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历史负责——蒋孝先之死和川岛芳子的国籍


对历史负责——蒋孝先之死和川岛芳子的国籍


  例如在西安事变中,宪兵团长蒋孝先是怎么被打死的,一种说法是当晚蒋孝
先正在由西安向临潼的路上,被东北军拦住之后,发现他就是镇压学生的刽子手
,于是把他当场枪决。另一种说法是当晚临潼枪响后,蒋孝先被东北军捕获,一
问姓名,得知他是镇压学生的罪魁,当即开枪把他击毙。还有一种说法是蒋孝先
当晚听到枪声,逃到华清池的月亮门附近,被东北军认出是镇压学生的蒋孝先,
于是将其乱枪击毙。每一种说法似乎都言之凿凿,在这次“清库”工作中就可以
整理出一个头绪,供史家研究时参考。
  再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逮捕并枪决著名日本女间谍川岛芳
子一案,川岛芳子作为日本军国主义者豢养的女特务,在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
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关于其人其事曾有多种书籍、影视作品和媒体报道,几乎
是人人皆知,但她是日本国籍还是中国国籍却在各种作品中都语焉不详。这里面
涉及一个法律问题:如果她是日本国籍,在战后就不应以罪被枪决;如果她
是中国国籍,则战后被中国政府逮捕并判处死刑就是正当的。为了核查这一史实
,于海鹰同志花费很多时间,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在日本侵华期间到中国来的
一个日本女电影明星李香兰的自传中,查到了这段历史。原来川岛芳子的国籍一
直是中国籍,尽管川岛芳子在战后被逮捕时,一直不承认她是中国人,并希望借
此可以救她一命,但中国政府以罪处决她是正确的。为了保证文史稿件的原
貌,在原稿上不能大段地调整,所以于海鹰同志在该稿下面加了注释。



————————————



 对历史负责 对后人负责——全国政协文史资料“清库”纪实

  本刊记者 陈鹏

  2002年3月3日,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在全国政协九届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向全体委员报告
:“近3亿字的库存文史资料的清理、筛选、审编工作基本完成,为存史、资政
、团结、育人提供了珍贵史料。”
  会后,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朱作霖深有感触地
对记者说,如果不是李瑞环主席亲自倡导、过问,这些珍贵的史料可能还在仓库
里;如果没有省市政协的通力协作,没有参加“清库”的同志不怕艰辛、甘受寂
寞、埋头苦干的工作精神,这项庞大的工程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一
  1998年5月6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朱作霖向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做
年度计划时作了如下汇报:
  由于种种原因,在全国政协资料库,仍有近3亿字的文史资料被长期搁置,
其中,不乏有价值的珍贵的或是鲜为人知的史料,有的资料,在仓库里一放就是
40多年。
  李瑞环听完工作汇报后当即明确表示:“这些资料放在那里很可惜,而且时
间长了保存也成问题。征集到这么一批史料很不容易,需要抓紧重新整理一下,
很好地进行研究、挖掘……整理好这两亿字材料并不简单,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
精力。建议你们近几年内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集中主要精力,下大力量进行清
理、挖掘和抢救……这是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
  几个月后,李瑞环主席在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上,
又一次强调了抓紧清理库存史料的问题,并提出了全国各级政协文史委共同协作
的建议。
  1999年1月,在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联席会议的开幕式上,
杨汝岱副主席就“清库”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999年7月,在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协作会议上,陈俊生副主席再
次强调了落实李瑞环主席讲话精神的重要意义。
  2000年5月,全国暨地方政协清理库存文史资料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时,孙
孚凌副主席在会议的开幕、闭幕会上,就“清库”新阶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安徽、湖北等省、市、自治区都把这项工作列入
了常委会工作要点,摆在自己的工作日程表上。
  在李瑞环的倡导下,一项功在千秋的庞大工程--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清库
”工作由此全面展开。
  二
  要在短时间内整理出近3亿字的史料,而且要对这套书的内容进行科学规划
,对稿件进行检查和质量把关,谈何容易啊!朱作霖,作为这次“清库”工作的
指挥员,深感责任重大。
  为此,他同文史委的同志们,按照李瑞环主席的指示精神,在很短的时间内
召开了包括文史委主任会议在内的各种会议共十余次,甚至考虑到了工作的每一
个细节……此时的全国政协文史委就像一个大战前的前线司令部,把触角伸向四
面八方,不断地调研、解答问题,协调工作……与此同时,他们着手“清库”工
作的前期准备。
  近3亿字的手写稿件数量很大,在全国政协机关地下室的一个大仓库内,一
排排近两米高的铁皮柜,满满地放了一屋子。而对这些稿件,要在短时间内一份
一份地编制号码、登记目录和分类,然后再输入计算机中储存起来,就是一个很
可观的工作量。据文史委办公室主任党德信介绍,在1999年春夏期间的几个月里
,全国政协文史办的同志自动取消了假期,有时要加班到深夜,几乎是在一种“
拼搏”的状态下完成这项工作的。
  三
  这次清理库存资料大协作,准备编辑出版的《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共25个分
册,每册120-150万字,计约3600万字。
  参与协作的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和副省级市政协文史委都要担负几
十万字至数百万字的清理、审读、核实、编辑、校对等一系列工作。500多名专
家、学者参加了这场“会战”。
  辽宁省政协宣传学习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赵杰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住院动手
术之后,躺在病床上审读了80万字的稿件。因刀口尚未愈合,只能长时间地保持
一个姿势,有时稿件掉到地上,他只好按动床头的呼救按钮,请求医生护士帮助

