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差不多十個小時,又看了一遍電影《歐本海默》(J.Robert Oppenheimer)。肉身在美國快四十年了,耳朵把美國電影裏的每一句話都聽懂並傳進腦袋還差得老遠,聽説讀寫地精通一門外語實在是太難了。好在人生已經快混完,原打算看些中文的精神文化作品哄哄腦子就拉倒了,可是怎麽也沒想到,也就十來年的光景,中國的影視成了些什麽鳥蛋?正能量加膠原蛋白,我是一眼都看不下去。明明黑頭髮黃皮膚,就是要把皮膚打磨成白色瓷磚。審美也被獨裁被統一?老頭無奈,只好認真看些美國電影聊慰精神。
現在的美國好電影有字幕,隨便倒,倒回看多聽幾次,加上讀字幕,只要時間多、耐心好好看好電影也就看個八九不離十,看懂。電影《歐本海默》的對白和調查證明實在是太複雜,一個瘦子和兩個圓臉女人的情色,歐本海默研究過些心理學,知道做男女大事可以緩解内心壓力,但他好像做大事也還在想著原子彈。
美國的曼哈頓計劃是和納碎,蘇共搶時間。最後美國贏了,一九四五年的上半年就造出了原子彈,和歐本海默接下任務時的預計差不多。如果德國在一九三二年的諾貝爾物理的獎得主海森堡(Wermer Karl Heisenberg)的主持下,先造出了原子彈,希特勒不會自殺,二戰誰輸誰贏兩説。
歐本海默是一九0四年生人他是第一個把量子力學從歐洲帶到美國的科學家(1928年)。他在一九四二年被格瑞夫(Grover)將軍選作美國原子彈工程負責人時才三十多歲,要去管理很多比他歲數大的頂流科學家,那是多大的挑戰?我特別喜歡那段歐本海默的對話。將軍問歐本海默:你爲什麽沒有得諾貝爾獎?歐本海默詰問:你爲什麽不是將軍(將軍是將軍)?
這部電影是傳記片,但是沒有從小屁孩(再偉大的人也是從小屁孩長起來的)演起,而是從從歐本海默留學歐洲學習量子力學的做研究生開講。歐本海默是個血氣方剛的美國漢子,儅受到歐洲教授對他的輕視的時候,真就把氰化鉀注入蘋果打算把教授毒死完事。好在後來冷靜一想算了。
歐本海默的實驗動手能力不强,是塊學習理論物理的料。偉大的物理學家波爾(量子力學歌本哈根學派的領頭)把歐本海默推薦的德國猶太籍的哥根廷大學師從波恩(Max Born),在那裏他和海森堡成了師兄弟。名師手下無弱兵。
歐本海默首先領導美國科學家、美國技工造出了原子彈,成爲“原子彈之父”,和美國的制度優勢有關,和羅斯福總統的執行力有関,和格瑞夫將軍的“用人不疑”有関。後來原子彈被“無知者無畏”的杜魯門總統在日本扔了兩顆,日本嚇傻了,不過第一顆下去的時候,日本還覺得美國就只有一顆,緊接著再來了第二彈。投降不投降?日本還算理智,立刻無條件投降。美國也算理智,後來在北朝鮮戰場上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打得鬼火冒,也沒有給中國扔原子彈而任由挨千刀的耄吹大牛。
原子彈的厲害原理是愛因斯坦的質能關係,也是定律,只是認真學過八年物理的我還是不知道愛因斯坦是怎麽得出的?E=mC平方。中國傻乎乎的瓜慫說的“正能量”。我看過一個公式:
不懂還是不懂。感覺和電子從能級閒躍遷是發出的能量,E=普朗克常數乘上頻率。這古狗上的這能量公式裏的P,是什麽東西啊?
現在“量子”一詞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老百姓都在活用那些高科技名詞,諸如幾率、拐點、節點。。。都是什麽意思?拐點的二階導數為0,拐點還有兩個方向。朝哪拐呀?我每回聽到農民企業家談話,都是一頭霧水。
原子彈的成功,給歐本海默帶來了巨大的聲譽,但是他自己卻陷入深深的罪惡感裏。甚至在美國總統杜魯門接見他的時候他也不加掩飾。其實決定給日本扔原子彈的人是杜魯門。爲了美國大兵的生命,爲了日本人的武士道。戰爭,還是不發生爲好。
一九四七年以後,歐本海默到普林斯頓大學當教授,閑了和愛因斯坦下下國際象棋(我打過他倆的棋譜,愛棋高一着),聊聊大天。可是一九四九年,蘇聯也造出了原子彈。於是歐本海默和他第一個女共黨情人的事又被翻出來了。甚至直接說歐本海默是蘇聯的“A勁特(AGENT)。
影片後頭的調查詢問,看得老頭我頭暈腦花,好在格瑞夫將軍和歐本海默的同事們的力挺,他們堅信並作證歐本海默對美國的忠誠。美國不像耄治下的中國,把李政道的恩師---大物理學家葉企孫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歐本海默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去世的,他的生命不足七十年。但他領導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率先納碎造出原子彈,給人類帶來巨大福祉。雖然這世上有普京(世界上最大的核彈,比當年美國扔在日本的原子彈的威力大上千倍掌握在他的手裏)。即使被烏克蘭用美國支援的武器打得哭爹喊娘,也還是不敢用核武。中國的喜進瓶敢武力攻台嗎?台灣有些什麽美國好武器?北京上海三峽大壩不怕炸嗎?喜進瓶敢用核彈嗎?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敢做前人沒做過的事?
電影《歐本海默》拍得太好了,演員各個的表演都很生活化、似真人。場面宏大,原子彈爆炸,沒有怎麽演出衝擊波。這世界不太平,武功不强就得吞口唾沫咽點氣。牛逼哄哄地指明方向,親自指揮不惜一切代價,到頭可能只是空悲切。
命未完就要快樂活,讀書寫字聼交響樂。下棋下快樂棋,聼樂聼豪邁樂,噔噔噔噔,命運在敲門。
2、1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