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庐剧原名倒七戏,主要流行于皖境的江淮之间,以合肥为中心。江南人称其为江北小戏。南京人称为庐州戏,因合肥古称庐州,1955年改称庐剧。庐剧是以大别山一带的民间歌舞、皖中皖西一带的流行俗曲为基础,杂以湖北麻城一带的花鼓戏发展而成的地方戏。雏形时期称打锣腔。用锣鼓伴奏,演唱常用小嗓子,末句多用“邀台”(帮腔)。唱腔上分东西中三路,各有特色。共和国成立前为地方小戏,只在地摊演出。共和国成立后,县级以上的庐剧团一度发展到30多个。 1957年4月,庐剧进京汇报演出《休丁香》,首都各大报刊发文给予好评,并到怀仁堂演出,丁玉兰等全体演员受到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接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