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01)“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这两天,在我们华师一附中65(2)班群,王同复同学率先发起回忆母校当年的生活场景和大家曾经唱过的歌,杜嘉陵接着说,似乎让我们回到了六十五年前,真是弹指一挥间啊!
然而,挥之不去的却是学友之情!于是,我忽然想起了“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这句诗,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写的《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李程也)》:
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
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
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
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
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
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
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
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
从诗中不难看出,韩愈那个年代的交通工具,水路靠船、陆路靠马车;通讯只有书信,而且,那个年代的人均寿命也不高,据有关专家说。唐代人均59岁,宋代60岁。于是杜甫的“人生自古七十稀”,老幼皆知。当下,我国人均寿命为78.6岁。恭喜群里所有健在的老同学,我们都已经超过了全国的人均寿命!而且,享受着高科技的现代幸福生活,再看当时做过高官的韩愈所言,“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
我们无论在哪里、也不论相距多远,打开手机视频就可以面对面聊天。而且,我们都是七老八十的老人了。可见,我们的“少年”与“暮年”生活,与韩愈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古今中外,每个人一生经历的这两个阶段,其时的心态与价值观的转变却大体相同。少年时期“乐新知”,是人生求学阶段,充满了激情与活力。而到了“衰暮”之年,常常想起那些一起同甘共苦的老同学。从“少年乐新知”到“衰暮思故友”的情感经历,反映了人生阅历的增长与情感的深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对已经走过七八十年人生的我们来说,深刻体会到了“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人生是一个不断前行又不断回望的过程。
我庆幸,我们班现在还有三十多人活跃在班群之中。疫情期间,我们借“腾讯会议”之现代宝地,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上聚会”。
人间真情都在我们班群!
更难忘谭令彬在疫情期间,第一时间为我老伴提供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方。
忘不了2024年5月底,我在美国得了“腹股沟疝气”,第一时间找杜嘉陵视频,他不仅给我普及了“疝气”病的常识,还让我联系郑永德,他详细讲了在武汉三医院微创手术治疗成功的全过程。
我于十一月十五日泽西市医院成功地做了“腹股沟疝气”微创手术。三个月来,身体已经恢复如初,感谢我的主刀医生和麻醉师!
(我的疝气微创手术主刀医生DR.BAYO)
2024年5月底,一天早上起来,突然感觉“腹股沟”处有一肿块,微疼且影响正常行走。原以为小毛病,过两天会自愈,不曾想后来越来越疼,且行走困难了。于是赶快去看急诊,医生诊断为“腹股沟疝气”,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并建议请家庭医生联系医院的专科医生做手术。
预约做手术的主刀医生DR.BAYO,在他的第四号诊疗室给我看病。护士给我量身高、测体重、量血压之后,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他笑容满面地走进了与我握手,自我介绍说他是我的主刀医生。详细了解了病情后,非常抱歉地表示他的手术病人已经预约到十一月了。初步决定11月中旬给我做手术。
11月15日,上午十点,被一位男护士推着我坐的轮椅到了观察室,那里面的女护士立即给我送来手术服、手术帽、还有医院专用的直接穿着走路的防滑袜子。把我脱下的衣服和鞋袜分别放到医院的塑料袋里,拿去存放起来。然后拿来一袋热的医用卫生纸巾,让我先用纸巾搽全身,然后再穿戴手术服,准备进手术室。此时,主刀医生和麻醉师先后来观察室看望我,握手后笑着说,我们马上就要帮你解除“麻烦“了,很快的!同时对我女儿说:“你现在可以回家了,下午二点以后,我们会电话通知你来接你爸爸回家。”然后,护士推着我去手术室。到手术室门口,按门铃后,开门的护士接过观察室的护理床,关门后推着我到手术台旁边。
我躺在病床上,环视手术室,大约有我们学校的教室那么大,还不能用“灯火通明”来形容,室内七八位医护人员在室内忙碌而不见“身影”,用不上”如影随形“,但看得清清楚楚。特别是那位身材高大的麻醉师一直在我的身边,他让站在手术台对面的两位护士,帮忙把我用被单从护理床上抬到手术台上。然后,那两位护士把我的双脚用“安全带”系在手术台上,又从手术台两边拔出两只手长的小平板,让我双手伸直,他们在我的左右手腕处分别系上“安全带”。我忽然想到,如果此时把我躺着的手术台竖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耶稣”被挂在十字架上了!一刹那想到而已,不敢亵渎我们的神!。
这时,麻醉师对我说:“一会儿护士给你注射麻药以后,只要我给你带上呼吸面罩,你醒来以后,最后的的记忆就只有这一点了。预祝你手术成功!”
