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诗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内容简介:华人文坛独一无二的奇书,作者用半个世纪积累的日记和诗词,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密自己怎么从街头混混,自学成翻译;从卑微小工,折腾成华商;只有小学文凭的他又是怎样忝列蜚声中外的作家协会群体的。书中一些章节曾在网上试读,快人快语,自黑不怕丢丑,接地气,不少读者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留言和转发。

有读者情不自禁地来信 "我大学毕业后工作受挫,心灰意冷,看到严丁先生这么大岁数才开始自学,白手起家,顿时为自己的躺平羞愧,You Raise Me Up。"一诗词协会秘书长感动地说 "要将此书作为传家宝,用其考埸受挫和商场翻身的现身说法,激励我的儿孙。

国内作家刘海在成都日报上撰文说:

“严丁《穷则思变》的励志事迹,令人震动,给人力量,读之受益匪浅,感受多多。”

海外作家、欧华作协理事高关中,也在欧洲新报和华人文坛上发表了人物专访,评价颇高:

“《穷则思变》的创业史和《湖广填川四百年》的家族史,情节生动,感人至深。这两年来我一直在搜集欧洲华人作家的写作情况,如今见到严丁这沉甸甸的两本书,真是如获至宝。”

以海内外作家的视角作出的观察、评论更加深入,既有全面概况,又有重中之重的精华摘抄,特此转载,作为本书的序和跋,与文友分享,并鸣谢!



自学成才的“翻译、华商和作家”

高关中

在汉堡的一次华人聚餐会上,我有幸认识了旅居德国的严丁先生。得知我喜欢写作时,他幽默地自我介绍:“我也算个资深的老文艺青年,自小爱好文学写作,可惜为稻粱谋,误入‘商’途大半生,一事无成。”

我俩以文会友,共同语言越谈越多,一见如故,他不仅在德国经商多年,事业有成,还是《穷则思变》和《湖广填川四百年》两本书的作者。令人惊奇的是,严先生没有正规学历,只有小学文凭。他海外经商,著述,完全靠自学成才,其难度令人难以置信。在拼爹啃老盛行的今天,他白手起家的亲身经历给人启迪,对穷二代的寒门青年有很好的励志作用。

自学成才 出国打拼

在《穷则思变》这本书里,附有严丁的文友李蓉生给他写的小传,以古文形式,亦谐亦庄,生动有趣地概括了他自学成才白手起家的过程:

严君丁, 成都人也,祖籍湖北孝感,四百年前先辈辗转入川。居府河之畔,长在贫民小街,自小顽皮异常,大慈寺佛龛捉迷藏,糠市街字库寻经书,后来种种灵异奇迹,或源于此?家贫六兄妹,充饥一锅粥。小学遭民办挫折,中学遇工读坎坷,当小工,干苦活,三班运转,昼夜颠倒。自小就在起跑线上掉队,长大起点也低于常人,默默无闻,前途似乎黯然无光。

幸看破迷津,八方拜师,尚武学文,粗通文墨。有志不在年高,卑微偏敢攀登。习古文,练外语。泡书店,查术语,专攻科技英语,囤货居奇。

恰逢改革引进机遇,小工人挑技术翻译大梁。无文凭敢登大雅之堂,对外索赔谈判打先锋,为争国利。牛刀小试,初战告捷获殊誉,报刊扬名,众称自学成才。

再乘改革东风,漂洋过海,驰骋欧美商场。凭市井智慧,出怪招,玩刁牌,商战巧打无名拳,周旋于西洋商贾,得心应手,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汉堡法庭,胜诉刁钻外商;海外卜居,美景竟让老外羡慕;反客为主,置业倒收洋人房租。海外文坛,宣扬中华文化。汶川遭地震,在海外电视为家乡募捐;北京逢奥运,写《中华铁汉》为健儿鼓劲。字里行间,流露出拳拳赤子之心。

著述《湖广填川四百年》,追溯先辈创业之艰辛,不胜唏嘘;新作《穷则思变》,激励后代宏图之抒展,令人感怀。

耳顺之际归故里,聚好友,话当年,感慨万端。奇文共赏,集思广益,将吾辈经验感悟,汇成一书,以教后人。

若有裨益,善莫大焉。

这篇小传言简意赅,人生轨迹,一目了然。在此围绕这篇美文只做些说明和补充。

严丁1951年生于成都。他上学时被分到民办小学,条件极差,要自己带板凳,到居民大院上课,教材和师资都不具备。六年下来,连中学都考不上,被分到成都东门九眼桥一家厂办技校半工半读。校舍尚未建好,学校垮了,上学成了泡影,学业就此半途而废。

