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早就放在电脑里,一直想看,却又一直没看。
知道是部好片子,于是,就要留在心情、状态都合适的时候,慢慢看来,细细品味。
暴殄天物的事情,是能不做就不做的。自然,有的时候并不知情,就没办法了,不知者不怪,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合适的处理。
然而,若是知道了,还是要胡来,那就不只是虐待佳物,也是虐待自己了。
懂得珍惜那些似乎一钱不值,却又造化钟神秀的东西,应该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也许,这就是文化吧。
似乎,我们的祖上,是很有些文化的。
所以,看来看去,都是些好来坞的快餐片。
有时候是看着帖子,有时候是写点东西,就放一部,偶尔溜几眼,了解一下剧情,也就差不多了。
上次写金刚,有朋友说:还是喜欢欧洲片。
深有同感。
欧洲的片子,不会太工业化,更加的生活化,思考的更加深入,更容易令人沉静。
也更容易让人想再看一遍。
只是,若是遇上了好的,它会常常占据你的思维和记忆,甚至到影响你的思绪和生活,那就反而不美了。这是我每每面对欧洲片时,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仿佛感情。
思考,有时候是件痛苦的事情,远不如消遣来的舒服。
触摸真实,大部分情况,也比单纯的看一个故事,被轻轻的感动一下,要来得难受的多。
人活着,已经不容易,又何必非和自己作对呢。
然而,似乎,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自虐。
今天心情状态俱佳,于是,找到它,打开。
欧洲片,常常会琐碎而冗长,细节上,有时候会反复交代到令人无奈到觉得罗嗦——就象生活本身。
这部片子,居然要三个小时,好长,还好物有所值。
在生命中,抽出三个小时来进入到另外的世界里,也算是难得的事情了。幸运或者不幸,都要看导演的水平,都要交给一个不相干的人。
所以,我们才希望做电影的人,更加敬业一些,要对得起别人几个小时的生命。
虽然短暂,却一样是生命的交托。
可惜,有些人只津津乐道于靠宣传和欺骗得来的票房,却忘了自己的职责与其他。
演员选的极好,儿童时的孩子,一副精灵古怪的聪明样儿,可爱的无以复加,连我这一向挑剔到“选诗如选色只觉动心难”的人,都忍不住喜爱了他。
相比较而言,青年和中年时的演员虽然好,还是稍逊一筹了。
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一般也都是小的时候更可爱些,大了,多半儿了了。运气不好的,也许走到了反面,就更加的令人感叹了。
火光里,那个小小的影子,拖着老人沉重的身体。
他稚嫩的声音,在浓烟和火光里显得空旷又无力。
“有人吗?”,“救命,谁来帮忙啊。”
那个孩子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挽救另外一个人,他的力量还太小。
我们也是。
满心的悲凉,多好的老人,怎么这样就去了呢。
还好,后来,他只是伤了眼睛,人还活着。不幸之大幸。
很熟悉的情景,妈妈给儿子打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去看看。
三十年了,他没有回过故乡。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久,却同样常常忽略了家人对我们的思念。
妈妈念叨着:“他会回来的,他会回来的。我知道。”
也许,已经念叨了三十年了吧。
老人的眼睛坏了,这个寄托了镇上无数人生活梦想的地方,却不能就此消失。
于是,孩子变成了放映员。
与被牧师监控下的老人不同,孩子不是把吻戏剪掉,而是把阵亡名单剪掉。
这样的行为,由一个几岁的孩子来做出来,更加的悲凉震撼。
似乎是不经意的妙手偶得之,又似乎是刻意的安排。
小小的一个片段,却蕴涵了许多,令人无言深思。
我们的电影,少的就是这样无语而细致的关怀。
