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图书馆挑到一本书,它塞在中文言情小说书架里,书名叫“但其实我们”。我翻开中页读了几页,就不能罢手,直接借回一直读完,读后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是台湾一个笔名叫“橘子”的女作家的言情小说之一(她的系列小说有29部)。她的文笔挺好,文思敏锐,对话写得很多也写得挺好。对我而言,它是女文青写的文青们之间谈恋爱的细致感觉。其内容主要讲三个人的三角恋。女主(绘画老师)与师哥多年友谊很要好(曾因跟师哥表白被其沉默,中有一年间不来往),后她被师哥邀请与另一男作家三人同游阿里山,其后女主跟男作家多有交集直至恋爱,而师哥此时表现出很不爽的状态,及随后三人各自的归宿等等。
我为此联想到挺多:
一:前些日子女作家琼瑶去世,文城文友写下诸多怀念文章,也有文友发系列文章七八篇,探讨琼瑶与其丈夫婚姻关系的虚实。我看后觉得又有趣又好笑:
(一)是文城大多男文友都是理工科出生,直男一枚,断不会在青春年代阅读琼瑶小说。花甲之后,有闲有气力,居然穷揪琼瑶感情爱情之虚实,蛮有意思的(其中还运用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写论文所需的追根溯源讲论据等基础考量)。可惜我觉得似力气用错了地方(拙见,莫怪)。因为普通喜好文学之人,一般是花气力追论研讨女作家言情小说的优处不足处,或用比较文学的研讨方法横向比较同时期东西方世界言情小说的发展状况。这是我的观点。我能洞见的是,写讨论琼瑶爱情虚实系列文章的文友,没兴趣或精力去研读琼瑶,但有兴趣讨论一个女作家的私生活。。。
(二)是,写系列的男文友略略提过一嘴,说文城的女文友们很可能年轻时都是情绪不稳的“小女人”之类的话。这我倒是同意五六。或者我“露拙”,本人现在还时而“情绪不稳”,偶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时。但我自辨,这不是“艺术感觉”或“情绪价值”之类的范畴吗?没这点儿小激动小情绪,我下笔写什么呢?难道是议论时政军事?故而我会觉得看直男一枚议论琼瑶,觉得跟路人甲在议论什么,少点儿意思。
而这“少点儿什么”的意思,我在读言情小说“但其实我们”时,深深地意会出来它的意思意趣。觉得很棒!我看见什么?我看见文青们谈恋爱,一个个心思细密,一个个表达自己极其充分,一个个深谙中华文化的礼仪良俗,一个个简直天生就是情种,一个个都自我都很容易感情受伤,一个个都是极易远离人群的弃世隐居者。而某时,他们一个个仿佛是曾经的我自己,他们讲话的方式,处理事情的手法都跟我对自己的手掌手背一样熟悉。我是那么熟悉他们的做派,理解他们的心理的小波动。而我喜欢他们,喜欢他们文青间对话的那种张力,那种如“华山论剑”,师法自然,有剑又没剑的状态;但我也意识到,像他们这样谈恋爱,非“谈死人不可”-他们这样极其注重个人感受,及其需要被人充分理解直至须毫,在现代社会,在现今讲求效率的大轮轴下,不可能。(这纯言情小说,也真如琼瑶小说的男女主一样,从不用考虑生计。他们一般做着不用坐班的工作,成名作家,小有名气的绘画女老师等工作,收入优渥到可以随性地见天去各类餐馆咖啡吧,想去旅游快周五即可抬腿走路等等吧)。
故而这类小说总有痴男怨女爱看,或者女性读者甚众(因为言情小说就是满足阅读者的幻想,实现他们在现实世界实现不了的理想,是精神慰藉,小说描画出她们的理想恋爱状态-单谈恋爱,总有空气来吸)。
而我更意识到,台湾是一片华文创作的小天地。岛国自1949年国民党大撤退到那里,70多年的盘踞经营,它国内华文创作有一批人,创作各种流派的中文书籍,中文小说。这其中就曾有琼瑶女士,现如今更有“橘子”等一批70后或更新的作家。且不论他们的书籍是哪门哪派,光是他们熟练使用中文创作,又精熟中华文化这几点,他们的书就是有价值的,至少对我来说。我在他们身上找到了对脾气的味道,而这味道,我在读文城中一些文友的文章时,是稍稍感觉缺点儿的。这恐怕是中国大陆过来的学子们身上都有缺乏的东西,包括我自己。
而且,我自省:我可能在国内工作了多年的关系,“嘴上”说话的能力大于“实际操作”的能力。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作为“知道分子”的一员,很多时候都只能“说说写写”,心有所想,多落不到实处。本来作为“知道分子”,就是附属部分,我等又更是移居海外的“边缘人”,就更是虚虚实实了。跑题了。
总之,开卷有意。我是希望有机会多读几本“橘子”的小说,回味一下文青语言。移民这些年,经常在钝感自己(如受气了,对自己说没这回事儿等等),翻开橘子们的书,慢慢想起我还有可能这样感觉细腻,我是可以不认同啥啥的(当然为了生计,暂时含糊过去还行),我还能遇到这样气味相合的人群。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