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漫长的余生,孤独的晚年,需要亲情的慰籍,更需要儿女的孝道。
这几天看到几个动人的故事,不讲给朋友听自己憋在心里是难受的。把这个感受,把这个关心老人晚年生活的动人故事和朋友一起分享,也是我的快乐。
养老院刚来了一位88岁的老人,是老年性痴呆,但不是很严重的。今天中午吃饭后老人到房间躺下了,没想到几分钟自己又起来,想吃东西。这是典型的老年痴呆的表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干什么,思维已经回到小小孩的水平。这也与老人刚来养老院不适应有关系。人到老年得了痴呆是痛苦的。这个老人自己可以吃饭,可以行走,就是智商已经回到了小小孩的那个水平。
其实这个老人又是幸福的。每天一日三餐,她的儿子,一个60多岁的老人坚持给老母亲送饭。老人的儿子每天吃饭的时候送来自己亲手做的饭菜,一起静静地陪老母亲吃完饭,然后陪老母亲说会话,然后象哄孩子一样让老母亲活动活动,然后才安心地和老母亲道别。
这是何等感人的一幕人间孝道的画面。一位60多岁的儿子,每天步行来养老院看自己的老母亲。我被感动,自然与之交谈。他告诉我,因为母亲得了老年性痴呆,在家里没有能力照顾,所以送到养老院来。担心母亲不适应,每天一日三餐步行来给母亲送饭。“她现在象孩子,需要哄她”。儿子说起老母亲一脸的笑意。看不出来丝毫痛苦的样子。是的,既然母亲得了这种病,重要的是让老母亲开心。这个儿子做到了。母亲开心了,儿子也放心了。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常见病。这让我想起美国前总统里根,他的晚年就是患的老年性痴呆。但是他却是幸福的,他的夫人南西陪伴他走过了10多年的余生。里根是位总统,更是伟人,但是最伟大的是他的夫人南西,伴随这位伟人走过了寂寞而孤独的余生。里根逝世的葬礼举世瞩目,全球直播,但是世界瞩目的焦点不仅仅是这位伟大的美国前总统,更多的是聚焦在这位伟人身后的伟大女人。
漫漫人生, 风雨相伴。谁与牵手,惟有夫妻。
感动在继续,博客在继续。
再讲一个丈夫来照顾妻子的故事。这里有个全身瘫痪,没有下肢的老太太。只会喊“OH ,MM,或者喊:OH ,FATHER。”。剩下都不会讲。今天中午她的丈夫带着饭菜来到这里,喂老人吃饭。吃饭后,她的老伴只是静静地陪伴她,没有说话。但是就是这种陪伴,这种相随,我看到了老太太满意的神色。你可以想象,一个常年患病在床的老人,一个常年在养老院的老人,和家人在一起,和自己的老伴在一起,是何等地满足。
是的,这里住满了常年不能回家的老人,一个离开自己奋斗多年才安顿下来的家来到这里,来到一个没有亲人的陌生环境,老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在这里经常看到有家人来探望自己的老人的。这时的老人相当兴奋和幸福。
哪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经常来探望?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身边?
可是,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在奔波,我们在奋斗。为了幸福,为了年轻的家庭,我们会常年在外,没时间回去探视老人。可是孤寂的老人最需要享受天伦之乐,最希望看到儿孙满堂。
我们却很少做到,远离了父母,远离了亲情。年轻的人在激烈的社会中,又有几个真正做到回到亲人身边,回到自己生育和养育的家乡去?
这个竞争的社会,早已经把我们同化成四海为家的性格,天下友人皆朋友的观点。但是我们却恰恰忽视了家乡,忽视了亲情。
这里的一个朋友,漂泊海外多年没有回家,但是去年老母亲病重,回去住了几个月专门伏侍老母亲,就是为了弥补多年没有尽到孝心的遗憾。可是这里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事业,于是又匆匆赶了回来。等她刚刚回来的时候,她的母亲却离她而去。这位朋友伤心极了。为母亲的去世,也为自己远离故土,没有尽孝而伤心。
伤心的故事在移民朋友中经常上演,一位香港人,在温哥华不缺钱,可是有一天突然得到父亲病重的消息,于是连夜坐飞机回香港。但是最终没有看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其实想想我自己也是这样悲戚,离开亲人,常年漂泊,先是离开青岛去济南,再是离开济南去北京。最后流落到温哥华。可能是生活越来越好。但是离开亲人却是越来越远。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到孝敬老人,给老人做顿饭,给老人洗一澡。似乎都是很遥远的事情。
看到这里的老人,看到他们的孩子老探视,我被感动,也有个愿望,等到退休了。如果老人还健在的话,我会半年在这里,半年回去照顾老人,探视亲人。
再有本事的儿女也不一定有时间陪老人安度晚年。
再有钱的儿女也不一定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刻。
在亲情面前,金钱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在金钱面前,亲情又是那么的无价。
有条件就回去陪陪老人。老人会满足。
有时间就打个电话给老人。老人会高兴。
有可能就给老人洗一次澡,老人会知足。
每个老人,渴望亲情。
而我们生活的世界,又何尝不需要关心和友爱,亲情和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