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1958年蒙冤始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粟裕1958年蒙冤始末

《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侗枫


根据毛泽东卫士李银桥同志回忆,在1955年授军衔时,毛泽东说: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让1945年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让了华东军区司令员,现在又让元帅衔。比起那些闹着要跳楼的人,强千百倍么!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有两条。
其中一大罪状是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陈毅与粟裕之间,确实有过分歧。那是在解放战争初,研究在何处歼敌的问题,充其量是工作分歧。当陈毅知道党中央、毛泽东已经批准了粟裕关于在内线先打几个胜仗后再行西进的意见后,便改变了态度,与张鼎丞、邓子恢一样,全力支持粟裕。从而取得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这个极其辉煌的伟大胜利。
粟裕与聂荣臻共事时间甚短,惟一出现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聂任代总长期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主席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提出的要求每半个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按照聂代总长的意见办理。没想到毛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提出了批评。为此聂荣臻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毛泽东在他的检讨上作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下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彭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7月得到政治局会议的批准,彭德怀很快走马上任。195410月粟裕任总参谋长。
成立国防部后,各总部仍直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但彭任国防部长后,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而哪些要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布,哪些不用,又没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本身下发的命令、文电,就常因署名问题而受到指责。鉴于这种情况,粟裕要求明确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职责,以便今后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1955316日,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意见,责成总参起草国防部与总参职责条例。但总参一连五易其稿,均未能获得通过。平时,粟裕在上报文件写上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彭就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如果不写而直接上报,彭又说:怎么,又想越级告状?!
粟裕的第二大罪状就是1957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扩大会组织者认为粟裕是告洋状。后上升为里通外国
军委扩大会于1958722日结束。粟裕近二个月的日批夜斗也就告一段落了。8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随即,有领导找粟裕谈话,调他去军事科学院任职,可以搞点科研,但不要接触部队。
从此,粟裕开始了既不能接触部队,又必须搞好军事科研的岁月。一次,在冰雪北疆进行一项重要课题调研,粟裕不敢住在部队,而住在牡丹江地委招待所。凡涉及重大问题,不是地委书记胡立教在场,就由牡丹江市委书记李友林陪同。其处境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历史有时也会给人们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上,主持会议,坚决主张把粟裕斗倒斗臭的彭德怀元帅,在正好一年之后的庐山会议上,坐上了被批斗的位子,被定为反党集团的首脑
粟裕也出席了庐山会议。一些老战友一再建议粟裕借这个机会,把1958年的事提一提。你不便说,由我们来说。粟裕回答:我不愿在彭德怀受批判的时候提自己的问题。我决不利用党内政治风浪的起伏。我相信我几十年的革命实践足够证明自己。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处理历史遗留下来的冤假错案。邓小平明确讲:要了结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这桩公案。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此事一直拖了下来。
1983
年,胡耀邦总书记又进一步作了为粟裕平反的批示。但直到粟裕在蒙冤二十六年后离开人世,仍没能等到组织上为他正式平反。直到1994122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发表了刘华清、张震共同署名的文章《追忆粟裕》,明确指出:“1958年,粟裕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是历史上的一个失误。这个看法,也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意见。

 

粟裕蒙冤始末

 

    粟裕戎马一生,究竟让了多少次司令,谁也说不清。据钟期光前辈回忆:我们这些人几十年来,一直是在粟司令率领下,在枪林弹雨中进行战斗的。只记得粟司令讲:共产党员,只争工作、不争职务,只争重担、不争荣誉;只记得粟司令说,顾全大局,这个大局,不是一军一地,而是全党全军。只记得每与兄弟部队合并一次,我们又要回到副职,从副职干起。谁知道就因为如此,在解放以后,定职级、授军衔时,我们这些人又跟着粟司令吃了亏了,吃了大亏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有两条:

   
一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说粟裕是反党反领导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原因是与陈毅、聂荣臻和彭德怀三位领导都搞不好
   
会议组织者称粟裕是饶漱石的帮凶,1943年在淮南黄花塘批斗陈毅,赶走陈毅。事实上,当时粟裕根本就不在黄花塘,由于苏南地区在反清乡斗争中吃了亏,日伪便能集中全力扑向粟裕所领导的苏中地区。因此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在1942年到1943年间,苏中军民与日伪打仗有一千余次,平均一天要打三仗。粟裕是在取得反清乡斗争胜利之后,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刘炎同志时,才知道黄花塘曾发生一场整陈毅事件。但是,扩大会议的组织者仍不放过粟裕,认为粟在前方,屡打胜仗,给饶漱石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批斗陈毅的环境间接地支持了饶漱石。
   
