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代重甲骑兵的演变

前几天写了篇小文谈三国时期真实的武将单挑,其中吕布与郭汜的单挑并没有搞出人命,却奠定了吕布武力值登顶的单挑王地位。这是因为这场单挑是一场真正的单挑,与演义故事中定义的单挑形式完全一致。

双方士兵站立在两边摇旗呐喊,绝不在一边放冷箭,使绊子。两位将军在心理及体力上都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才冲上去互砍。非常的费尔泼赖。这样的比赛在三国时期绝无仅有,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相比之下,其他的单挑要么象关羽那样偷袭,要么属于混战中的遭遇战,先下手者占据优势。

故此,人们更加看重吕布获胜的这场单挑。

关羽的那场单挑也非常惊人,因为这是真正的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三国志的记载很简单:“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这里的关键词是“麾盖”二字,意思是插着旌旗有着遮阳顶棚的豪华马车。由此可以推测颜良并没有骑在马上准备好作战。战国初期赵武灵王推动胡服骑射后,战车就逐渐退出战场。即使是春秋时期的战车,也是绝对不能带遮阳顶篷的,因为支撑顶棚的四根柱子会影响挥舞兵器。关羽是快如闪电般的刺死颜良于车上。还从容地拔出佩刀割下头颅拎回去。考虑到车子的高度,他不用下马就可以完成这一套操作,可信度极高。

需要注意的是“刺”字,关羽的兵器显然是当时骑兵中最常见的矛。青龙偃月刀那种形态的刀是在明朝才出现的。前几年吕布墓被挖掘出来,他用的兵器也是矛,而不是演义中说的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因为前端除了矛尖,还有两个小翅---横着的刺刀,挥舞时也能扎人。骑兵快速冲击时,若把戟的前端扎入敌人身体,两个小翅会阻挡兵器继续深入体内。巨大的反作用力将会把自己从马上顶下来,即使人不下来,兵器也会脱手。斩杀名将都有重赏,没了兵器的名将骑着马在战场上瞎晃悠,成了行走的五十万。

而两马交错后,各自检查一下身上没有窟窿,就需要拨马回来再打一合。这样反复交错,横向挥舞兵器的机会不多。所以放弃战车的同时,方天画戟也同时退出了舞台。汉朝时应该仅用于仪仗队。

人们谈起战争,最津津乐道的是杰出的将军,天才的统帅。其实这都是表面现象。最根本的底层原因是科技的发展及由此带来的战争观念的改变。

古代披厚甲的兵种都是精兵。受到国力限制,往往人数有限,且非常考验总体经济能力。战国时最早配备这种特种兵的是率先变法图强的魏国,五万魏武卒重创秦国五十万大军,使其几十年后才恢复元气。但这是步兵。

只有骑兵才能配备真正的重甲。要想胜利需要有强大的人才,策略和经济等综合能力,但最终要在强大的军力上体现出来。汉末时最强骑兵是长期与匈奴作战的政府军,比如公孙瓒,还有死后老婆被曹操睡了的张济等(侄子张绣接班)。袁绍率先灭掉强敌公孙瓒,震动华夏,靠的就是更加强悍的骑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颜良文丑这样的万人敌,人和马都披上重甲,然后向敌人的方阵猛冲,撕开一个口子,其他配有铠甲的骑兵跟在后面横扫千军。主将的这种盔甲极重,非常消耗人和马的体力。一般当天冲锋个两三次就要下班回家休息了。为节省体力,主将和战马到了阵前才会披上盔甲,这样就给了关羽偷袭的机会。

曹操最终能够灭掉北方所有强豪,军力上靠的不是几个重甲将军,而是一个七八千人的重甲兵团:虎豹军。最常见的战法是,左中右三军摆开阵势对垒交战,正处于胶着之际,突然特定模式的号角长鸣,中军将士纷纷向两边闪避,战场中间露出一块一二百米的空档。伴随着低沉的马蹄轰鸣声,重甲骑兵滚滚向前,彻底冲垮敌军部队。

