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类对长寿的渴望一直都居高不下,长寿到底有哪些秘诀呢?
一、日本人虽然不怎么爱运动,人均寿命却高居全球第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各国人均寿命数据,日本人均寿命达到84.3岁,稳居全球第一,连续好几年都是最长寿的国家。
2024年7月2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发布的简易生命表中提到,2023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87.14岁,而男性则为81.09岁,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寿命都有明显延长。
而且,日本的百岁老人人数已经超过9万,按人口比例算,每10万人中就有72位百岁老人。与此同时,这些百岁老人的癌症发病率相对来说却非常低。
不过,作为一个在全球都享有盛誉的长寿国度,日本人却不太喜欢运动。2018年,《柳叶刀•全球健康》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被评为“全球最不爱运动的国家”之一,排在第11位,超过60%的人运动积极性都低于平均水平。
既然日本人如此不爱运动,那他们的寿命咋能一直高居全球之巅呢?相关调查显示,可能和以下七个因素脱不了关系。
头条是,饭量小且吃得慢。
日本人在吃饭的时候,桌上菜品可真不少,但每道菜的份量都挺小的。可不是说他们小气,而是这就是他们的饮食风格。再说,日本人吃东西的速度也慢,常常要花上十几分钟去细细品味。正是这种少吃慢嚼的习惯,才能更好地控制饮食,还能促进消化,避免肥胖等健康问题,真是个好习惯!
二、菜品虽然少,但种类丰富。
日本人的饮食特点就是种类多样,分量相对较少,然而却能够涵盖鱼、肉、豆、蔬菜、水果和米饭等各方面,确保每餐摄入的营养既多样又丰富,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第三,烹饪方面特别注重水煮料理。
日本人在做饭时,基本上不太用大火煸炒,更多的是吃生的或是蒸煮,讲究少盐、少油、少调味,所以日本料理就被称作“水料理”。这种简单的水煮料理可劲儿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同时清淡的做法也能避免吃太多油和盐,更健康啦。
第四,吃鱼的频率甚至比吃米都高。
日本的地理位置让他们的海产品特别丰富,确实是每顿饭都会有海鲜。比如说,像秋刀鱼、三文鱼这些海产品,里面含有不少氨基酸和牛磺酸。常吃这些,对降低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都是有好处的。
能走就别坐车。
虽然日本人不太热衷运动,但平时能站着就不坐着,能走路也绝对不站着。在日本,很多人喜欢步行或者骑车出门,这其实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呢。
第六,得强制自己管好体重。
早在2008年,日本的厚生劳动省就推出了“全体国民瘦腰计划”,还制定了法律规定:40到75岁的男性腰围不能超过85cm,女性则要控制在90cm以内。要是企业没把员工的腰围和体重管理好,那可得面临罚款哦!
第七,国民对健康的关注度挺高的。
日本人每年接受医疗咨询的次数在全球可是名列前茅的,平均每人一年咨询达14次。就是因为国民的健康意识很高,才能做到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降低了病痛带来的死亡风险。
图片
二、日本医疗全球第一,中国位居第64,有何差距?
大家都说,一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和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一点来看,日本人的长寿,确实得益于他们医疗水平的进步啊。
此前世卫组织就发布了一项关乎全球医疗的评估报告,报告中指出日本再次被评选为全球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中国则位列64。日本的医疗到底有有哪些优势?为何能长期霸榜医疗榜首呢?
医疗资源方面,日本可谓是相当丰厚呀!他们在医院、医生和医疗设备的配备上都让人刮目相看。每个地区都有不少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而且医生的数量也是相当可观,不少都是受过高等医学教育的。而且,日本的医疗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先进的设备更是让病人们得到了更好的诊断和治疗。这个资源配置,真是让人羡慕得紧!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每千人配备的医生和护士分别是2.59和2.94。而日本的医生数量与我们差不多,但护士的数量却达到11.49人,这个差距可真是显著!护士多了,护理质量自然能有更好的保障,病人也能享受到更全面、更贴心的照顾,整个医疗服务水平提升明显,你说这些不让人心动吗?
