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受教育的经历,尤其是人才教育,包括各种专业知识,是我们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教育还离不开艺术和哲学,进而扩展到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美是一种力量,一种真理。美本身没有什么利益和目的,但就是这种无功利性行为,恰好又能帮助我们超越现状,摆脱欲望当下的控制和个人的利害得失,同时又化解了人生的种种痛苦和无聊。“美的作品犹如微风,带着清爽的空气洋溢于耳目之中,它使人自动而不知不觉地模仿理性之美,并与它协调无间。长期的模仿,会陶铸一个人的习惯与本性,以及他的体态、声音、思想皆是如此。” 艺术家是教育者,虽然他并不一定要站在讲台前,但是艺术家的教化功能就像哲学家一样。对于年轻人而言,良好的艺术可以帮助他们在理性成熟之前,从艺术的角度引发正确的感受,由正确的事物获得快乐。对老年人来说,艺术可以帮助他们得到松弛和休息,由此恢复身心而重新获得活力。当今社会,如果我们能够对审美的追求更重视更全面的话,生命的维度和深度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扩展和延伸。恰是看以无用的美润物无声般地滋润着我们的身体和精神。
我们通过欣赏艺术品,抑或优美的旋律,慢慢消除自我而融入到群体之中。去除平日的束缚,去除自我的界限,返回到原始生命的整体之中。而我们生命的初心,也会在此时此刻渐渐回归呈现。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最被哲学家尼采所推崇:“没有音乐,人生将是一种错误”,黑格尔更是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推到了另一个高度:“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算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完全倾倒,才可以完全称作是人”。音乐本身,甚至可以做为一种信仰,因为它直戳心灵深处。
审美不是装腔作势,哗众取宠,更不是用来附庸风雅的工具。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光顾博物馆和音乐厅,它存在于若有若无步行道中的桂花香,白尾鹿清澈透亮的眼神里,可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与美共游,久而久之,会帮助我们消解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进而心胸也随着天地、四时和万物而变得无比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