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科学院的终身院士

中国管理科学院 涉嫌兜售院士调查
北京科技报 9月7日     作者:杨猛
    60名院士失职还是受骗?

    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荣誉,而一家“中国管理科学院”涉嫌以3万元的价格对外兜售“院士”称号,居然竟引来16名真正的中科院院士和4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加入,此外还涉及更多的企业家、艺术家及名校教授。足以引起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许多有“身份”的人仍然对“荣誉称号”趋之若鹜?

    3万元兜售“院士”,发展“院士”近千名。

    最近据湖北《三峡晚报》报道,一家在香港注册的“中国管理科学院”在内地以3万元高额“院士评审费”,“批准”许多专业人士为“院士”,其中不乏真正的院士和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有人质疑,有人上当。

    “院士”是我国学术界的最高称号,评审有着严格的条件。而内地大量的专业人士却收到来自名为“中国管理科学院”的来函,称:鉴于您在某某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本院学术委员会邀请您申报本院院士评选。

    受“院士”名声诱惑,一些人纷纷回函予以确认,其中不乏真正的院士和社会名人。但也有人提出质疑。最早向媒体披露此事的是湖北宜昌的一个医生蒋地厚,接到“中国管理科学院”沉甸甸的申报信函,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蒋地厚确实感到自己“力不从心”。尤其是3万元的高额“院士评审费”,让他产生怀疑,于是向媒体反映。

    经当地媒体调查,这家涉嫌兜售“院士”的管理学院的负责人,是一个叫关制钧的内地人,号称“中国管理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其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学院国际大厦。

    9月2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关制钧本人。关制钧介绍,自己原在与“中国管理科学院”名称接近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工作。“因为2002年左右,国家对社团进行集中整顿,我感到被整顿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在香港和我妻子注册了'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因为香港机构不允许经营,想通过给企业领导者培训运转,我想如果有'院士’的加入,可信度会更高。所以才评选'院士’。”

    据了解,关制钧此前工作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科委1987年6月批准成立。现在的常务副院长是孙钱章,孙钱章2002年在香港以个人名义注册了“中国管理科学院有限公司”,下属机构是“中国管理科学院”,但是没有在内地登记和开展活动。

    而关制钧和妻子注册的“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却以“中国管理科学院”的名义在内地涉嫌兜售“院士”,据了解,孙钱章已向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寄去了举报信。

    关制钧告诉记者:为了增加学院的可信度,他们成立以来,向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寄去了“3000到4000封评选院士的信函”,其中,明确回复有意向担任“院士”的有“1000到1500封”。

    在关制钧的“中国管理科学院”的网站上,院士名录一栏,记录了该院批准的“院士”名单,其中,既有真正的两院院士,也有刘永好、张曙光、金铁霖、赵步长等各界名人,以及众多国内高校教授。粗略统计总数近千人。

    “这些人都是自愿加入的,他们如果不愿意,我哪敢把他们的名字挂在网上!”关制钧告诉记者。

    院长曾被原单位“除名”,其教授身份存疑。

    在关制钧的宣传中,一直声称自己是教授。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副秘书长郑理9月2日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关制钧过去只是该院一个工作人员。但是“后来被我们除名了”。

    对此,关制钧的解释是,因为和当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某些人的个人恩怨,“我的电脑未经我同意,搬了,锁在财务室里,机器里有我收集来的很多资料,我一着急就爬窗户进了财务室,结果会计回来把我当成了小偷。”

    关制钧告诉记者,自己的教授称号“现在不好说了”,因为“实际是当时'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一个领导和我惺惺相惜,问过我,说可以弄'特约教授’,问我要不要,我一想当然好,当时我还在我们的县里上班,结果就给我发了一个传真件,但是现在这个传真件找不到了,所以你也可以说我不是教授。”

    “但是,我现在名片上的这个教授,是我的管理学院自己评的,你说我虚荣也好,说我虚名也好,反正对外也可以说是'教授’。”关制钧说。

    据称60名院士是自愿加入“院士”,并没有缴费。

    在关制钧的网站上,罗列了众多该院“院士”的名单,引人注意的是,许多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榜上有名”。

    据统计,共有1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4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关制钧的“中国管理科学院”的“院士”。

    记者问关制钧:你是怎么找到这些院士的?

    回答:这个很容易,网上有很多资料,比如刘某某院士,工作单位是哈尔滨某大学,网上都有他们的联系地址,我的工作人员就按照这个地址给他发邀请函,收到确认回函,然后工作人员给他发函希望赞助,或者说是院士评审费,有的院士认为评院士不应该收这么多钱,就给我说,你这收费没有权威性啊,收钱我就不来了。我一想,为了留住这些院士,就没有朝他们收费。

    记者:成为你们学院“院士”的这些两院院士,有给你交费的吗?