日本的医学教育那是相当严谨的,基础医学课程和技能培训的质量都非常高。他们的本科课程都要上六年,再加上两年的强制实习,才能够报名考大学院或者开始从医。如果想正式入职,还得完成研修医培训,真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没那么简单啊!
日本的医疗设施那真是丰富得很,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又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条件。就拿设备来说吧,差不多每万人有101.3台CT,55.2台MRI,而咱们国家每百万才有22.6台CT和9.7台MRI。再说说病床数量,日本每千人就有13.1张病床,而咱这儿是6.3张,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医疗水平嘛,咱们来看看这方面的对比。日本的医疗技术那真是相当成熟,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治疗手段也多样化。跟我国相比,日本的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更为精细,特别是在一些高难度手术上。而且,日本的医院管理制度也很规范,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享受的服务体验非常好。这些都让他们的医疗水平一直处于国际前列。因此,在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这几块,日本的表现都相当亮眼!
咱们以胃癌的治疗来看看,2014到2015年,日本的胃癌五年生存率是70.2%。这成绩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再往前捯饬,2011年,日本的胃癌十年生存率已经可以到56.8%。这样一算,超过一半的胃癌患者能活过十年,确实让人佩服呀!这种生存率不仅说明了医疗技术先进,还体现了医生的精湛医术和病人积极的治疗态度。真是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虽然日本胃癌发病率高,但得益于早期筛查技术的推广,患者能及时发现病情。加上那些高水平的手术治疗技术,患者的治愈率也大幅提升了。这种早发现、早治疗的方式,真是给了患者们一线希望,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战胜疾病。
医疗福利这一块儿,主要指的是国家或机构为居民提供的医疗保障和服务。咱们老百姓在看病时能够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报销医疗费用、提供免费或低价的诊疗服务等。这样一来,大家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也能减轻经济负担,让人心里踏实。不过,不同地区的医疗福利政策可是不太一样,有的地方可能福利丰厚,有的地方就稍逊一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日本的医药分离制度可真是严格,医院是不卖药的,患者得跑到外面的药房去买药。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避免医生为了赚钱而开贵药,算是一种对患者的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患者在看病时,医生也能更加专注于诊疗,而不用考虑药品的盈利问题,反正这制度执行得挺到位的,让不少人感到放心。
OECD的数据表明,2021年日本个人医疗自付比例为14.4%。这说明了日本的医疗体系确实在努力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没事儿就能让大家少花点钱,看病变得不那么心疼了。这么一来,患者们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心理负担也随之减轻,真是大伙儿的福音啊!
同时呢,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搞那种先看病再付钱的医保制度。患者看病只需自付30%费用,7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是只要付10%。说到这儿,还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那就是如果日本人每个月自费医疗超过8万日元(差不多4800人民币),超出部分政府就给全包了。这么好的政策,谁不乐意呢?
医疗资源的分配这事儿,绝对是个重要的话题。各地医院、诊所的数量、设备条件还有医护人员的水平差异,都在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你看,有的地方医院人满为患,有的地方却冷冷清清,真是“有钱难买”的局面。此外,偏远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很多人看病都得跑到大城市,费时又费力。为了改善这个问题,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开始推行一些新措施,尽量让资源分配更公平,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日本的就医流程真的是挺成熟的,患者看病得提前预约,不预约的话基本上看不着医生。而且,医生也不用加班去接待那些没预约的患者,这样一来,患者和医生的时间都能更好地安排。你知道吗?日本的医生还可以在好几家医院同时工作,甚至开自己的诊所。更牛的是,医生的手术量不会和患者的手术数或者门诊病人数挂钩,真是让人省心,这样才能有效避免过度医疗的问题。
要是小诊所处理不了的情况,医生会直接帮忙联系转诊到大医院,整个流程非常顺畅。在日本,医疗资源分配得可是相当合理的,让患者能更快地得到所需的帮助。
日本虽然只是个小国,但有些地方真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咱们得照着学起来。在医疗上,还得结合咱们中国的国情,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医疗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医疗发展。
作者:华人精英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