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谷子烂芝麻 之 革命史教育中的蒙太奇

李敖的笔记中,曾经记录了他参与整理国民党历史档案时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是说上个世纪初的某一天,孙中山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宋教仁、陈其美等革命党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策划在长江流域起义。这是国民党历史上最重要的的一次会议,会议的结果,是发动了武昌起义,三百年的大清国,就这样完了蛋。可是这样会议的签名册上,不但没有跺在海外的孙中山黄兴的大名,更不见有时在上海的革命老人于右任的名号,事情传到于老先生的耳朵里。于老先生说,我是革命元老,花名册上怎么能会没有我的名字?李敖就说,老先生甭激,我有史料,来给您说一说当时您为什么没有参加会议的原因。为此,老先生耿耿于怀了一辈子。这种倚老卖老的现象,借用电影上的一个词,叫做蒙太奇。

风水轮流转,十多年以后,就到了咱共产党这一边。

大家都知道,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在汉口召开的八七紧急会议,确立了武装斗争的正确策略。主持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参加了会议,老人家参加了会议,邓小平也参加了会议,说是做大会的临时记录。会后,大批中央干部,被遣散各地,发动武装斗争,邓小平就担任了中央秘书处的处长。有人就说,邓小平担任的是中央秘书长,这一点,据说也得到了邓小平的首肯,可中央档案馆的文献并不支持,因为中央秘书长另有其人。据唯一还健在的当年参加会议的郑超麟后来揭露说,八七会议期间没有做记录,因而中央办公厅档案馆的《八七中央紧急会议记录》,是后来补搞的。现在就又有人说,八七会议时邓小平已经是中共中央秘书,但却不是会议记录,而是参与筹备整个会议。并说这一点也在邓小平于1980年视察八七会议纪念馆时得到了确认。

1935年长征途中,老人家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是中共历史上另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确立了老人家的正确领导。邓小平又以中央秘书长的身份,对大会做了记录。有人请示过邓小平本人,说是1934年底就开始担任中央秘书长了(显然和前面的不一致)。50年代末,杨尚昆不记得邓小平参加过遵义会议,后来周恩来说邓小平参加了遵义会议,是中央秘书长,杨于是也就回忆起邓小平是中央秘书长了。1984年,当年接替邓小平任职的张闻天的老婆刘英回忆说,邓小平当年的任职,是中央队秘书长,不是中央秘书长。在中央档案馆,也找不到当年遵义会议的原始记录,只有陈云写的一个《遵义政治局会议》传达提纲,但在这个提纲上,却没有注明邓小平是遵义会议的参加人。但是出於各种政治和人事缘故,后来的将军回忆录,也就将邓小平回忆成为遵义会议的正式参加者了。

在这两个会议的纪念馆中,邓小平不仅“正式”参加了会议,而且还和会议的领导人一样,是大幅照片的悬挂者。不过这些,都还算是有一点谱,至少因为了档案的短缺,当时的情况,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的。

和老人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相似,红七军也有一次七千里的小长征,说是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预演。在红七军的历史上,也有两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一次是1931年元月召开的全州会议,出身于红七军的将军们的回忆录中,胡扯说左倾的中央代表邓岗和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及参谋长龚鹤村,夺了红七军政委兼前委书记邓小平的领导权。和遵义会议前的老人家一样,邓小平开始也是在红七军受打压,经过全州会议,邓小平咸鱼翻身,挽救了红七军,也挽救了党。现在看起来,这已经是一个笑话,一个电影艺术中的蒙太奇。因为事实不是这样,邓小平在红七军中的官和权,不是因为邓岗的到来更小了,而是更大了(参见绌帖:历史是这样被创造的-席评央视《军事家邓小平》)。

红七军历史上,另外一次重要的会议,是在贵州省的板寨召开的会议或叫板寨会师,会议的结果,是确立了去打王家烈的部队。马屁们说这次会议:一是趁敌不备攻打榕江,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解决了红七军当时枪弹十分紧张的问题,为返桂后收复百色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总结了灵活的作战经验,为日后的东固石菱之战、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商虎脑之战、二渡赤水中的争夺娄山关之战等提供了宝贵经验。三是一路宣传了红军的政策,争取了民意,补充了兵员,起到了“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摘自《荔波县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专题》,2004年7月1日)。

