不好玩。比獨裁政治更加需要大智慧,大成本,不然,美國人搞了200多年的民主政治,並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