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百家饭,行千里路,等同于读万卷书。
——陈晓卿
节日里吃吃喝喝,东一家西一家地聚。吃饱喝足之余,读点有关吃的书,却也不错,一解闷,二消食,至少精神上也不饿着。这几天读陈晓卿《吃着吃着就老了》和汪曾祺《人间至味》,大快朵颐。之前读过梁实秋《雅舍谈吃》,不太记得写的啥了,只记得梁实秋文笔挺好。有时感觉文字似有提味功能,在优美文字的笼罩下,食物似显得更加活色生香。
*
《人间至味》汪曾祺,北岳文艺出版社,2021年6月,1版2印 (2020年1月,1版1印)这本书是谈美食的一部经典了。谈吃谈人谈事,文字朴素优美,读来甚是享受。
汪曾祺写到豌豆头有这么一段:
豌豆的嫩头,我的家乡叫豌豆头,但将“豌”字读成 “安”。云南叫豌豆尖, 四川叫豌豆颠。我的家乡一般都是油盐炒食。云南、四川加在汤面上面, 叫作 “飘” 或 “青”。不要加豌豆苗,叫“免飘”;“多青重红”则是多要豌豆苗和辣椒。吃毛肚火锅, 在涮了各种荤料后, 浓汤中推进一大盘豌豆颠,美不可言。
这段文字也美不可言。云南、四川真是有调调的地方,尤其四川叫豌豆头为“豌豆颠”甚妙,豌豆头在豌豆秧上随风颠颠颤颤的姿态尽出。汤面上加豌豆苗曰“飘”曰“青”更是妙不可言,仿佛几句诗经飘在上面。
书里谈吃诸篇,有几篇提到西南联大时期的吃食,有种“零嘴”挺有意思。
联大的女同学吃胡萝卜成风。这是因为女同学也穷, 而且馋。昆明的胡萝卜也很好吃。昆明的胡萝卜是浅黄色的, 长至一尺以上, 脆嫩多汁而有甜味, 胡萝卜味儿也不是很重。胡萝卜有胡萝卜素, 含维生素C, 对身体有益,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知道是谁提出, 胡萝卜还含有微量的砒, 吃了可以驻颜。这一来, 女同学吃胡萝卜的就更多了。她们常常一把一把地买来吃。一把有十多根。她们一 边谈着克里斯蒂娜·罗塞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 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胡萝卜。
胡萝卜当零食,可见当时生活的艰苦,不过现在看来倒是非常健康,属减肥佳品哈。又搜了搜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和布朗底, 都没读过,大概当时流行,时过境迁,现在没什么人读了。
还有一种食物因西南联大而得名:
摩登粑粑。摩登粑粑即烤发面饼, 不过是用松毛(马尾松的针叶)烤的, 有一种松针的香味。这种面饼只有凤翥街一家现烤现卖。西南联大的女生很爱吃。昆明人叫女大学生为“摩登”, 这种面饼也就被叫成“摩登粑粑”, 而且成了正式的名称。前几年我到昆明,提起这种粑粑,昆明人说: 现在还有,不过不在凤翥街了, 搬到另外一条街上去了, 还叫作“摩登粑粑”。
凤翥街是昆明著名的所在,不少有关西南联大的书都提到此街,以后若有机会去昆明,此街值得一探。
汪曾祺在文章里也提到不少有关吃的书,如《板桥家书》《随园食单》《野菜谱》《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等,一一录下,以备将来购读。顺便提一句,汪曾祺对袁枚不太喜欢,袁枚虽写《随园食单》,但食谱都是听来的,自己并不会做菜,不像汪曾祺自己就是家常菜大厨,还曾自创“塞馅回锅油条”——即油条里塞馅再油炸,据说比炸春卷好吃。汪曾祺还请过聂华苓和她丈夫在自家吃“大煮干丝”,聂华苓“吃得淋漓尽致,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 可见汪曾祺厨艺非同一般。聂华苓去年去世了,享年99岁,算是长寿的女作家了。
*
