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行摩洛哥(1)

从纽约到阿姆斯特丹转机,经过十二小时后,踏进摩洛哥(Morocco),从机场到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超过一小时车程,让时差罩着而昏昏欲睡恐怕错失不少景观。



P1



P2



P3

这是一座不因经济,军事,或政治地位却是因一部电影而扬名于世的城市。40多年前学校的视听中心不时会找到一些翻录了无数遍的外国电影录像带,然后弄上个很有诱惑力“内部电影”的小告示招揽观众。我就是那时花了两毛钱买张票挤在人群里站着看完《卡萨布兰卡》(也有译为“北非谍影”)。那些模糊的图像和听不太明白的英语对话并没有帮助我弄清人物情节的纠葛,但却对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那双含泪欲滴的有倾城感的眼睛印象深刻。也许在这个城市转悠一下会对那个电影有新的感受。

摩洛哥对中国护照免签,机场候机楼前拿着中文牌子接人和蹲着看手机的中国人不少。

这是第二次到非洲,这个国家并不像典型的非洲国家,人口中居多的柏柏尔人是深肤色的白种人。其实柏柏尔人的拉丁语源是野蛮人的蔑称,当事族裔倒是有量小非君子之风,坦然接受这个行之有年的名称。

近代史中,西班牙和法国在这里不同的区域经营多年,他们离开后,前宗主国的遗风并没有就此飘散。或许法国文化的雅致,慵懒和阴柔的风格更能为人接受,这种不动声色的潜移默化在摩洛哥现代社会生活刻下的鲜明痕迹之一就是法语是比英语和西班牙语更为通用。



P4



P5





P6

2月25日,填海而建的哈桑二世清真寺(P4-6),入选世界规模前三名的清真寺,卡萨布兰卡的名片之一。那些典型的精细对称的几何花纹确实让人赞叹。人们都期望找到信仰和来世,为了寄托这种追求,就能世世代代驱动资源的投入。在我去过的清真寺里,论壮观,在阿布扎比那个清真寺更令人赞叹;论历史沉淀,伊斯坦布尔的清真寺有更值得细品的韵味。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沿着海滨被“崇洋迷外”地称为“迈阿密大道”,就可以去到供人缅怀电影《卡萨布兰卡》主要场景的Rick’s Café(P10-13)。也服了开这店的那位美国人,在电影发行了几十年后却还看到商机,顺势开了这门面,而且仿旧如真。现在世界各地自願来踩坑的游客都要花心思预约,然后心满意足地把钱扔进收银机才认为自己真正到过了卡城。我也是俗人,像真的一样去电影的实景地,按预约在这家仿旧店里吃个午餐。有意思的是看见店里一个跑堂的相貌相当像男主角Rick。不过要是找到一像英格丽·褒曼的女员工,恐怕这咖啡店要请几个警察才能维持秩序。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离卡城近百公里的拉巴特(Rabat)是摩洛哥首都。这城在17世纪的大地震后残存的古迹是12世纪所遗留的哈桑清真寺和塔(P14-P16),欧达雅城堡(P17-19,Oudayad)。老城堡的一面可临海凭风眺望大西洋很有气势的拍岸巨浪。法国人挺有情调的,在为战争而备的城堡边还要建一花园(P20),城堡中重建的街道依稀可以看到希腊圣托里尼岛风貌。如果除去刻意模仿的成分,能看出地中海文明的脉络是相连的。

沿城堡中的小街看到几幅无名作者的画作(P23)可令人驻足,能品出几分毕加索之味。街边有大概$1一杯的鲜榨石榴汁,朋友说别买,有苍蝇在盘旋,细看其实是蜜蜂。只是口感不如土耳其那里的清甜顺口。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离开拉巴特,沿摩洛哥的西海岸向北,约两小时车程后到达艾西拉(Asilah,P24-31)。一座古寂小城,公元前八世纪腓尼基人建立的定居点,到今天仍然安静地偏居一隅。千年海潮依旧拍击着寂寞的城墙,除了墙上刷的新画和颜色(P27-28),这里好像已经波澜不起地度过了许多世纪。不过,有的翻新有点过火了。



P32

路过赫拉克勒斯穴(Hercules Caves)。有点奇怪,在一个穆斯林国家,用一个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命名一个洞穴,有点非主流的幽默感。付约$2门票进去看看,那里闻名的是一个被浪潮冲击出来的海蚀岩穴,在天空的衬托下现出形同非洲地图轮廓(P32)。细看那洞穴的顶部是刮上去的水泥,人为痕迹太明显了,世皆如此,不必太当真了。那洞穴命名让人回想起从前见识过一些乡亲们也有类似的雅癖,比方说给某石块冠一美名为“仙人指路”之类的,很有想象力。有一回在贵州的荔波的小溪边,山明水秀,那地应该和高老庄没什么关系,可有几个穿戏服的女主拦路推销“豬八戒背媳妇”情景体验,就是让有癖好的男人背一下。我一个朋友不合时宜地嘟囔了一句“就这模样?!”结果那久经江湖的猪八戒媳妇瞬间变为横眉立眼的母夜叉孙二娘,言语之间颇为煞风景。



P33



P34



P35



P36

离赫洞不远处的斯帕特尔角(Cape Spartel),非洲西北端点,大西洋和地中海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的入口。海角处踞于高岩之上的那座灯塔(P34)给人一种俊秀俏丽感。丽日蓝天下,不难看到海峡另一面的西班牙。据说,阳光角度适宜时,海面可呈碧蓝相间的一水界。有点失望没能看到这一景观,不过停车场边一头大野猪吱吱唔唔地走过来凑热闹(P36)。这主可不是等闲之辈,在非洲原野,狮豹都未必敢招惹它。我还是赶紧上车,找人烟稠密之处去投宿。

仁豆豆 发表评论于
这种猪很可怕,稱狼豬,会啃咬小孩。圖文並茂,謝謝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