不错,陈粟之间,确实有过分歧。那是在解放战争初,研究在何处歼敌的问题,充其量是工作分歧。当陈毅知道党中央、毛泽东已经批准了粟裕关于在内线先打几个胜仗后再行西进的意见后,便改变了态度,与张鼎丞、邓子恢一样,全力支持粟裕。从而取得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这个极其辉煌的伟大胜利。
   
后来,华中军区与山东军区合并为华东军区。陈毅任司令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中央军委、毛泽东二度电示:在陈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与此同时,陈毅致电中央:今后集结张(鼎丞)、邓(子恢)、粟(裕)在一起,军事上多由粟下决心,定可改变局面。从此,陈粟之间,互相尊重,配合默契,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陈毅自井冈山红军时期至建国后的1956年对粟裕的赞扬是很多的。如陈毅在1947年8月6日给中央的电报称:我认为我党二十多年来创造杰出的军事家并不多。最近粟裕、陈赓等先后脱颖而出,前程远大,将与彭(德怀)、刘(伯承)、林(彪)并肩前进,这是我党与人民的伟大收获。
   
粟裕与聂荣臻共事时间甚短,惟一出现的一次误会,是发生在聂任代总长期间。当时聂荣臻担心毛泽东事情太多、太忙,认为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主席那里去,因此要求军队方面的报告,都要经他批阅后,再根据情况看是否有必要上报。过去一向按毛泽东提出的要求每半个月报告一次的粟裕,自然也必须照聂代总长的意见办理。没想到毛对军队系统的报告减少格外关注,在1952年夏提出了批评。 (上)

 

粟裕蒙冤始末

 

    为此聂荣臻不得不写报告向毛泽东作了检讨。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也向毛泽东作了书面检讨。没想到毛泽东不仅在他的检讨上作了批示,表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肯定了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同时对聂荣臻又作了批评。他还特地把这个批示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传阅,这就引起了聂荣臻的很大误会。
   
后来,聂粟之间的误会有无消除,社会上也有一些传闻,但无可靠史料依据,委实不敢说。
   
彭德怀从朝鲜战场下来以后,周恩来即提名彭接替他主持军委工作,1952年7月得到政治局会议的批准。彭德怀很快走马上任,并立即提名调自己的老部下黄克诚担任副总参谋长。于是,黄克诚成了彭德怀抓军事和总参工作的主要日常助手。虽然粟裕于1954年10月任总参谋长,但黄克诚同时被任命为军委秘书长,实际上全面主持军委和总参的日常工作。不难看出,彭德怀对粟裕这个总参谋长也是信不过的。一方面彭德怀信不过粟裕,另一方面粟裕为人又一向坚持原则,不事迎合,在自认为正确的问题上,常常是毫不退让,据理力争,加上他们之间对未来战争的认识和战争准备上看法的某些不同,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两人之间引起种种矛盾。成立国防部后, 各总部仍直接受中央军委的领导,但彭任国防部长后,为了体现国防部的领导,许多原来由中央军委和总部颁发的命令、指示,都要求改由国防部署名。而哪些要以国防部的名义发布,哪些不用,又没有明确的规定。于是,总参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和总参本身下发的命令、文电,就常因署名问题而受到指责。鉴于这种情况,粟裕要求明确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职责,以便今后在日常工作中有所遵循。1955年3月16日,中央军委接受了粟裕的意见,责成总参起草国防部与总参职责条例。但总参一连五易其稿,均未能获得通过。而且,彭德怀每审一次稿子,都要把粟裕痛骂一顿,使得粟裕不知所措。
   
即便平时,粟裕在上报文件写上了彭副主席并转呈中央、主席,彭就说:我不是你的通讯员!如果不写而直接上报,彭又说:怎么,又想越级告状?!
   
粟裕的第二大罪状就是,1957年11月,粟裕作为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军事代表团的成员,根据原定的日程对口拜会了苏军总参谋长。粟裕从借鉴苏军经验的角度,向苏军总参谋长索科洛夫斯基提出,请对方提供一份苏军关于国防部和总参谋工作职责的书面材料,以便参考。这件极其正常的事,却被军委扩大会组织者认为粟裕是告洋状,后上升为里通外国

   
粟裕面对种种不实之词,也想解释几句。然而,越解释会场的火药味越浓,一位军委领导甚至说:作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
   
军委扩大会于7月22日结束。粟裕近两个月的日批夜斗也就告一段落了。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的决定,并决定将他的错误口头传达到军队团一级、地方地委一级。

   
随即,有领导找粟裕谈话,调他去军事科学院任职,可以搞点科研,但不要接触部队。
   
从此,粟裕开始了既不能接触部队,又必须搞好军事科研的岁月。一次,在冰雪北疆进行一项重要课题调研,粟裕不敢住在部队,而住在牡丹江地委招待所。           (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