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盼着杀鸡,主要倒不是馋鸡肉,而是想收集鸡毛做毽子,公鸡脖子和尾巴上的鸡毛是做毽子的最好材料,那里的羽毛长且软,毽子飞起来的时候鸡毛定向好,踢起来更稳健,要是遇到芦花大公鸡,做出的毽子的颜色鲜亮,那就更好了。每当杀鸡的时候,我就拎上奶奶的旧棉鞋站在一旁,等着收藏鸡毛,至于为什么选奶奶的旧棉鞋来收藏鸡毛,当年没有想那么多,姐姐以前用棉鞋收藏鸡毛,到我这里就象尊从一个传统,就那么延续下来了。奶奶的旧棉鞋样式非常古旧,两片鞋帮在脚面正中间滚个厚厚的边缝在一起,象个糖包子,也有人叫窝窝头棉鞋。
做毽子的另一个主要材料是铜钱,就是那种外圆内方写着道光或者康熙字样的铜钱,我家那些散落在老房子里各个角落的铜钱,几乎全被我搜刮出来做了毽子,那些铜钱大部分已经有些磨损或锈斑,厚薄不一,我不是很满意,因为我一直盯着哥哥的那串崭新的铜钱。那串铜钱总共十八枚,用粗粗的红线串成一串,顶端有一把钥匙,铜钱就挂在床边的柜子把手上,我在床上常常会用脚去勾动它们。为做毽子,我求过妈妈,妈妈答应,等到哥哥十八岁时就送我两枚。
那串铜钱是奶奶为哥哥的长命锁所配,长命锁是一个刻着麒麟的银锁,妈妈一直把它藏在我找也找不到的地方。奶奶在哥哥十一岁时去世,遵从奶奶的嘱托,每年哥哥过生日,妈妈都会拿出长寿锁挂在哥哥的脖子上,给哥哥吃长寿面,哥哥那时对一切四旧的东西都很反感,妈妈也从不烧香拜神,但这种仪式却一直悄悄地坚持了下来,这也是对奶奶的一种纪念吧。
那年哥哥过十八岁生日,妈妈拿出长命锁,哥哥用那把钥匙打开银锁,完成了他的成人仪式,奶奶也会放心了吧。终于等到哥哥过了十八岁,我得到了两枚铜钱,妈妈把余下的铜藏了起来。有一次,我发现了妈妈藏铜钱的地方,我把铜钱全装到了衣服兜里,拿到同学中炫耀,炫耀的结果是,铜钱都不翼而飞了,为此,我挨了批评,自己也很懊悔。
踢毽子当然是在冬天穿了棉鞋之后,因为棉鞋踢毽子弹性好,我的布面鞋由三片组成,当时叫做三块鞋,三块鞋和现在穿的旅游鞋结构一样。这样的棉鞋脚面是平的,玩起毽子来可以多些花样。踢毽子的时候,嘴里要一边踢一边数着数,这样容易保持节奏,通常过十的时候要加些花样以增加趣味和难度。记得当年过十的花样有很多种,最简单的花样叫“落”,也就是让毽子落在鞋前面的鞋面上,这时,三块鞋就有了优势,象我奶奶那样的豆包棉鞋,鞋面上是鼓起来的鞋缝,象个屋脊,就没办法玩这种花样,不过,以前的女子不能玩毽子,所以做棉鞋时也就不会兼顾到这一层。
过十的花样稍复杂的有“拐”“跳”和“钩”,拐是把腿向外撇,从鞋子的外侧面踢毽子。跳和钩比较相似,先跳起来,一条腿把毽子从身后踢起来叫跳,一条腿立地不跳.另一条腿从后面踢叫钩。过十可以是一个跳,两跳或连三跳。难度再大的花样还有“瘸”,瘸的时候要把一条腿缩起来,另一条腿从鞋的里侧面踢毽子。难度最大的是张飞蹁马,踢法是在毽子落下时,一条腿从毽子上方蹁过,毽子从两腿中间穿过后,另一条腿把毽子从身后踢上来,这种踢法需要好的弹跳,还要动作协调一致,一般人还过不了关。
说起踢毽子我可是好手,记得踢得最厉害的时候,我可以一口气踢几百个,上面所说的几个踢法我都会。读小学时是我踢毽子最多的时候,冬天,我把课间休息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踢毽子上,踢毽子活动量大,不一会儿就是满身大汗,有时玩得高兴了,帽子围巾摘拿下来放一旁,踢着踢着可能移到了别处,为此,我丢过好几个绒线帽和围巾。
我最后一次踢毽子是在一个寒假,那时我已经参加工作嫁了人,假期回到家,满心还是玩.一天,我和妹妹突然来了踢毽子的兴致,我们一起兴致勃勃做毽子,然后拉开架式比赛,记得那次我们比的是过十连三跳,当踢到二百时,我感觉心突突地跳,喘不上气,我停下来,有些悲哀地说,难道我老了,踢不动毽子了?
后来我知道,我不是因为太老才有剧烈的心跳,而是我那时已经有孕在身。自从那次以后,我再没有踢过毽子。
200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