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
1933年3月4日,正是美国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美 国第32任总统。朋友们对罗斯福说,如果他成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若失败,则是最糟糕的总统。罗斯福自己却说:“如果我失败,我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 (威廉·曼彻斯特,1978)。可见当时的情形是何等严峻。为了对付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 挽救濒于绝境中的美国经济,罗斯福宣誓就职以后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旋风式”的“新 政”运动。?
新政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试验性,罗斯福的名言是:“一个失败了再试一个,关键是要去试试!”但罗斯福说的试验并不是遵照一个先验的纲领和蓝图去实践,而是通过试验的效果来决定下一步,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所以他的言行很可能前后矛盾。他的目的是解决当前迫切的民生问题,至于意识形态之争,那是吃饱穿暖后才有可能享用的。应急的另一面就是,罗斯福和新政都没有想彻底改变美国体制,罗斯福一再说:“你要维护传统吗?那就必须对它加以改革。”所以他的改革目的不是将现行体制推倒重来,而是让它运转起来,还要运转通畅。 罗斯福在位期间签署了多达3721条行政令。大多数都是关于对付“大萧条”和“二战”中美国的行动。最后也取消了几百条行政令,
罗斯福“新政”主要由两个“百日新政”构成。第一个“百日”是1933年3月9日至6月 16日,主要目的是在于复兴,所采取的措施是维持银行信用,实现美元贬值,维持农产品 价格,规定协定价格以减少企业间的竞争等。第二个“百日”始于1935年5月,主要目的是 改革,所采取的措施是兴建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以扩大就业来提高社会购买力,改革税 制,使受益者范围广泛。 罗斯福“新政”几乎囊括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等等。有兴趣可以搜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去搜一下在各个不同阶段“新政”都达到了什么效果。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ew_Deal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7%BD%97%E6%96%AF%E7%A6%8F%E6%96%B0%E6%94%BF
如果已经读到这里,有没有熟悉的感觉? 从历史角度来看,川普总统的目前还不到百日的举措,并非空穴来风,但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关键是“川普新政”The Trump New Deal(这是我编的名字) 能否在美国人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之前实现经济扭转?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他不断生出的新念头中,新的压力会不断出现,不可能跟他达成稳定的协议,简单地向他屈服只能激发他进一步的索求。在全面贸易战中或可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互豁免协议,比如免税额度之类。总之川普这一通王八拳不遵循章法让对手目不暇接,刚说他搞贸易战,他又要扬言吞并他国家领土,正在谴责他的野心,他又把美国政府掀个底朝天,加墨缓刑30天全面关税,突然又冒出25%钢铝全球关税,你把注意力集中到钢铝,他又在欧洲掀起风浪,欧洲的威胁不是来自中俄而是你们内部,随即就把乌克兰卖了。 他这种做法不是彻底疯了,就是暗藏这更大的玄机与章法--打乱对手节奏,让对手无所适从。准备好了吗,世界?
《罗斯福新政的谎言》是一本批评罗斯福新政的书。
观点犀利、新颖。它用大量事实证明。大萧条时期的政府政策的确延缓了经济的复苏,甚至对当今的美国仍有负面影响。在这本令人震惊的著作中,经济历史学家伯顿·W.福尔索姆揭露了富兰克林·D.罗斯福那史诗般神话传奇的实质。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罗斯福的一系列政策虽然改善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却未能实现经济的复苏,而这才是当时的美国所迫切需要的。福尔索姆对罗斯福总统及其经济政策和个人生活持批判态度。
1932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在执政期间遭逢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西方国家为拯救本国经济,纷纷效仿罗斯福。采取政府干预的手段。当今美国广泛建设的政府项目,都能在新政中找到根源。如农业补贴、最低工资,等等。这些措施实际上都阻滞了经济的增长,并导致生产率下降和失业率上升,并未取得预期效果。
罗斯福对总统职务的专横态度永久性地改变了美国的政治格局。他操纵公众舆论。使得美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停滞的同谋。在罗斯福去世60多年后。奥巴马喊出了“我们相信变革”的口号,而他所实施的“新”新政计划。也恰恰成了新政的延续。时至今日,美国及世界各国至今仍然无法摆脱罗斯福政治遗产巨大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