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到底是如何变穷的,兼谈贸易战(原创)

美国变穷主要体现在不断增加的national debt上。

下面“附表一”是从investopedia上copy过来的。2008金融危机FED开始实行QE,但如果你仔细看,其实2008以来债务的增速其实并不是特别大,每年增加约1万亿。主要的债务问题其实是从2020年covid开始的,当年就增加了4.2万亿,接下来的2021年增加了1.5万亿,所以疫情带来的债务总共为5.7万亿,很惊人!这5.7万亿从哪儿来的?结合下面的FED balance sheet(附表二)来看,2020-2022年FED的资产负债表多了5万亿,说明FED印的钱只有0.7万亿被真正的买家买走了,剩下的都是美国自弹自唱,左口袋出右口袋进。

美国财政部发债,美联储印钱买,贫穷的种子在新冠疫情的2020年埋下了。

2023,2024因为通胀美联储连续升息,导致了国债利息大幅增加,这两年每年债务增加2万亿,越来越多,发新债还旧债的游戏不好玩了。

国家这么多债务,于是穷了,担不起世界警察的职务了。

川普上台,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一大堆债务,他必须从两方面下手,开源+节流:

开源,钱从哪儿来?

可以加税,但是一说加税谁都不高兴,没有支持者,那就加关税呗,说起来好听一点,貌似别的国家买单,其实实质上还是美国消费者买单,换个说法而已,大家都心甘情愿掏钱,:)

长期开源可以从制造业回归上来,工厂多了,工人就业机会多了,收的税就会多了。这是川普描绘的愿景,至于实际上能不能达到这个期望值,unknown,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节流,哪儿可以cut?

马斯克搞的DOGE目的是节流。

还有一个更有野心的节流方法,就是通过极限施压世界各国逼迫他们把美国国债变成永续长债(无息,不能交易),同时对国债利息征税。这个在这篇文章里面有解释:川普关税战不只关税战:MAGA经济学家的41页蓝图。下面摘录几段:

     “被委任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哈佛经济学博士Stephen Miran。Miran去年11月发表了题为《重组全球贸易系统的用户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的41页文章,其中提出关税、货币政策的惊人主张。”

     “在此,Miran就认为关税只是起手式,关税战开打之后,关税就会变成一种谈判筹码,配合美国对于盟友的安全保护伞,用来施压他国接受类似《广场协议》的所谓“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d),让它们透过多边协调的形式提高自身货币对美元的汇价。”

     “但为了避免这些国家出售美元抬高自身货币汇价的同时导致美国息率上升之类的问题,Miran认为在这些国家出售美元的同时,它们应该接受把手头上的短期美国国债转换成长期国债,当中可能包括永续债券,这样就可以压低长期息率,减低短期国债的供应(从而减低货币供应及其造成的通胀压力),也同时减轻美国政府融资的成本。”

所以我认为川总在下的大棋不仅仅是制造业回流,还需要解决国债的问题。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猜想哈,毕竟川总正式提出来之前所有的猜想都仅仅是猜想。

基于以上开源+节流模式,川总的贸易战肯定是要打下去的,否则无法面对他的选民。铁锈地带的红脖子们殷切希望他带回制造业,带回就业机会。川总选的助手万斯本就是从那里来的,自带使命。万斯出版过一本书叫《乡下人的悲歌》,深刻展示了美国底层白人的生活和心态;川普本人从40年前就认为美国被其他国家占便宜,他上台第一件事就是STOP这种不对等的关税。

贸易战开弓没有回头箭,对国际关系造成的damage has been done,不可能roll back了。

附表一:

2007 $9,008 Banks crisis
2008 $10,025 Bank bailouts; quantitative easing (QE)
2009 $11,910 Bailout cost $250 billion;?American Recovery and Reinvestment Act (ARRA) added $242 billion
2010 $13,562 ARRA added $400B; payroll tax holiday ended; Obama tax cuts; Affordable Care Act; Simpson-Bowles debt reduction plan
2011 $14,790 Debt crisis, recession, and tax cuts reduced revenue
2012 $16,066 Fiscal cliff
2013 $16,738 Sequester; government shutdown
2014 $17,824 QE ended; debt ceiling crisis
2015 $18,151 Oil prices fell
2016 $19,573 Brexit
2017 $20,245 Congress raised the debt ceiling
2018 $21,516 Trump tax cuts
2019 $22,719 Trade wars
2020 $26,945 COVID-19?and recession
2021 $28,428 COVID-19 and American Rescue Plan Act
2022 $30,928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2023 $33,167 Rising interest rates
2024 $35,464 Credit rating downgrade


附表二:



smithmaella 发表评论于
京妞儿对关税、贸易的理解好像有点脑袋简单,可比小学生
有点可惜 发表评论于
就是,闷头干,爱谁谁,反正是个死,独死死不如众死死 呵呵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中美不就是对等关税么? 你 34%, 我也 34%。呵呵,
大号蚂蚁 发表评论于
不要简单理解制造业回流就是回流美国,回流到和美国关税对等地区就可以。一来美国可以控制,二来贸易平衡,等于换成美国其他行业的就业。
全球化在次贷危机就已经完了。各国都是在举债放水假发展。奥巴马时期举债放水仅次于拜登时期。当然你可以说是小布什次贷危机的烂摊子。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有道理。 美国股市的很大一部分组成是美国国债, 美国国内的大企业也吸收了相当大的部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