1969年起严丁被分配在厂里当了十年工人,他不甘沉沦,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坚持自学,初见成效,文学习作频频登上成都晚报和四川日报。但由于太偏科,高考难过数学关,他错失了考上大学的机会,这成了他耿耿难以忘怀的终生憾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为自修成人大学课程,他结识了一位学识渊博而又睿智的唐老师。一次,唐老师看了他一首七律习作后,称赞之余,正色告诫他:“习作不错,像模像样,尾韵和对仗都可以了。不过,古诗今后实用性不大,年轻人学写到这样程度就行了。你首要任务是要集中精力自修大学的相关课程,参加成人自考,尤其是外语和中文写作,这才是你今后人生打拼最急需的。”

良师益友的一番忠言,如醍醐灌顶,让严丁清醒意识到文学爱好不能痴迷于高深的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要学闯当今社会的本领,哪怕学个职场适用的敲门砖也行。

改革开放后,他预感单位今后会稀缺翻译人才,便经常利用工余时间,跑到有外宾散步的锦江河边,在英语角(EnglishCorner)里苦练外语。功夫不负有心人,1979年他被工厂破格提拔,以工代干,到资料室翻译科技资料,成了单位的新闻人物。后来他多次当翻译带团到欧美,洽谈技术引进项目,业务能力提高很快。1985年又一鸣惊人,通过外贸干部招考,调入省上的进出口公司,从事进出口业务。1990年严丁来德国开公司经商,如今侨居在汉堡。

纪实文学《穷则思变》

记述了严丁人生奋斗的心路历程。从小学生到翻译,从小工到华商,严丁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他调侃说,自己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翻译和华商,这辈子唯一正规的“文凭”是德国驾校考的驾照。

严丁深知,写作能力不是天生的,却是现代生存竞争中必须的,为了在经商和文学创作中练出“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他坚持写日记,四十年积累了几十本,这些珍贵的资料,成了他写书的百宝箱。

有时为生活奔波,无暇写日记,便用感怀诗词来记录人生。如十字概括前半生:穷饿寒烦苦、甜裕顺闲谦。

在人生重大转折时,还会浓墨重彩地写具有代表性的一天:“ 青工自学苦”、“海外创业难”、“德国置业喜”,“高处不胜寒”。这些诗文,既精练又清晰,生动地记载了他人生奋斗的悲欢离合,失败与成功。

为了给自己六十岁生日准备个大礼,他将生意交与儿子打点,自己淡出商界,重温文学梦,开始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他深居简出,用了一年多时间,居然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汇编整理成了纪实文学作品《穷则思变》。

四川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石老师见到书稿后,决定采用,她感叹道:“书稿一定要像严丁老师书稿一样,让人阅读有亲切感和感染力,或者有震撼力才行哦。”

撰写家族史《湖广填川四百年》

《穷则思变》一炮走红,促使严丁再接再厉,加快完成家族史《湖广填川四百年》的写作。

严丁认为,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传记很多,却很难见到平民百姓家族的传记。没有老百姓的历史,像有枝无叶的树,是不完整和有遗憾的。为此,严丁废寝忘食地写出了二十来万字的家族寻根史《湖广填川四百年》,2016年脱稿付梓,全书240多页。

这本书记述了严家列祖列宗四百年来的耕读生活,像记录一颗独苗怎样成长为叶枝繁茂的大树,史料弥足珍贵;而且他的描写栩栩如生,富于文学价值。这样的家族史书在整个中国也不多见。因为写这样的书,一要有史料,二要有文学功底,缺一不可。由于文革破四旧,很多家谱族谱被毁掉,如今的作家即使有这样的愿望,也难做“无米之炊”。

这两本书,《穷则思变》的创业史和《湖广填川四百年》的家族史,情节生动,感人至深。这两年来我一直在搜集欧洲华人作家的写作情况,如今见到严丁这沉甸甸的两本书,真是如获至宝。

成功的大门,只为意志坚强者开启,严丁先生自学成才终于成了正果。他对文学的执著令人感动,对家族历史的责任感,值得钦佩。我采访后深受感动,特此写下这篇访问记。

高关中,德华作家、欧华作家协会理事,作品以东西方文化介绍、列国风土、游记、人物传记、新闻报道、杂文为主。到过100多个国家,博客点击超过百万,正式出版有20多本书,总计问世著述约500万字。



书作者简介:严丁、海客,是严明礼的笔名,1951年生,川籍旅德华侨。上世纪九十年代,漂洋过海,异乡为客,白手起家,小工奋斗成华商,无师自通,白丁修炼成作者。系欧美两地华文作协会员,出版和付梓的书有创业励志的《穷则思变》,去国怀乡的《海客诗语》,家族寻根的《湖广填川四百年》,巴蜀民俗的《老成都街巷唱词》。

《海客诗语》在巴诺书店上发行

《海客诗语》在Books-A-Million上发行

《海客诗语》也随着亚马逊在全球发行

购买此书请关注下面链接或亚马逊搜索书名:

http://www.dwpcbooks.com/product/html/?700.html

点击下面链接可阅读本书更多精彩内容:

http://www.dixiewpublishing.com/doc/preview6920.pdf#toolbar=0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诺书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