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亚圣孟轲说:食色,性也;还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也许熊掌味道就那样,但鱼味千差万别。可能有比让人拚死吃的河豚更美味的鱼且没毒。所以,是否要舍鱼而取熊掌,没那么简单,连科学逻辑都无法给出结论。需要生命逻辑和社会逻辑。
苏东坡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也觉得比不上前人: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三国时代汉文明已是强弩之末,周瑜、诸葛亮不超出勾践、范蠡、文种的水准。
春秋以越吞吴结束,战国以秦灭六国告终。而现在需要超越复活节岛出现过的困境。先看看伟大的开创时代历史。
到孟轲时,孔儒已经衰落,天下非杨即墨。杨朱体系其实基于本我,墨家体系基于某种超我,超我有很多不同类型。而孟轲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跟杨、墨竞争。还有法家、各种道家、佛教、基督教、共产主义、自由竞争等等。儒家的亲疏远近伦理观接近The Selfish Gene理论,基于自我。而前文讲过:The Selfish Gene不但不公正,而且对未来无知。
从本我、自我、超我的灵魂结构着手,才能找出这种种理论模式的逻辑关系。计算机和语言模型当然不行。
所以,还是走正道,好好研究科学逻辑、生命逻辑、社会逻辑吧。Individualism和fair play需要新的逻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