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选读·前言

作为一部教材,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素质课程用书《西方哲学智慧》的配套教材,但它不是一部标准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而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入门性读物。我们希望通过对西方哲学的精神气质和历史演进的勾勒而展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们尽量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尽量用富有感染力的散文笔调,而不是学究气的论文语言来讲述,但又尽量不丧失哲学应有的品格和爱智慧的追求。我们希望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读者们能够读到一部更完美的西方哲学史话。




《智慧的探险——西方哲学史话》选读·前言
作者:chun    教育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52    更新时间:2004-7-8 【哲学在线编辑

前言

据说,“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词,并称自己是哲学家或爱智者的,是毕达哥拉斯;因为他说过,只有神是智慧的,任何人都不是。”(第欧根尼·拉尔修:《著名哲学家生平和思想》卷1第12节)

据毕达哥拉斯说,参加节日赛会的有三种人,一种人想参与比赛而求名,一种人想做买卖而获利,而最好的人则满足于作一个旁观者。哲学家与第三种人类似,他们弃绝名利,只想通过沉思而把握真理。

有人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视为一位贤人,有人视之为智者(“诡辩家”),还有些人把他当作宇宙论者,但在柏拉图眼中,苏格拉底不是别的,只是一位哲学家。

在毕达哥拉斯看来,人不是智慧的拥有者,而是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者,人对智慧的爱就是哲学(philosophia),爱“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但哲学家所追求的智慧不是实际的技巧和聪明,而是基于沉思的知识,这种智慧和知识是属于“神”的。

在柏拉图看来,苏格拉底之所以是哲学家或哲人,而不是其他,因为他所追求的智慧经得起彻底的批判和反复的审查,因为这种智慧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辩证法”所获得的,因为这种智慧把我们直接引向“真实的实在”而不是飘忽不定的日常生活,因为这种智慧对实在的真实本质的把握就是要知道事物是什么,为了什么,因为这种智慧知道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因此,苏格拉底之所以说“我自知我无知”,是因为他是有“智慧”的“无知”,有“自知之明”(智慧),或者不如干脆说他爱“智慧”。

因此,“哲学”并不是让人聪明而有智慧的学问,毋宁说,“哲学”是把人引向智慧,让人知道自己没有智慧而去追求和热爱智慧。这种哲学的品格一直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来贯穿始终的精神追求。

但这种追求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无数次的探险。在无数次探险中,哲学家开辟出人类思想的道路。他们之中有人歧路亡羊,也有人临歧而哭;有人在羊肠小路上一意孤行,有人则在茫茫的旷野中四处摸索;有人穷尽毕生之力而一无所获,也有人筚路蓝缕而硕果累累。他们在路边搭起一个个帐篷,点燃一盏盏明灯,告诉同伴和后来人,这一条路不通,那一条路可行。他们不断变换着探索的方式,但目标是坚定而执著的,那就是建造人类智慧的雅典娜神庙。为此,他们制造了砖瓦,发明了技术。这砖瓦就是各种概念、观念或范畴,这技术就是各种逻辑、论证方式。他们尝试着许多工艺建造了许多样式的雅典娜神庙(哲学体系),这一个又接续着那一个,那一个推翻了另一个。在其他行业的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工匠们看来,他们在漫漫长路上这样毫无希望的奔波真是徒劳,竟把一无所获的冒险当作丰收,把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当作知识的开端,他们滔滔不绝地说了那么多话,却只是让纷纭的言路更加崎岖——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其实哲学就是无尽的探索,她为其他知识领域开辟了道路,为人类的思想拓展了地平线,虽然她常常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常常与目标失之交臂,与舒适安逸的生活擦肩而过,但这正是她的伟大之处:她要为思想,也就是为自己寻找和开辟出路;她要拓展思想的领域,挖掘思想的深度。

爱智慧的道路有许多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与先哲对话,跟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们一起在思想的林中小路上漫步,与他们一起开拓思想的地平线,甚至参与到他们追求智慧的历险过程当中。因此,本书的主旨不是在歌颂西方哲学的辉煌成就,虽然她曾经是思想的地基,知识的拱顶,科学的女王;而是要简明扼要地勾勒她的探险历程,介绍那些伟大的探险者为各自的时代所探明的思想深度。许多不太知名的探险家被我们忽略了,因为他们的探险工作已经被那些更伟大的探险家所吸收和发展了。