自然,真正缺少的,则是电影背后的人文底蕴和伟大心灵。
功夫在诗外。
不唯诗而已矣,现在社会的太多问题,大约也是根源于此吧。
孩子大了,成了帅气的青年。
那段恋爱,大约对每个人都类似吧。
面对喜欢的女孩儿时的语无伦次,紧张到说不出话,似乎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错,怎么说都是错的。
每个人的初恋,大约都是这样的手足无措吧。
也许,每个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老人给他讲了士兵与公主的故事。
士兵爱上了公主,告诉公主:没有你,我活不下去。
公主说:如果你能等我一百天,日日夜夜在阳台下等我,一百天以后,我就是你的。
于是士兵在阳台下等。一天,二天,十天,二十天。
公主每晚都向外探望,士兵都是伫立终宵,风雨雪都阻挡不了他。鸟停在头上,蜜蜂叮他,他都不动。
到第九十天时,士兵已经苍白而消瘦,眼泪从他的眼睛里流了出来。
他已经支撑不住了,甚至连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
公主一直注视着他。
最后,到了第九十九天的晚上,士兵站了起来,走了。
老人说:无言的结局。
老人说:别问我答案,我也不知道。如果你知道,就告诉我。
于是,他也站在了雨里,为了他爱的女孩儿。
那个女孩儿,也躲在窗户后面注视着他。
他垂头丧气的回到放映室,撕碎了写给她的情书。
她站在了他的身后。
可惜的是,阴差阳错。
他被弄错了去服兵役,而她,被父亲逼着搬家。
他们约好了准备私奔,到了约定的时间,她却没有出现。
一年以后,他回来了。
他告诉老人:还记得那个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吗?我知道答案了。因为他明白,如果在一百天时,公主不承认他的约定,他将无法面对他的绝望。所以他选择在最后的时刻离开,这样公主会永远惦记着他。
老人说:和士兵一样,离开这里。
那老人死了,他终于回来。
妈妈拖着毛衣的绒线跑了下楼,抱住了他。
三十年。
三十年前,他还是个一脸稚气黑发浓郁的青年,刚刚失恋,带着一颗破碎的心,带着老人对他的期许,离开了故乡。
三十年后,他虽然志得意满,却已经是容颜苍老,发丝灰白。年轻漂亮的妈妈已经苍颜白发,沟壑纵横,而曾经对他爱护有加相依为命的老人,已经躺在棺材里,阴阳两隔。
当年火车站前一别,却是永别。
他告诉妈妈,我坐一个小时后的飞机离开。
他回到当初的电影院,断桓残壁,灰尘与蛛丝齐飞,墙壁与地面同色。
那就是当初寄托了他和乡亲们诸多幻梦的地方么?
地上摔碎了的马桶和洗手池,是那时侯他和她偷情的那一副吗?
第二天,它就要被炸掉。
当年的观众说:已经不是我们那个时代了。
灰尘扬起,影院倒塌。
年轻人们乐不可支,仿佛在看一个与己无关的故事。
儿童们跑进废墟,自由自在的嬉戏。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并不明白身边发生了什么,仿佛当年的他。
老人们神情复杂,恋恋不舍。有的流泪,有的没流。
李宗盛曾经唱着:时光不再,哦,时光不再。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一代人珍惜如生命的,换一代人,也许就弃之如褛。
大浪淘沙,淘去的,有时候也许是最宝贵的东西。
他终于又见到了她。
他问:你为什么没有出现。
她答:我出现了,只是迟到了。
命运捉弄,阴差阳错。
然而,她告诉他:她见到了老人,并且给他留了字条写了地址。
老人却没有告诉他。
影片的结尾,他打开了老人留给他的礼物。
是已经连接好的,所有被剪掉的镜头。
是他小时候怎么要老人也不肯给他的。
银幕上,一个接一个吻的片段。
银幕下,一个接一个的时光片段。
生命,就这样瞬乎而过。
耳边总是响起那个孩子的声音:
阿尔弗雷多,阿尔弗雷多。
他叫老人的时候,总是重复两遍。
很好听很好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