后来形成了三国局面。从军事上分析,因为江东有着综横交错的河流,蜀国则是山地,曹操的骑兵优势无法发挥。

重甲兵团强悍的战力达到顶峰有赖于南北朝后马镫的发明。马镫发明前,骑兵无法完成刀劈这个动作,因为反作用力会让骑手脱离马背,掉到地上。用刀只能是从下向上撩。用矛也要注意不要顶住自己身体,必要时矛的长杆子要能在手中滑动。非常考验技巧,很受限制。

马镫发明后,加上铁器冶炼科技的普及,拥有丰富马匹资源的游牧民族普遍装备了重甲骑兵。轻骑兵也具有强大的骑射攻击力。这就是汉朝后,再也没有出现卫青霍去病的原因。汉朝时匈奴铁器技术尚未普及,箭头都是兽骨制成。汉军的铁制箭头杀伤力大,批量制造,对付骑兵非常有效。

关于北宋,历史课本上说到金兵的铁浮屠,也叫拐子马。重甲骑兵每三匹一组,中间用铁链连接,所向披靡。但清乾隆严重质疑其真实性。因为金朝史书上对此只字未提,宋元当时的各种书籍上只有宋史-岳飞传提及。铁链连接严重影响机动性,而且一匹马倒下,一组马都完蛋。乾隆的质疑很有道理。北宋早期,倒是有汉人提出此战法。虽然北宋有先天缺陷,缺乏马匹和天生擅长骑马的广泛兵源,但可以用变态的加级来反制辽国的重装骑兵。相当于华为手机谋划打击iPhone,比亚迪梦想击垮特斯拉。《水浒》中呼延灼的连环拐子马就能证明北宋很可能真的有这样的兵种。但估计实战效果不佳,史书上都懒得提。属于厉害了,我的国一类。

与吴国一样,最后南宋挡住金兀术铁蹄的也是靠江南纵横交错的河流。

重甲骑兵的巅峰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装骑兵(Calavier),盔甲重量达到变态程度。武士需要几个人帮着穿上铠甲,再抬上马,然后一字排开象推土机一样向前平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力量达到极致,但机动力极差,转弯不灵活。如果从马上掉下来,靠自己的力量无法爬起来,只能躺在那里挨敌人一刀。后来,蒙古人的骑兵打过来。他们的轻骑兵根本不和你正面对抗,而是绕到侧面或者后面打你。重甲主要集中在正面,侧面后面则比较薄,很容易被箭射穿,被刀砍透。如果受地形限制,轻骑兵没机会绕到侧面,那也不要紧,就向后缓缓后撤。重甲骑兵跑一会儿就跑不动了。最后,欧洲的城堡主的军队脱掉部分盔甲,从马上下来拿着盾牌在地面摆开阵型作战,才第一次阻挡住了蒙古骑兵。最后蒙哥战死钓鱼台,欧洲的蒙古兵急忙退回去争夺汗位,欧洲才算有了喘口气的机会。从此重装骑兵退出历史舞台,人们更加注重机动性和在马上射箭的攻击力。

如今,那种欧洲的重装盔甲往往作为艺术品摆在博物馆或家里,供观赏用。

ahhhh 发表评论于
这个跟甲的金属工艺,或者说价钱,有很大关系吧。锁链甲,铁片甲,就算穿几层,对弓箭的防护也比不上欧洲骑士的板甲。哪种圆鼓鼓的板甲,到17世纪末还能抵挡火枪子弹。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东方历史文字多,实证少,多数是吹牛皮。重甲骑兵对马匹的要求高。东亚马种或者养马技术不行是肯定的。冶金技术也不太行。唐代胡人草原人传统还比较强的时候,还好一点。但是恐怕也达不到欧洲的铁甲水平。很可能最多是镶铁皮甲。所谓重甲更可能是指全甲而已。当然细节有待考证。只是东亚考古政治为先,很多不符合大中华主义的根本就不让挖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