当红七军主力在板寨召开这次重要会议时,被任命为红七军政委的邓小平不在贵州,而是从上海刚刚返回广西,也没有见到红七军的主力。红七军的前委书记,也还不是邓小平。可是在贵州省荔波县新建的板寨会师纪念馆中,邓小平的巨幅像片照挂。而且非常奇妙的是,我们神机妙算的总设计师,早在五个月赴上海向中央汇报之前,就已经布置好了:“前委书记邓斌(邓小平)虽然在广西凤山就离队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未进入贵州,但早己授权并作了交待。”(《荔波县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专题》,2004年7月1日)。

而且邓小平是“未入贵州”,也能“率领”红七军。这可真是,方天画大戟,亘古未有之蒙太奇。

啊啊,这样制作的党史,又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

2005-4-12

 

附:荔波县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专题(节选)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出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红七军的建立与发展

  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是由时任中共中央代表的邓斌(邓小平)、张云逸和中共广西省委代理书记雷经天等根据中央的指示,于1929年12月领导广西百色起义的部队组成的,它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之一(另一支主力红军为红八军)。这支部队在左、右江地区坚持斗争10个月以后,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政治委员陈洪涛率领部分兵力,留在原地继续与敌斗争;红七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邓小平(后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未入贵州)、军长张云逸、总指挥(红七军和红八军)李明瑞率领主力于1930年10月,沿桂黔边、桂湘边、湘粤边转入外线,开展游击战争,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补充红军给养。在黔、桂、粤、湘、赣五省边界转战达8个月,行程一万二千余里,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后,于1931年4月到达湘赣革命根据地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三个月后,同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会合,编入第三军团建制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国剿”。

红七军板寨会师

  1933年6月改编为第三军团第五师,红七军番号即行撤销。这支部队后来又参加了第再次反“围剿”、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在广西右江暴发了工农武装的白色起义,由邓斌(邓小张云逸(1892—1974):海南文昌人,是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主要领导者和创建者之一,红七军军长,红七军前委委员、常委。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月率领红七军军部及二纵队挺进荔波,后转战全国,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员大将之一。平)同志发动和领导的农民农民起义队伍攻城掠池,打土豪分田地,惩恶霸,除暴安良,红军所到之娃、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和响应。

    红七军为开辟和扩大红色革命根据地,其主力一、二纵队及军部挥师北上,到黔桂边开展游击。1930年3月下旬,由红七军军长张云逸,红七、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分别率领一、二纵队从右江革命根据地向黔桂边进发。红军将士千里跋涉,一路征战,于4月上、中旬到达桂北思恩(今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与桂军杨腾辉师遭遇激战,敌我力量悬殊,红军为保存实力,兵分两路撤退迂回进入贵州。张军长率领的二纵队1500多人,由广西环江社村向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方向开进,于4月16日傍晚时分先期到达板寨,李总指挥率领的一纵队约1500人,由环江经驯乐朝荔波县进发,于4月18日到达佳荣坤地、当李总指挥探知二纵队己驻扎板寨,旋即率部向板寨开进。历尽艰难险阻的红七军一、二红队3000多人的队伍,终于在板寨胜利会师了!

    红七军在板寨,休整了数日,红七军7名委员当中的代理书记等5名委员:陈豪人、张云逸、李谦、龚鹤村、黄某某(士兵代表)均到了板寨,前委在这里召开了事关红七军存亡的“板寨会议”、作出了远程奔袭古州(今榕江县)敌军需物资守备团的决定,榕江之战,战果辉煌,红军缴获敌军大量的枪支弹药,轻型野炮,无线电台,马匹等军需装备,另外还筹款数万银元,补充了红军之需。

    在荔波,红军辗转于洞塘、翁昂、立化、茂兰、瑶麓、佳荣等乡镇,计50多个村寨,红军所到之处,宣传发动民众,写下了约800多条的标语,播下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黔桂边荔波革命委员会”、“中共荔波支部”、“中共翁昂支部”的创建奠定了基础。红军镇压恶霸,开仓济贫,匡危扶困,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板寨布依族青年姚吉安、玉老旺、佳荣坤地覃引菊(女)、覃树银报名参加了红军。由200多名红军武装人员护送,从板寨转移到翁昂乡坡费养伤的红军伤员在当地群众的呵护照料下,伤愈全返部队。

    红七军会师板寨,这是贵州高原迎来的第一支红军队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军的丰功伟绩,可歌可泣,永远值得人们缅怀和纪念。