    关制钧:没有。记者:这些你网站上的成为你们的“院士”的两院院士,都是自愿的吗?

    关制钧:那当然。那个我不能随便登。都是要填表,要本人亲笔签字的,我这里都有底儿。这个不能乱了。

    受条件所限,记者并没有采访到关制钧的网站所罗列的每一个“院士”。但是据此前媒体报道,中科院田某某院士在去年收到“中国管理科学院”的信后,看到许多院士加入其中,便失去了戒心,“现在看来,我们被欺骗了。”田某某院士的助手说,田院士准备退出这个地方。

    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均向院士发布通告:警惕受骗

    9月2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院士工作局局长助理刘勇卫。刘勇卫介绍,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家管理学院兜售“院士”的事件,并且中科院早在去年就下发了通知,要求注意社会上一些非正规的各类评选,以免上当。

    刘勇卫说:“那些被这家管理学院列为'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其实都没有交钱,是这家管理学院打的幌子。”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也于近日向各院士发布《关于严防社会各类干扰活动的通知》称———各位院士:最近,不少院士收到以“中国管理科学院”的名义聘请院士为其“终身院士”的信;还有一些商业出版机构,以出版名人专集为由,向院士提出收费出版项目;更有甚者,一些非法分子向院士推销假冒笔壳和笔芯,出具假发票,骗取高额利润等。

    为此,特提请各位院士要严防社会上各类干扰活动,注意防备,以免上当。

    中国管理科学院网站列出的60名受聘院士名单

    中科院院士(16人)王补宣、陈翰馥、杨槱、王启明、田泮文、高镇同、谢联辉、林皋、王占国、王守武、保铮、朱显谟、高庆狮、田昭武、孙钧、卢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44人)刘永坦、李京文、何新贵、周永茂、丘竹贤、赵国藩、潘镜芙、刘广志、文伏波、沉闻孙、王仲奇、郑守仁、黄翠芬、黄其励、王忠诚、张勇传、刘更另、史轶蘩、赵鹏大、宁津生、龚惠兴、汤鸿霄、卢耀如、汪应洛、邱大洪、左铁镛、陈士橹、金涌、涂铭旌、郭应禄、谢友柏、陈灏珠、张履谦、王涛、翟光明、潘垣、王众托、李鹤、林叔瑜、张金哲、李椿萱、王光远、樊明武、姜景山

 

附:关于所谓“中国管理科学院”聘请院士和兜售“院士”称号有关情况的说明

各位院士:

  最近一个时期,一个自称是“中国管理科学院”的机构,邀请两院院士和科技界人
士加入,并授予他们管理科学院“院士”称号。两院院士和著名人士如同意成为其院士
,即被称为“终身院士”,其他专家则需交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才可成为其“院士
”。此事在科技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部分院士也曾就此向院内反映,要求工
程院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澄清有关问题。为此,院常务会议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
责成学部工作局进行了调查。

  经向有关部门和法律机构调查和咨询,情况基本清楚。所谓的“中国管理科学院”
是在香港注册的“香港中国管理学院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其以“中国管理科学院”
名义所从事的在国内聘请院士和兜售院士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它的经营范围,而且带有
明显的欺骗性质。我国于1996年注册成立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已以涉嫌诈骗
的名义向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等部门进行了举报。

  从所谓的“中国管理科学院”网站上,我们发现有部分两院院士由于对这个组织的
性质和详细情况缺乏了解,已经受聘成为他们的“终身院士”。院常务会议研究认为,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所谓的“中国管理科学院”是一个很不正规的组织,其聘请和兜
售院士的行为,也具有明显的欺骗性。鉴于此,院常委会研究决定,向全体院士说明真
相,从维护院士称号的声誉出发,要求在不明真相情况下已经接受其邀请的院士,以适
当方式表明态度。同时,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中国工程院拟会同中国科学院以
适当方式公开向科技界和社会澄清真相、消除影响。

  另外,近两年,社会上总有人打着工程院、科学院领导、院机关或有关负责同志的
名义,向院士、院士候选人等兜售图书资料、纪念品等,诈骗钱财,已相继有少数院士
上当受骗。借此机会,我们再次向全体院士强调,大凡此事,院士们决不可轻信,情况
严重的,请及时向院机关反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
                       2005年10月23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