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纸钱烧的是文化还是智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忙祭坟。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的香烛纸钱摊位就开始热闹起来,还有专门的电商平台推出高端定制冥币业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烧送专属的纸房子、纸车子、纸手机、纸电脑,乃至——纸股票、纸信用卡,甚至还有阴间房地产冥府VIP会籍!在一片市场经济的热潮中,连鬼都不能免俗,要讲究资产配置、金融理财,让先人拥有灵界社会地位

最早的陪葬制度,源自殷商时期,那时候贵族死了,得用真人殉葬,给他们当阴间仆人。后来发现这样太浪费人力资源,活人死了不能再干活,国家损失太大,于是换成了陶俑、金银财宝,让死者在地府继续享受生前的奢华生活。可是这带来了一个大问题——盗墓贼太猖狂!刚埋进去的金银财宝,第二天就被刨出来偷走,甚至连死者的棺材板都不放过。

于是,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纸钱。反正活人也不是真的要去阴间消费,那干脆烧个幽灵版的钱,让祖宗安心花销。至于到底能不能花,只有天知地知了。

如果说古代烧纸钱是出于防盗墓需求,那现代人烧纸房子”“纸手机”“纸跑车又是为了啥?难道是死了之后还要用iPhone、住豪宅、开法拉利?答案很简单,是商家发现了情感消费的金矿。



现代人的生死观越来越模糊,很多人即便信科学,也抵挡不住对亡者的思念。于是,商家们看准了这点,大肆开发各种烧纸套餐。比如,基础版:传统纸钱 + 元宝 —— 适合普通百姓,价格亲民,能够保证死者在阴间基本温饱;进阶版:纸房子 + 纸车子 —— 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确保祖宗在地府有车有房;豪华版:阴间信用卡 + 冥府贵宾套餐 —— 适合孝心爆棚的子孙,让祖宗在鬼界可以提前退休,享受尊贵服务;至尊版:定制阴间产业链 —— 适合那些在世间身家过亿、死后也不想掉价的家庭,阴间商会会长、地府上市公司股东、幽冥界地产大亨等身份随便挑选!

看到这里,你是否感受到了一股浓烈的智商税气息?

既然商家炒作阴间消费,那我们不妨假设真的有个冥界市场,并看看阴间经济学到底有多荒诞。从货币体系来看,烧得越多,市场流通的钱就越多,通货膨胀就越严重。地府的钱会不会贬值?如果所有鬼都用纸币,那冥府是不是也要统一货币,发行中央银行幽灵币来维持物价稳定?

如果有的家庭每年烧千万冥币,有的家庭烧几张糊弄事,地府会不会也搞贫富差距?那些拿不到钱的孤魂野鬼是不是得去地府讨饭?既然活人已经烧出了纸手机、纸电脑,那鬼界是不是也有自己的科技公司?冥府是不是还得有个鬼版华为或者幽灵特斯拉

如果真有冥界市场,那可能会出现一个很尴尬的情况:地府商业繁荣得不行,凡间子孙却还在努力搬砖供奉,等于活人给鬼打工!

很多人会说:烧纸钱是孝顺,是对祖先的思念,不能随便批评。可是问题在于,真正的孝顺,应该是在世时对长辈好,而不是人死后烧几堆纸糊弄事。古代人烧纸,至少是出于风俗习惯,但现代人已经知道这些东西毫无科学依据,还要不假思索地往火堆里投冥币,不惜花几千块钱定制高端烧纸,这已经不叫孝顺,而是彻头彻尾的智商税了。

与其花几千块钱买纸房子,不如在父母健在时给他们买套真正的房子。与其烧冥币给亡者买阴间豪车,不如生前多给他们买点好吃的、多陪伴他们聊天。与其把情感寄托在一堆燃烧的纸片上,不如真正为家人创造美好的回忆。

烧纸钱的风俗,说到底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合谋的产物。它本质上是一场情感收割,利用人们对亡者的思念,巧妙地制造了一场消费骗局。所以,下次如果有人再劝你清明节多烧点纸钱给祖宗,你可以笑着告诉他:我祖宗没在鬼界炒房,他们生前过得很好,不需要这笔遗产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发表评论于
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