《吃着吃着就老了》陈晓卿,文匯出版社,2024年1月,1版2印,当月1版1印的,貌似该书销路不错。
该书文字幽默,笑谈中谈吃,快乐加倍,读来过瘾。
书里谈到各种吃食,有蚕豆酱、缸帖子(烧饼)、朝鲜冷面、安徽萧县的伏羊汤、北京的卤煮和爆肚、厦门的土笋冻、疍家的曹虾、重庆小面中的豌杂面、银川的泡馍、云南的小锅米线等等,都是些寻常食物平民美食,不是山珍海味。陈晓卿拍《风味人间》美食探索纪录片也多关注平民美食而非高大上的食物。原因如何? 他是这么说的,“比如宫廷菜、官府菜、盐商菜。对这些菜的品种我很尊重但一直没有心思去研究。说得极致一点,我不是对菜不感兴趣, 而是对官府、商人不感兴趣。” 又说,“在本质上, 我永远没有办法离开街边小店的气氛,我依然觉得美食的终极目的,是让人在进食过程中感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是非常主观的, 吃家常菜得到的满足感, 吃燕鲍翅并不一定能得到。”
书中不仅谈美食,还谈到许多人和事。相对美食,陈晓卿似乎更在意的是与什么人一起吃饭,如他介绍自己时常说:“我姓陈,吃人陈”。陈晓卿朋友众多,这里提几个有趣的饭局:与罗永浩吃朝鲜农家菜,“罗老师舀起一瓢脊骨汤,慢慢喝了下去, 镜片后面的眼睛也随之眯了起来,特文学,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那 ‘一湾浅浅的海峡’般的乡愁”;与郑渊洁吃饭,郑老师一边慷慨陈词“吃主食这件事情,绝对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糟粕。”一边“毫无戒备地把面前一盘白松露意面,吃得连渣都不剩。”;与《读库》老六吃饭,不管人到没到齐,老六常率先举杯:“人终于到齐了”,若又有人来,老六又说,“这回人终于到齐了“,于是“人终于到齐了”成了老六名言……如此种种,此不一一。
文字上,不得不提一下陈晓卿的所谓舌尖体,如下段:
缸贴子也有油酥烧饼没有的工艺环节, 这就 是烘烤之前, 打烧饼的, 会在生面上用刷子轻轻扫上一些糖浆水, 再敷上几粒芝麻。糖水和面遇热, 散发出炙烤的香气, 这就是一百年前法国化学家发现的非酶褐变反应, 也叫美拉德效应, 它能刺激享用者大脑分泌多巴胺, 产生快乐的感觉。在我后来制作 的美食纪录片里, 美拉德这个词被反复地提起, 烤鸭、烧猪, 凡是靠热辐射制作的食物, 几乎都存在着美拉德效应。
一时想起十年前仿舌尖体码的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58/201406/2079.html
或是遥远的敬意,或是对糖水而繁复的舌尖体不太感冒吧。
整本书读下来,还是最喜欢陈晓卿的幽默文笔,此单举一例:
从上个月开始,我晚餐不再吃主食。
这是受我周围朋友的蛊惑。上海的沈宏非老师和北京的小宽老师从年初就开始戒断碳水, 而且表现出了很强的意志力。宽总吃炸酱面, 只吃炸酱, 沈爷过端午节只吃粽叶……他们的成果非常显著, 据传基本瘦了十公斤左右。沈爷的两颊开始出现胡歌般冷峻的棱角, 宽总见人就卷起裤腿儿: “看看看看, 锁骨都呼之欲出了。”
读来令人捧腹。如烘烤的食物,幽默的文字似也能产生“美拉德效应“。
*
与陈晓卿“吃着吃着就老了”几乎同步,我也” “读着读着就老了”,陈晓卿1965年生,比我早吃了几年早读了几年。常言不服老不行,我却又发现有时不服 “看着老”也不行。 去年回国,一日打出租车,司机没事闲聊,开口就问:“师傅您退休几年啦?”我懵圈而无语,脑子空了片刻……接着脑子里浮现另一次回国时和妹妹逛街,偶遇妹妹的同学,她客气地对妹妹说:“你爸看起来挺年轻呀。“呵呵,真是没有办法,不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