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戏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泗州戏流行于皖北、苏北、鲁南一带。在皖北称泗州戏,在苏北、鲁南称柳琴戏或淮海戏。泗州戏唱腔动听,音乐、表演具有活力,被誉为“拉魂腔”,是淮北民间喜闻乐见的剧种。据老艺人回忆,泗州戏源于苏北海州,由当地姓丘、葛、张的三位艺人,吸收民间太平调等加工而成。故皖北的泗州戏演员旧时都称“丘门腿” (丘姓门下学艺的)。距今约有200年历史。最早的艺人以唱“门歌子”为生,多为二人,一唱一弹沿街卖唱。以后有简单道具,发展成二人戏、三人戏,主要在农村演出。民国九年之后,才有较大班社。如民国20年有徐步俊带领的大毛班在西游乐场唱摊子戏,唱一段,收钱,然后再唱。民国30年,淮北抗日根据地泗县、灵璧、五河、凤阳抗日民主政府为配合抗日宣传,召集当地艺人百余名,组成小分队,演出《樊大娘送子参军》、《全家抗日》等剧目,轰动一时。共和国成立初期,淮北就建立了十几个职业剧团,与众多业余剧团活跃在淮北城乡。1954年,华东地区在上海举行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李宝琴主演的《拾棉花》受到好评。1957年,泗州戏剧团与省庐剧团赴京汇报演出,中国戏协组织了座谈会。5月6日在怀仁堂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接见。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