  《文史精华》杂志主编石玉新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不久,就承担了一审稿件
60余万字的任务。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听着雷锋、欧阳海的故事长大的,一事
当前,首先想到的是奉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
  上海市政协在“清库”工作中接受了整理经济工商类稿件900多万字的任务
,要在一年多时间里完成挑选、审读、编辑、打印、校对等一系列工作,显然人
手不足,于是他们聘请了十几位著名的专家学者参加审读工作。
  为了更准确地弄清地名的更迭及历史事件的细节,全国政协和上海、辽宁、
湖南、广东、四川等省市政协专门聘请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与审稿工作。全国
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为了严格把关,专门聘请了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的6位资
深战史专家,并邀请文史委员会中有的关专家多次进行研讨。
  四
  库存史料之所以长期被搁置,大致有三个原因:一是由于当时历史的原因;
二是稿件中史料略显芜杂,编辑起来要花费许多力量去甄别、核查,所以选用时
就一直被筛选到了后面,久而久之变成了长期存放;三是史实有误,不能选用。
  西安事变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国内国外许多从事现代史研究的
专家学者们,对西安事变从各个视角进行了考证与论述。在80年代初,有关部门
曾专门抽调力量,成立了有关西安事变史料征集和整理的机构,对西安事变各方
面的史料进行了专题的征集和研究,共征集到有关史料近400万字。其中,一部
分史料以《西安事变亲历记》、《西安事变简史》两本书面世,还有大量的、有
价值的史料没有公诸于世,而存于全国政协资料库。据了解,其没有公诸于世的
原因,一是出于对张学良的安全考虑,不少史料只能留存起来,暂不面世;二是
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方面,有些稿件涉及当时的历史原因不宜公开,所以也暂
时搁置。在研究西安事变中,这批史料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一直被中国国内
乃至世界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们所瞩目。
  例如在西安事变中,宪兵团长蒋孝先是怎么被打死的,一种说法是当晚蒋孝
先正在由西安向临潼的路上,被东北军拦住之后,发现他就是镇压学生的刽子手
,于是把他当场枪决。另一种说法是当晚临潼枪响后,蒋孝先被东北军捕获,一
问姓名,得知他是镇压学生的罪魁,当即开枪把他击毙。还有一种说法是蒋孝先
当晚听到枪声,逃到华清池的月亮门附近,被东北军认出是镇压学生的蒋孝先,
于是将其乱枪击毙。每一种说法似乎都言之凿凿,在这次“清库”工作中就可以
整理出一个头绪,供史家研究时参考。
  再如,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府逮捕并枪决著名日本女间谍川岛芳
子一案,川岛芳子作为日本军国主义者豢养的女特务,在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
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关于其人其事曾有多种书籍、影视作品和媒体报道,几乎
是人人皆知,但她是日本国籍还是中国国籍却在各种作品中都语焉不详。这里面
涉及一个法律问题:如果她是日本国籍,在战后就不应以罪被枪决;如果她
是中国国籍,则战后被中国政府逮捕并判处死刑就是正当的。为了核查这一史实
,于海鹰同志花费很多时间,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在日本侵华期间到中国来的
一个日本女电影明星李香兰的自传中,查到了这段历史。原来川岛芳子的国籍一
直是中国籍,尽管川岛芳子在战后被逮捕时,一直不承认她是中国人,并希望借
此可以救她一命,但中国政府以罪处决她是正确的。为了保证文史稿件的原
貌,在原稿上不能大段地调整,所以于海鹰同志在该稿下面加了注释。
  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省市区政协文史委的审稿过程中,几乎经常遇到。这
事情看起来都不大,然而在记述历史的书籍中,一处错误足以造成数载谬传。中
国的史家数千年来一直有认真勘误、秉笔直书的传统。在这次“清库”工作中,
记者看到了这种传统的再现,并由此想到一个史书的编者面对着一个时代,大约
就如同站在险峻关口上的守将,可以谓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历史上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
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地规律,不可
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
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些整理出来的库存史料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告诉人们,勿忘历史才能更好
地迎接未来。

  《时代潮》  〔2002年  第07期〕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