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茵梦湖到黑森林人在她乡之爱的朝圣 知道施托姆是个很偶然的机会, 小学毕业的时候母亲送给我一本书.*西方著名短篇小说选* 到了高中才认真去翻看, 因为那时狂热的喜欢卡门的旋律, 却又不知道原著倒底是什么东西. 施托姆的茵梦湖就是在那个时候读到的. 我还依稀记的编者所加的注解: 本文通过描写主人公莱茵哈德纯真却又无可奈何的爱情,反映了德国小资产阶级在社会变革时期的无奈和软弱, 文章在五四时期传入我国,也为广大青年所喜爱, 文章对爱情和乡情的描写如同春风拂过了青年人的心灵. 我不知道那位编者是如何知道五四时期的青年看完这本小说后是如浴春风的. 我当时就被这篇小说深深的吸引,对主人公莱茵哈德和伊丽沙白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卡门和唐何塞. 那应该是个婉越派的故事, 但是作者以主人公回忆的方式一路平铺而来, 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 也没有故意的大开大嗑. 没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孤愤, 也没有怎敌他晚来风急的凄凉. 一个青年人和他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能结合,只因为姑娘的母亲先将她许了别人,原因如此简单,以之于在整个故事情节里没有矛盾出现. 青年人远走他乡,再回故乡时也依然可以去拜访曾经的故人….他们甚至连恋爱的关系都没有明确过. 姑娘自然是嫁的并不如意, 但是婚姻就是那么平淡的一件事情, 莱茵哈德再再次来到如同圣地般的茵梦湖—过往岁月的见证.如同朝圣般的下到湖中,见到了睡莲, 就悄然离去,再也没有和伊丽沙白见过面. 文章的结尾也以极其舒缓的语气,以暮年的莱茵哈德默默的如同往常一样独自走回房中结束了 那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刻骨铭心: 我曾经和睡莲很熟, 不过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如果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一见如故或是一见倾心的东西, 那末前身肯定是会有些缘分的. 这句话所描绘的境界在我今后的人生中,时时都会涌现出来, 以之于我都不太畏惧时间的流逝了. 怕什么. 我总是可以说: 我曾经和…很熟, 不过那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不仅是男欢女爱, 兄弟情深, 也可以是一座山, 一汪泉水, 一片森林…….. 茵梦湖毕竟是个爱情的故事, 但是书中用很多笔墨描写了德国的森林,草地, 酒馆,学生聚会等等与爱情并不相关联的东西. 大约就是德国人那种默默的烘托, 无色的渲染. 那本小说集里还有许多法式的爱情, 即便不是都市里的鲜香浓艳, 也会是山村里的腾挪叠荡, 那是有笑,哭, 激情, 放纵的爱. 我总觉得, 没有茵梦湖来的有韵味, 有余香. 到德国后,到处寻找茵梦湖, 故事发生大约是在德国中北部,可惜我从来就没有发现过茵梦湖,倒是在瑞士的小山村,有一个地方叫茵梦湖.相去太远. 然而我却发现山水不一样, 爱情也不一样的. 比如说: 这德国河谷的葡萄园和法国香宾区, 波尔图的葡萄园就是不一样, 德国人的看不到气势,看不到激情, 是山沟沟,小斜坡的心血结晶, 法国人的看不到精致,看不到艰辛,是满山遍野吹过的季候风. 但我还是在德国发现了与茵梦湖一样的情节. 相对于施托姆默默无闻, 赫塞就是名满天下了. 他得过诺贝尔奖, 我最喜欢的, 是他27岁那年写下的乡愁. 27年前, 赫塞出生在黑森林里的小镇卡尔夫, 14岁的时候到离卡厄斯鲁厄不远的毛儿不隆神学校学习, 15岁因为精神上的痛苦休学, 然后到黑森林各地的书店做学徒, 18岁在图宾根其间开始写作.27岁发表了 乡愁. 乡愁是译者起的名字. 德文原版的书名是 PETER CAMENZIND. 一个德国人普通的名字, 皮特就是赫塞自己. 他以皮特的化身来讲述故乡:黑森林的美丽. 从一个孩子眼中看到的如同武士一样英勇的岩石,牧草地, 斜坡, 湖水, 村落, 玩伴, 老人, 父母, 亲人…. 从一个少年眼中看到的如同图画一样美丽的少女, 专门为少女开放的石兰花, 还有远行时可以畅饮的啤酒,香宾, 杏果酿出的烧酒, 和骑士一样的人才可以喝的苦艾酒… 从一个青年眼中看到的无法抗拒的疾病,艰辛,亲人,朋友的永别,生活种最美好时光的流逝….. 到书的结尾 27 岁的皮特座在写字台前想起比他的作品更珍贵的是他那值得怀念的人生, 包括窈窕的邻家女, 可怜的小男孩以即一切相关人物的人生,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却无法从脑海里消失. 我最喜欢他写的黑森林的岩石,风和瀑布: 风云告急的早春之夜, 气势汹汹的干燥热风在岩石头顶呼啸而过, 岩壁的腹侧布满斑斑的伤痕, 清澈的瀑布从那里冲下时,每一块岩石都展开搏斗, 在那样的夜晚, 岩石总是抵抗到底, 每当受伤时,就发出愤怒恐怖的吼声, 那凄粝的叫声,一直到很远的山谷里还断断续续的回荡着. 黑森林也是一中境界, 我常想黑森林里那末多湖,如果有一个湖叫茵梦湖该多好. 茵梦湖也是译者的写法, 她的德语原文是: IMMERSEE, 也可以译成永远的湖或是永久的湖. 我亲爱的朋友们啊, 不管是甜蜜还是痛苦过, 你们有没有勇气. 在青春还在的时候, 下到湖里, 触摸睡莲, 做一次爱的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