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之行杂谈 (图)

锦书比较懒散,刚开始做Blog,一是不想好文章流失,二是想有个交流平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前言:因为不是旅游杂记,对风土民俗不作介绍,只想把那年的往事片段拿来闲聊一翻,也是对青春美好的一点回忆吧。时光飞逝,当年的许多事都模糊不清了,只能摆出记忆的残片,与各位分享。



海湾战争(即第二次海湾战争)平息后,各国都在帮助科威特重建,尤其是科威特境内的油井的灭火,煞是费了一翻工夫,想必各位都会有些记得。本着锻炼新人的目的,刚到工作岗位不久的我,被领导相中,派到科威特,支援科威特人民重建家园,于是那年的7月,我来到了这个沙漠中的石油大国。



我们一到科威特,每个人得到了一个Identity, 有了这个就可以享受这个国家任何福利,包括免费医疗,同时还要用这个应付该国警察任何形式的检查。科威特和中国有5个小时的时差,倒时差是入境后第一项任务,还好时差短,比较好倒。记得一哥们,晚上实在是睡不着,也没跟大伙打个招呼,晚上11:00多跑到大街上瞎溜达,被警察拦住查Identity,那位仁兄忘记带了,结果被带到了警察局过了一晚,还好那哥们English不错,说清楚来历,第二天,接到警察局电话,头儿亲自去领人。否则麻烦大了,这边头儿正找人呢,还以为失踪了。那哥们回来后,还津津乐道警察局的伙食如何好,头儿和大伙先是无语中,然后大笑不止。

我们居住和办公的地方都是在当地的贫民区,办公用具和家俱都是租的,住的地方就是那种有3个bedrooms的apartment,一般一个房间住3个人。在科威特分辨富有和贫穷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谁家门口的树多,因为当地是沙漠,水比油贵得多,每棵树下面都埋着一个专门的供水管。我们的工作现场是建在一片沙漠当中的集油站,走Highway大概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沿途都是海滩,沙质细腻,呈白色,那海水清澈湛蓝,让你有驻足观赏的冲动,但伫立在海滩边上的公告牌足以把你从美好的遐想拉回到现实中来,那公告是:小心,不得进入,有地雷!战争的残酷由此可见一斑。时值盛夏,阳光直射时温度约有摄氏70度,树荫下也有50度,我们每个人都配有工作服、安全鞋、安全帽还有风镜,那工作鞋前面嵌有一块钢板,工作服全部由厚厚的棉布制成。沙漠里的风大,但吹到脸上也是火烫的感觉。虽然在露天下只呆半个小时,回到休息室里,汗水早就浸透了衣服。现在想想亏得当时年轻,身强力壮,否则真是吃不消。

随公车进科威特城游览,是件快乐而难忘的事,时间大概是我到科威特后3个多月,毕竟来了这么久,还没有见到真正的科威特首都的样貌。参观清真寺时,伊斯兰教的规矩是不准女性进入清真寺的,害的同行的女同事站在寺外大发牢骚。男性也要把鞋拖掉,才能进入。当时正赶上当地人作礼拜,就看到黑压压满地都是膜拜的人,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于是赶紧走人。科威特首都标志性建筑是:三塔,里面储藏着淡水,科威特是沙漠中国家,属热带沙漠性气候,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淡水极少。塔呈球状,两个大球为水塔,小球为旅游观光的旋转餐厅,我们所有的人在塔下合影留念。在逛集市的时候,居然遇到了同胞,一身黑袍,面沙遮脸,这是科威特已婚妇女的统一装束,要不是她主动用中文询问我们是不是从中国来的,真是想不到在异国他乡还能遇到自己的同胞,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男同事们寒暄两句就主动退下,大概是在异国很少见到自己的同胞的原因,她跟我们的女同事聊了好久,走的时候还恋恋不舍,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们只有祝愿她平安、幸福快乐。

