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杂忆

向往和回忆,组成了我们所有的记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 三道杠

 

1981年的9, 小学毕业的我上了初中.不是什么好学校, 但毕竟是上了中学.

 

家境依旧清贫,老爸的右派帽子算是摘了,但还是党外人士,事情干的多,工资却不多,当官的好事等依旧粘不上边.

 

凭着小学的一点老本,居然当官了少先队的大队委员(那时的初中依旧有少先队组织),响当当的三道杠. 老爸以前让上的体校也派上了用场, 由于动作标准, 我成了课间体操的领操员.

 

提到了体校, 又要讲那段历史了, 老爸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学习城市建设的本科生, 本意是学成了来建设现代化的城市, 可是还没毕业, 就被戴上了全国第一批的右派帽子,真是机不逢时. 也让他的奶奶,也就是我的太奶,大失所望.当时老爸家里主事的人就是太奶, 据说是相当聪明贤惠, 她看到老孙家的孙子读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县里,很是不解, 到处打听询问,原来因为大学里是学的数学,刚好回县中学教书. 等到老爸报大学志愿时, 太奶她老人家让孙子把所有的学科读给她听, 当老爸读到城市给排水时, 太奶她老人家睁开眼睛说: 孙子就选它吧, 一定会分配到大城市去, 县里用不上这玩艺. 老爸虽然分配到了城市, 但因为那顶帽子, 只能同排水工人一起去掏下水道了. 老爸对读书似乎有些绝望了, 把我哥送去当兵, 把我6岁就送到了体校学体操了. 开始是老爸逼着去, 后来我自己也喜欢去了, 不为别的, 就为了中午那顿面包和粉肠外加一瓶南坎汽水.

 

领操员要站在领操台上, 高高在上, 基本全校的师生都能看见, 那时的我一点也不胆怯, 主要是因为咱是体校学体操的, 动作标准无误. 但后来发生的事, 却让我永远不能忘怀.

 

家境的确是太贫寒了, 全家六口人, 祖孙三代, 只有老爸一人上班. 三个孩子的学费都要分着交: 我是老小,我先交; 姐姐是老二, 第二个交; 哥哥是老大, 最后交. 好在后来大哥参了军, 学费才能一起交.

 

不知大家有没有穿过那种蓝色的布衣服, 那种布是会掉色的. 我的裤子就是这种蓝色的, 长高了, 妈妈就加一段新的, 再长高就再加一段新的,   这样一来我的裤子就变成了三种颜色. 那时的我根本就没有在意, 但我的绰号却在全校传开了----- 三道杠.

 

上了初三, 入团了, 少先队的职务也随之没有了, 胳膊上的三道杠的标志也不戴了, 但全校的师生还是叫我三道杠, 我大为不解, 全校的三道杠有7.8, 怎么就我叫三道杠呢? 后来我的一个邻居向我道了原委, 我才恍然大悟, 那天的课间操, 领操员没了.

 

我同老师讲, 初三了, 我要抓紧复习, 不想再领操了, 老师似乎明白了我的心事, 很痛快地答应了. 从那以后, 我再也没上过间操. 据说第二天的间操, 换了一个领操员, 全校师生哗然了几分钟,我想他们一定在找那个动作标准的三道杠.

 

后来的三道杠以全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省重点高中, 在那里开始了新的领操员生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