红七军板寨前委会议的正确决策

李明瑞(1896—1931):广西北海人,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担任红七军和红八军总指挥,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4朋率领红七军第一纵队挺进荔波,1931年在江西于都县被肃反扩大化迫害致死。    很多人都知道红七军曾在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会师,还知道会师旧址风雨七十多年不被摧毁,而且即将对外开放,吸纳游客,但是,红七军板寨会师后召开的一次前敌委员会却因参会人少,保密性强而令人鲜知。其实,这一次会议作出了重大的正确的决策,为红七军补充枪械,重返百色,取得胜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9年12月11日广西左江起义成立了红七军;1930年2月1日广西右江相继起义,成立红八军(后与红七军会合统称红七军)。两军成立不久,国民党军十分恐慌,遂调集重兵进攻百色,妄图扑灭刚刚燃起的革命星火。为保存革命火种,红七军军部和一、二纵队3000余人,向桂北挺进,转到外线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政治影响,补充部队给养,不料在广西思恩(今环江县)遭到桂系军阀杨腾师偷袭,隔断了红七军一、二纵队。在这种情况下,张云逸军长果断率领军部和第二纵队北上,总指挥李明瑞奉命率领第一纵队向西撒走。两个纵队自始失去了联系。不久两个纵队分别从南丹(二纵队)、宜北(今环江)进入贵州荔波南北两乡的洞塘(板寨)佳荣,相距20多公里,经密探知情终于会师板寨。

    板寨会师后,下一步工作将如何开展?红七军前委就部队的生存与发展,在当地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前委委员张云逸、陈豪人、雷经天、李谦、龚鹤村和士兵代表黄某某及总指挥李明瑞等6人均来到极寨。
前委书记邓斌(邓小平)虽然在广西凤山就离队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未进入贵州,但早己授权并作了交待。

    板寨前委会从当时红七军严重缺少枪支弹药(起义地广西百色无兵工厂,北撤路上弹药消耗大,生活物资在攻打广西怀远时已得到一定的补充)的实际出发,决定放弃攻打四五十里外、警卫薄弱的荔波县城而去攻克二百多里远、有一个正规团守卫的古州(今榕江县),因榕江县是黔军王家烈部与湘军混战的军需囤积地,袭击成功,将大大地满足自己的军械所需。果不其然,红军沿着苗山走小路跋涉数日艰难行进来到榕江后,正是贵州军阀实力派王家烈作为“国民革命军讨逆指挥官”率部驻湘西洪江地区与湖南军阀混战,军需后勤地守兵甚少之时。因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拿下了榕江县城,召开了几千人的会议,缴获了各种枪支达600余支,各种子弹10万发,轻型野炮2门,无线电台1部,马500多匹和大量军需装备及10多万银元等。待王家烈追赶,无奈红军早已过境来到军阀相互不买账的李宗仁、白崇禧地盘而望洋兴叹。

    综上所述,极寨前委会议的重大而又正确的决策体现在:一是趁敌不备攻打榕江,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解决了红七军当时枪弹十分紧张的问题,为返桂后收复百色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总结了灵活的作战经验,为日后的东固石菱之战、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商虎脑之战、二渡赤水中的争夺娄山关之战等提供了宝贵经验。三是一路宣传了红军的政策,争取了民意,补充了兵员,起到了“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

板寨会师旧址陈列馆藏丰富

    修葺一新的红七军板寨会师旧址大院,由一栋两层一底的主楼及两侧各一层一底的厢房构成,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大门横匾是当年红七军军部特务连党代表、百岁将军吴西题写的。板寨会师旧址纪念馆:74年前红七军一、二纵队转战黔桂边界在荔波县洞塘乡板寨村召开历史上的板寨会议。

    进入天井,右侧厢房底层是当年红七军前委召开“板寨会议”的地方,墙上是红七军挥师挺进荔波线路示意图及红七军前委邓小平、张云逸、韦拨群、陈豪人、雷经天、李谦、何世昌等7人的照片;楼上陈列了李天佑上将、洗恒汉中将、莫文骅中将、韦杰中将、吴西少将、欧致富少将等32位当年挺进荔波的红七军老同志的照片和生平,红七军将士及家属的题词,以及18帽红七军在荔波开展扩军、打土豪、开仓赈济贫苦百姓、镇压恶霸的照片。

    左厢房底层是当年伙房如旧的陈设;楼上除到了当年红七军士兵行军用的背包。

    主楼底层陈列了红七军当年使用过的枪支和刀剑标枪,以及副官许凤翔、李振亚的照片和生平;楼上两间是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治部主任陈豪人当年的办公处所,屋内陈列有床架、桌凳,墙上是他们的照片和生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