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印度人爱用树叶来刷牙,不仅口气清香,而且牙齿牢固,不易脱落。经考证,中国的刷牙习惯是从印度僧人那里学来的。西晋时,都法护的译经就有“杨枝梳齿”。杨枝即牙刷,梳齿即刷牙。唐朝时,义净的译经也有“取君持,执齿木,出门外澡漱”。君持即净瓶,齿木即牙刷,澡漱即刷牙。 日本一名医生1982年在敦煌发现了一幅唐代的壁画,所画的是皈依佛门的人正在剃头、洗脸、刷牙、洁身的场景。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后来,人们细查敦煌石窟,大大小小的“揩牙图”竟有十几处之多。图中刷牙者皆上身裸露,蹲着马步,左手握净瓶,右手横牙刷于嘴上。 古时的杨枝牙刷,是将杨柳枝的一端或两端打扁成刷状,沾盐或药揩齿。这种牙刷后来被植毛牙刷淘汰。考古工作者曾在辽国墓葬中,发现了两把植毛牙刷,它有两排共八个植毛孔,植毛长度约2.5厘米,与现代牙刷十分相似。 中国人的洁齿文明,虽然有许多与僧人生活有关的记载。但细查古代典籍,至少在周代国人就初露洁齿之端倪了。《礼记》载,“鸡初鸣,咸盥漱”。也就是说,漱口之习至少在那时已成为华夏文明的一种生活习惯了。 现代人普遍以白牙为美 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以白牙为美的?西方经典“所罗门之歌”中,就有将情人的牙齿比喻为一排小白羊的赞美之词。在古罗马,人们为了牙齿洁白,曾发明了以尿洗牙的偏方。当时最具品牌地位的洗牙尿据说是葡萄牙尿。 有意思的是,以黑牙为美的历史也很漫长,甚至延续至今。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富川县发掘两千四百年前的墓葬时,发现墓葬中有黑牙齿的骸骨。据考,在古越人心目中,美女的牙齿应是黑又亮的。 泰国阿卡族女人的美丽标准:牙齿越黑越美丽 古罗马人美白牙齿要喝尿,古越人美黑牙齿的技术也不轻松。古法染黑牙要分两个阶段:先染红再染黑。先把染料涂在剪好的芭蕉叶、椰叶或槟榔叶上,作为染膏贴在牙外面。次日早晨,取下染膏后,用上等鱼露漱口,以便将沾在牙缝的染料清除干净。十二至十五天后进入染黑阶段,用手指将“染料”使劲抹在牙面上,使牙齿黑得发亮。这种黑牙文化,亚洲其他国家也有,如日本、越南等地都有好染黑牙的部族。这种习俗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黑好,还是白好?就健康而言,不生病的牙就是好牙,这才是牙齿美的硬道理。 很多人以为,牙病是一种现代病,甚至是一种富贵病。其实不然。 华夏先民在制作第一批“汉字”时,就率先勾画了“齿”字(即在一个“口”里上下各画两颗牙)和“龋”字(其字形是一口蛀蚀牙齿)。安阳小屯出土的十万甲骨中,涉及到的疾病记载就有323片。其中就有问“疾齿”的。遗憾的是,甲骨文中除了病名及症状之卜辞外,未见药物及治疗的记载。 虽然在商代就有了“龋”的记载,但最早的牙医还是出在埃及。2006年10月,考古人员在埃及发现了三位牙医的坟墓。每个墓门上都有“一颗牙齿上面有一只眼睛”的象形文字,并都留有姓名,表明了墓主御用牙医的身份。这些牙医墓属于第四王朝末,第五王朝初期,据今大约四千两百年左右。 埃及找到了最古老的牙医,但它并非人类最早的医牙史。据《自然》杂志的报道,巴基斯坦出土发现的九个史前头骨中,竟有十一个牙齿钻洞,深度约为3.5毫米。手术完成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五千五百年到七千年之间。科研人员还尝试了复原古代钻牙的方法,以证明古人在那时就已掌握了开髓技术。 龋齿不仅痛,而且还烂。中医早期对付烂牙的土办法是用榆皮、美桂等药物来充填牙齿。汉墓出土的文献,记载了中国这种最早的牙齿充填术。到了唐代人们又发明了银汞合金的牙齿充填术。但充填术代替不了终将缺损的牙齿。义齿早晚要浮出水面。 西方最初是用河马牙、象牙、牛骨牙来制造义齿的,但动物的牙齿毕竟不如人牙好看,很快人们就找到了义齿的最佳货源:一是穷人的牙,二是死人的牙。这种事大约在文艺复兴时就开始了,到十八世纪已成为流行。由于买活人的牙成本太高,很快就有职业盗墓者向牙医贩卖死人牙齿。 不过,比之盗墓拔牙,来得更快的是尸横遍野的战场。最著名的,当数1815年“滑铁卢”战役留下的巨大的义齿资源了。那一仗,对阵双方共损失了五万多将士。几万套“滑铁卢”义齿,整整服务了欧美一代镶假牙的人。(文/梁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