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假期,又一次从堪培拉坐火车去悉尼,这次坐的是中午出发的班次,窗外意外看到一辆蒸汽火车也停在相邻的轨道上等待出发。
悉尼城建是新旧建筑交替并存,一条街上往往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建筑楼,很融洽的相处,没有违和感。相比上海近期的市区重建,往往是一个个大板块的规划,风貌别墅+ 超高层,整体复刻、雷同。还有去年北外滩的一个地块拆迁,把还很新的一幢高层居民楼也一笔划进去~动迁掉了,不计代价。
我们的晚餐去了一家香港烧腊饭店,店里顾客不多,听到有人点粥和油条,我有些激动,烧腊店也提供油条?最后,我还是把对油条的念想放到第二天早上去享用。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了中国城里那家有名的早餐店,它们到九点才开门,终于等来了小时候的味道的上海早餐~当天制作的豆浆、油条 …
疫情期间我们来悉尼时,当时下榻的酒店附近,有一个正在翻新的烟囱老建筑,现在终于看到了完工的身影。砖墙部分基本上是原来的保留建筑,窗子全部换成了铝合金门窗,也加有运用新材料的建筑物和原来的建筑融为一体,整体感觉是工业现代风,觉得整个项目改建得是很成功的。
这次我们计划坐轻轨去东部的一个社区,然后一路沿街走到下面的海滩去游泳。一边走一边回想起,这个社区好像似曾相识。
2007年,我们搬到堪培拉后,也经常开车到悉尼玩。那时悉尼、墨尔本、堪培拉的房价相差不是很远。在堪培拉已看了一段时间的房子,还没有找到我们预算范围内喜欢的房子。到悉尼的时候也会偶尔看一下房产中介的橱窗,看看我们的预算可以在悉尼买到什么?!记得,我们当时可以买到一个很破的房子,带400平方米的土地,离海边也不是很远的地方,印象中就在这个社区。
马路二边有不少低楼层的公寓楼,不同年代都有。路边一辆停着的VW的中古面包车,一只朱鹭悠然自得地穿越到马路对面。快走到海边时,各种饭店、咖啡馆就多了起来。到了海边,因为风浪太大,海滩上有一个不能下海的警示牌,一架直升机在空中盘旋;我们回到草地,在树荫下席地而坐。旁边一对年轻夫妇正把他们的小婴儿抱出婴儿车,放在铺着毯子的草地上… 听海浪拍打和人们说话的声音,突然觉得住在这里的孩子是多么的幸运。
一会儿,坐在一旁的乔让我猜:这里的一个卧室公寓现在的价格(50、60年代的建筑),他正在看网上的房产信息。我使劲猜:120万澳币? 还是估价低了… 经过10多年的全球化进程,悉尼的房价以10倍的速度上涨,而首都堪培拉已然落为房价的三线城市。
下午我们去了每次来悉尼都会去的那家书店,它家咖啡店的橱窗里有个高颜值的蛋糕,第一眼我还以为是用葡萄装饰的,心想大都市就是不断有惊喜也很用心(把葡萄皮去掉),就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再看照片上的标牌,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用哈密瓜做的。
QV永远是喝咖啡和休息的好地方,之后,我们回酒店拿寄存的行李,准备回程。
火车离站时看到窗外火红的积云:真是太美了,一个融汇大都市的繁华和海滨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它的贵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