我们从爱琴海边的古希腊哲人开始叙述。他们以清澈的眼光探索世界的秩序与灵魂的和谐。他们系统地表述了哲学的所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并以古希腊人所特有的透澈的清晰去解答这些问题;他们为人类赢得哲学思想的自由和独立,宣告了理性自主的权利;他们总是作为哲学家而生活,表达出哲学生活无所畏惧的豁达坦诚。当纯粹的希腊精神借助文艺复兴而被重新唤醒之后,希腊哲学为整个欧洲的哲学与科学、乃至现时代的哲学开辟了道路。

我们从古希腊走向中世纪——那个曾经被误认为“黑暗时代”的“信仰时代”。但实际上,天路的历程与理智的复兴共同贯穿了那个时代。我们给出了足够的篇幅介绍那些伟大的神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因为我们怀疑,通常按照现代哲学混乱的分类断章取义地割裂中世纪思想的做法,能完整地理解中世纪思想家本来的思想意图吗?奥古斯丁、阿奎那和波那文图拉等人的思想难道就是一块一块的什么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宗教学说之类的东西吗?启示和理性,或者信仰与理性,或者神学与哲学的对立真的是中世纪的核心主题吗?神学的体系是否以及如何可以分为启示和理性呢?像阿奎那那样区分神学与哲学并为哲学在神学之内争取自主的地位的情况,是否也存在于奥古斯丁、安瑟尔谟和波那文图拉那里呢?在新一代学者提出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发现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中世纪哲学研究的范式可能无法全面地理解中世纪的思想。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世纪哲学没有伟大的哲学家,而从中世纪哲学的研究中也不可能产生出大哲学家。这其中的深层原因可能就在于,人们从来没有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进入中世纪的思想之中。

我们从中世纪走进近代——西方哲学的辉煌时代。自然的探究与理性的启蒙是这个时代的双重变奏。幸运的欧洲人汲取了古往今来的各种知识体系,将形而上学的理论兴趣、形式化的逻辑方法与经验性的探究意图结合在一起,更借助开疆拓殖和新型生产方式的推动力,爆发出伟大的科学革命、哲学革命和社会革命。那些激动人心的思想建构不但塑造了西方文明的精神气质,而且奠定了西方文明的优势和强势地位,直至今日。

我们从近代走进二十世纪。二十世纪的西方哲学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样迅速、剧烈而繁杂。语言的分析与观念的重构或许是万花筒般的哲学思潮的一条主线。这个时代离我们太近,这个时代的哲学未经淘漉,我们只能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思想加以勾勒。据说,西方哲学已经从“现代”走进了“后现代”,基础性、统一性的智慧断裂、坍塌为碎片式的隐喻。在“后现代”的喧闹接近尾声之际,哲学将重新塑造“爱智慧”的品格。

其实,哲学并没有一个整齐划一的历史,不同学者笔下类型各异的哲学史就是明证。如果把哲学思想比作“思路”,那么最初原本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当人们意识到路的重要性,就开始主动规划、创建各种各样的道路,打通新的和旧的,在旧路之上重建新的,有环路,有直路,还有立体交叉的道路。维特根斯坦有这样一个比喻:“可以把我们的语言看作是古代的城市:它是由错综复杂的狭小街道和广场;新新旧旧的房屋,在不同时期作了添补的房屋组成的迷宫;包围着这一切的是街道笔直严整,房屋整齐划一的许多新市区。”(《哲学研究》第18节)或许哲学史也与此类似。当我们书写哲学的历史的时候,我们当然要侧重它继承、创新和发展的脉络,但同时也应当尊重它在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文化乃至每一位哲学家本身的“理路”。哲学史并不是宏伟壮观的市政规划图,而是汇集了众多能工巧匠的精湛艺术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可能是古典的,也可能是现代的,甚至是“后现代的”,但无论如何,其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一部教材,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素质课程用书《西方哲学智慧》的配套教材,但它不是一部标准的西方哲学史教科书,而是一部西方哲学史的入门性读物。我们希望通过对西方哲学的精神气质和历史演进的勾勒而展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我们尽量深入浅出、由浅入深,尽量用富有感染力的散文笔调,而不是学究气的论文语言来讲述,但又尽量不丧失哲学应有的品格和爱智慧的追求。我们希望它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读者们能够读到一部更完美的西方哲学史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