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编辑】陈毅粟裕的分歧之一
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中,粟裕中箭落马, 而且在事后, 粟裕的战功竟然被当作错误被大批特批。粟裕转中写到1958年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在苏中有的县提及“粟裕”和“七战七捷”的信件上正式批示:“这并不好,也无必要”。从此粟裕指挥的毛泽东高度评价过的“七战七捷”在苏中大地也不敢提了。 谁是原华东军区和野战军的主要负责人呢? 华东军区主要领导人是陈、饶、张,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人是陈、粟、谭。那么华东军区和野战军主要领导人只能是指陈。
当七战七捷传到延安时,朱德、彭德怀在刘少奇的住所一起庆祝这一胜利。 朱德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说:“粟裕是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楷模。他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兵力还多。” 延安总部发言人8月29日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我粟裕将军所部在广大民兵配合之下保卫苏中,自7月13日至8月27日七战七捷,这一事件对于今后的战局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我中原大军之突围胜利,及苏中保卫战胜利,已奠定解放区军民之胜利信心”。
毛泽东从苏中七捷中惊讶地发现昔日很不起眼的警卫员竟然长成了参天大树,他无比兴奋地向全军推荐粟裕和他的战法,称"苏中战役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故战无不胜,士气甚高;缴获甚多,故装备优良;凭借解放区作战,故补充便利;加上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的胜利。这一经验是很好的经验,希望各区仿照,并望转知所属一体注意。"
1946年夏,当内战不可避免的到来之时,如何认识和掌握这场战争的规律?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粟裕认为在战争指导上,要采取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哪里好消灭敌人就在那里打仗,什么时候好消灭敌人就在什么时候打仗,哪部分敌人好消灭就消灭那部分敌人,什么战法有效就采取什么战法,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夺取战争的主动权。鉴于次,1946年5月31日,粟裕与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曾山联名发电给陈毅和中央军委,报告华中战略态势和作战部署,提出华中战略区初期作战的战略构想。认为“要击破顽之企图,必须达到歼灭他四至六个师的目的,才能改变现在情势。要能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二至三个战役,非一个战役所能完成。以现有之六、七、八三个纵队之力量,只能打一个战役,要连续打下去必须增加新的力量。因此建议,需四、五旅调回华中”。关于华中与山东两个战略区的配合问题,电报提出,“倘苏中两个战役胜利后,即以六,八纵队,四,五两旅,配合九纵队、九旅,包围徐州,占领徐蚌段,在可能时则配合山东夺取徐州或济南及海州,灌云等城,以改变华中与山东的斗争形势。这个布置,我们要求山东在整个战役上应让华中先在苏中取得一二个战役的胜利后,再转移兵力”。
这是粟裕首次提出向陈毅要兵, 让陈毅配合粟裕。
但是6月11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张鼎丞、粟裕、邓子恢、谭震林并告陈毅的复电,同意华中军区的作战部署,并指出:“(一)国民党攻我淮南(津浦)路东,现又攻我(津浦)路西及南通区,我向国民党某区取主动攻势,在政治上是没有问题的。(二)军事上究竟应否攻宜陵\白塔,由你们根据实情决定之。(三)我必须用一切办法歼灭敌人于南线,保卫九百万人口的南线各区。”
陈毅于6月12日发出致华中分局并告中共中央的电报,表示“中央巳真(即6月11日)电悉。请分局根据此方针执行”。同时提出了在华中组织两个野战军、兼顾两个主要作战方向问题,而将作战重点置于淮南。电报说:“华中宜注意沿江汤恩伯、李晶仙两个主要进攻方向”,为此“已令五旅归建,可在淮南组织二万人以上的野战军,保卫(津浦)路东”。陈毅认为,“如淮南无适当部署,即令苏中突击有效,亦得不偿失”。
陈毅明显的不赞同粟裕的看法,认为有优先淮南,保卫(津浦)路东, 执行中央的指示。 粟裕却坚持认为在苏中作战比在淮南作战更为有利。 在兵力使用上,应当集中于主要作战方向。为此建议将五旅调至高邮附近,首先集中兵力于苏中方向。待苏中作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后,再适时将主力西移,以挽回淮南一时之损失。 粟裕新的作战部署上报陈毅军长,建议将第五旅调至高邮附近,“俟五旅到达高邮,增强高邮、邵伯防务后,即集中一、六两师及七纵攻占白蒲(白蒲系停战后被顽侵占,虽向执行组提出交涉,至今数月毫无结果),与歼灭可能由南通来援之四十九军”(即整编第四十九师)。
陈毅于6月18日和19日先后发出给华中野战军的复电,表示“一般同意粟所提主力集结使用原则”,但是坚持将五旅调往淮南。对于敌情的判断,认为我们对“顽之进攻情况素不明了”,敌人“目前先进攻天长可能性大”。在作战部署上,主张“让敌先动,放开两手,让敌深入,然后择一路歼灭之,再逐次横扫。作战方案不可预先肯定”。
事后的战事的发展却充分证明了粟裕的战略眼光是对的。陈毅既不同意粟裕的看法,也不给以兵力的增援。最后,在中央军委的干预下,五旅终于配给粟裕,得以尝到胜利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