大约两个小时后,我努力睁开了双眼,整个手术室,只见一位男医生亲切微笑着对我说:“您好!我是您的术后护理医生,你的手术非常成功,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就完成了,全程都有录像记录。你现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先请你说说感觉如何,可以吗?”
全麻手术,醒来如麻醉师所言,没有任何感觉,就像睡了一觉。然后我就问他,术后我要注意些什么?他详细解答了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问题之后,笑着说:“我们通知你女儿两点多钟来接你回家,先送您去观察室休息,有什么需要就对护士说啊!”观察室的女护士来接我,到了那里安顿好了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想尿尿。护士立即拿来一个塑料尿壶,让我躺在床上尿,我感觉是心理问题,从记事以来就没有躺在床上尿过尿,于是护士来把床摇起来,让我坐着尿,还是不行,最后,我站在床边,一下就尿出来了,真是畅快之极!
再躺上床,护士送来两小包饼干,一包里面只有两块;还有两小盒冰橙汁,还没等护士转过身,我就吃完了,还想吃。护士告诉我,刚做完手术,只能吃这么多。但她还是又给我送来一包饼干一盒橙汁。笑着说:“多喝水吧!”然后,把我的衣服拿来,帮我换下手术服,最后蹲下去帮我脱掉医院的那双袜子扔进垃圾桶了。
大约三点钟左右吧,我的女儿来接我回家。护士请她去拿带回家吃的消炎和止痛的药。消炎药和一种帮助融化肠胃里面粗纤维的药,就不说了。就说止痛药,有三小瓶,分别用英语注明“微疼”、“比较疼”、“很疼”(医生把人感觉到的疼,从0到10,分类,依次分别是0—3,4—7,8—10)。
女儿拿药回到观察室,护士把一瓶一瓶药给女儿讲清楚多长时间吃哪种药,然后给她一张详细文字的“冰箱贴”,请她回家贴在冰箱门上。然后告诉我们,过一会儿,有护士来用轮椅推他下楼,去医院门口坐车回家。
老伴在家已经炖好了排骨藕汤,那藕,是早上十点女儿回家时,去中国大华超市买的墨西哥产的新鲜莲藕。跟我们武汉这个季节的莲藕一样,炖好后,好粉好粉,入口即化。完全符合医嘱,尽量吃“软食”的要求。老伴最关心的还是术后感觉怎么样,我告诉她,现在有麻药在发挥作用,外面、里面的伤口都不疼。看看24小时后吧。不过,我相信主刀医生和他的团队的医疗水平,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之细致和周到;还特别相信自己强有力的自愈能力,我一定会很快好起来。
饭后半小时,我还感觉不到外面的微创伤口和里面的伤口有疼痛,哪怕一点点疼都没有。于是,决定不吃“止痛药”。只吃“消炎药”和“助消化的药”。
饭后,与老伴聊在医院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走进医院候诊室开始,不论是坐轮椅,还是躺在医疗床上,都有护士推我前行,女儿胸前挂着一张红色的“探视卡”,拿着我的病历等跟着护士,走过一道道由护士打开的自动门,一直到手术室那一层楼的“观察室”。护士把我交给了观察室的护士,那位护士,按程序完成了任务后,请我女儿回家等医院电话后再来接我。
不论是在医院走廊,还是候诊室,看不到病人家属为病人急急忙忙奔走,白墙上也没有贴大大的“静”字,但是静悄悄的,没有人大声喧哗。手术室那层楼的走廊和观察室,更加静悄悄。
我相信,在这样优良的医疗环境下,医护人员和病人的心情会变得放松、平静。医护人员更容易发挥医疗水平,病人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像我这样的“常见病“、”小手术“,当然就非常成功啊!
疝气手术完成一周后,主刀医生DR.BAYO电话通知我的女儿,让我们11月27日下午一点钟去医院复查。我们如约到DR.BAYO初诊的4号诊疗室,报到登记一会儿,护士先来称体重、量血压。过了一会儿,DR.BAYO进来笑眯眯地与我握手后问:“手术后感觉怎么样?”
我用双手的大拇指为他的精湛医术点赞,连连说:“非常成功!非常感谢你和你的团队,特别感谢你的麻醉师!从出院回家,到现在我都没有疼痛感觉,你们给的止痛药,一颗都没有吃!”DR.BAYO笑着说:“非常感谢你的夸奖!如果你能对我的病人说说就太好了!”我急忙打开手机给他看我写的博客文章《我在泽西市医疗中心做了疝气手术》。DR.BAYO笑着表示感谢,请我把文章发到他的网站上。
不由得想起范仲淹说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还有一个成语说”医者仁心“。都是说医生的崇高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其核心在于医生应具备仁爱之心,始终将患者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我在美国泽西市的医院,深刻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