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时不识月,而今问题多:月球是怎样从满月到月芽,又从月芽到满月的呢?有规律吗?为什么?最近一年大量的跟踪拍摄与网上学习后,以前对月认识的误区和不解得到了答案,将主要收获梳理如下。
1. 我们看到的月亮就是整个月球吗?
众所周知,月球与地球一样自己不发光,全靠太阳公公的光芒恩赐。但曾以为我们从地球上看到月亮就是整个月球。下图是2024年2、4、12月的满月,它们都具相同陨石坑和其他特征。顶上两个大黑园圈是陨石坑,我称之为“眼睛”,用它辨别月亮位置移动的标记。
明显地,这三个满月大体相似,只是“眼睛”的位置稍不同。原来,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明月只是月球的一部分(一侧),即靠近地球的一侧,而且总是同一侧!满月时背着地球的另一侧则处于阴影中。古人称月亮而不是月球真是从实感来的, 因他们只见到月球被阳光照亮的那一侧。
下图来自网上由宇航员拍摄的,左照有两个“眼睛”,是我们见到的被照亮的近侧;右为地球上看不到的远侧。月球与地球一样,总是半明半暗的,但无永久的黑暗处。
为什么我们总是只见到月球发亮的同一侧呢?只因为月球象地球一样有公转和自转,且它的公转与自转有巧妙的“时间安排”。上节已介绍了,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圈需29.5天,为农历的一月。同时月球也绕自己的轴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恰好等于它公转一次所需的时间(29.5天),这称为同步旋转(synchronize revolution) ,使得我们从地球上见到的月亮都是月球的同一侧!
2. 月升落的奥秘
以前基本上是晚上散步时观月,有时见到明月从东边升起,
有时月芽掛在西边夕阳余晖下或渐黑空中。
一直以为满月从东升起,月芽却从西升起。直到近两年定期跟踪时才明白,错也。月亮总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只是它每天东升西落的时间不同,大约每天月亮升起的时间要晚 50 分钟左右。这是因月球的公转与地球自转速度差异造成的。
一些天文现象与月升落的时间变化有关。例如,很多读者一定对地球白天、黑夜光线、温度变化(或称日变化)有切身体会。月亮形状、形态有日变化吗?下面是今年1月14日(农历腊月十六) 拍照的三个时段的月亮,左:东升的明月;中:三小时后明月升高空(注意月亮的“眼睛”)。右:约七小时后的次日凌晨,西落明月的眼晴已顺时针地转了近160度左右。
这是月亮转动造成的?否也,主要因地球自转而造成,使我们从地球上看月亮的位置不同了。
再如,不少读者可能见过日月同辉现象,即月亮与太阳同时出现在空中。在佛州时曾偶尔见到此现,以为稀少,每次有幸运吉祥之感。可一年多来在乔州却常见到日月同辉,有时早上,有时下午。
这是怎么回事呢?究竟一月间有多少天可能见到日月同辉呢?有规律可寻吗?下面是今年1月16日早8:30am(即农历十七)落月。那时太阳已东升,天空已初显湛蓝。
实际上,满月后的第二天直到月底(约13天期间,即农历下半月)只要天气晴无云,早上就可在东边见到日月同辉。
农历上半月(即新月后至满月前)能见到日月同辉吗?能,不过是在下午至傍晚的西边天空。总之,日月同辉不神秘,只因地球绕太阳和月球绕地球的转动周期不同造成的。日月同辉也不稀少,每天都会出现,只要不是阴云笼罩,阳光不太强烈,我们就能见证。
3. 月相婆姿与规律
月相指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部分的面积、角度和相应的形状变化。月相多样,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但夕禍福”,借月相变化比喻人悲欢离合的变迁。十五的满月(“圆”的代表)与月初的月芽(“缺”的典型)可能是读者们最熟知的。
月相多姿,变化有规律,每月(29.5天)周期性地变化。月相名多多,解释的方式也多,常常被弄得糊里糊涂。好不容易理解到那些繁多的月相名都是根据月被照亮的面积多少及相应的形状而定的。除了新月与满月特殊,其它的月相形状都或多或少地似字母”C”形状。一般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接近反C字母,而下半月的接近正C字母形状。根据正、反C字形状可粗略地知道农历下、上半月的时间。
以下每组相应月相的照片排列都是上半月在左,下半月在石。
A. 新月(称朔,一月中唯一月近地球侧未被阳光)与满月 (称望,100%被阳光照射)
B. 蛾眉月与残月(蛾眉指古代女子、美女細長而彎曲的眉毛,形容初月的美):它们都只有少于一半的面积被阳光照射,前者被照亮部分在右(反C),后者被照亮部分在左(C)。
C.上弦月与下弦月(“弦” 指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月被照射的面积约一半时,上弦月被照亮部分向右(反C)。下弦月被照亮部分在左(C)。
D. 盈凸月 与亏凸月:被照亮部分大于一半,似凸起的球体。前者被照亮部分在右(反C),后者被照亮部分在左(C)。
网上下载的英文图总结了月相在一月期间的变化规律及原因(此图只为存档自己,不赘述,以增加读者负担)。
有兴趣的读者这首月相诗也可以帮助记忆:
最后,读者们亲自欣赏晧月婆姿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 观月四年小结:满月的精华与震撼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542/202501/7843.html
热爱生活情趣(旅游,植物,野生生物…)更多的请看我的博客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