科威特是伊斯兰教国家,食堂每天就是牛羊肉和鸡肉,该国蔬菜又昂贵,吃的很单调,当地最便宜的是鸡腿,只要你想吃,一天吃4个鸡腿没问题,吃得我们都快吐了。当时的project manager (姓卫)通过国内的项目部把烤鸭藏到项目来往文件箱里,通过了科威特的海关检查,准备国庆给大伙开荤的,因为没有冰箱,卫头儿悄悄地把烤鸭藏在自己的床下,算计着日子觉得应该不会坏,国庆一到,卫头儿把这批鸭子从床下拿到食堂,放入微波炉里,就听着砰、砰、砰……进入微波炉的烤鸭几乎全部爆炸,整个食堂立马弥漫着类似臭鸡蛋的味道,而且其臭无比,这成了全项目部的大笑话。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我再加一句:尤其是把这种创造能力发挥在吃上面。不是蔬菜少吗,从国内调集大量品种的泡菜,引进方法同烤鸭,当然也少不了泡菜炸弹事件。后来不知道是哪位哥们发现科威特当地人不吃螃蟹,大伙齐动手,制作捕螃蟹的钢叉。现场最多的就是钢筋,而且什么工具都齐全,看着新出炉5把钢叉(虽然没有猪八戒的钉耙漂亮,但比它实用),大伙兴奋异常,跃跃欲试,就等着午夜后退大潮的时候到海滩上各显身手。科威特的螃蟹大概是很少见过大阵势,用手提电筒一照就不动了(国内的螃蟹管你照不照的,见人就跑),OK,一叉下去,就成囊中之物。一个晚上的捕蟹成果,就是第二天中午的螃蟹大宴(都是用脸盆端上桌的)。这要是在国内,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吃得大伙那叫过瘾。一哥们不知道自己对海鲜过敏,晚上全身起疹子还带呼吸困难,被送进emergency,又充分享受了一把科威特的免费医疗待遇。后来头儿们又发现当地的虾很便宜,就时不时地到渔民那里直接购买,虾和螃蟹成为当时改善伙食的两大法宝。

古人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没想到如此富庶的石油大国,在通讯方面却如此落后。我们项目是跟美国公司合作的,整个项目部门只有一台computer作为服务器连在internet 上,所有项目来往文件和私人书信都是先汇总到这台服务器上,然后分发给各专业或个人(我们内部设置成局域网)。那时侯和家里人的email都要用word文件写,还要加密码,可怜我和女朋友,当时处于热恋中,女方每天都发10多封email,互相嘘寒问暖,那种相思中的浪漫真是要细细品味。这可把管理server的大姐烦透了,俺也只好厚着脸皮接着大姐的数落,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只好通知女朋友把情书减产。和父母的联系大部分情况下是通过email的形式,由女朋友来传达,因为当时如果从科威特打国际长途给父母每分钟约要1.5个迪纳尔(1迪纳尔=30¥),除声音不清楚外,还有话音后滞问题。从国内打到科威特还好些,当时是24¥多每分钟,但实在不想让老人来花钱。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道理真是颠扑不破。国庆节当天,大家站在海滩上,面对东方(祖国的方向),齐唱国歌,不知道什么时候,女声部开始有人啜泣,接着开始走调,男声部只好提高音量,唱着唱着,不知不觉中,所有的人都已泪流满面。不需要什么爱国主义教育,每个人都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那天晚上,大多数人几乎一夜未眠。因为工程需要,春节必须在科威特现场过,农历除夕当天,我们的project manager特地把项目部对外联络的电话拿出来,让我们这些在海外的单身给家里拜年,每人只给3分钟的时间。电话接通时,几乎每个人都只说了一句:爸妈新年好!就再也说不下去,女同事们更是哭个伤心不已。说到这里,想起了春节前夕的一段小插曲,当时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举办春节招待会,需要waiters,我们这些年轻engineers被临时培训了3个小时,内容包括如何端菜、上酒,还有必要的外交礼仪。那次请的是科威特石油界高层人物,还有友好人士,宴会档次相当高,充当waiters的我们一丝不苟地服务,赢得了科威特官方高度赞扬。而留给饥肠辘辘的我们的是满桌子的剩宴(好在宴会用的都是公筷公勺),对于我们,那绝对是珍馐。

次年的4月,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手头的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告别了项目组,我回到了中国,这次科威特之行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也让我结交了许多好朋友。



后记:多年以后,当我移居海外,这段科威特的经历,成为我叩开现在供职的这家consulting公司的敲门砖。当神洲六号成功发射并回返,平时对我一脸不屑的白人兄弟,拿着报纸,对我唧唧呱呱大赞中国如何了不起的时候,我从心底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PS:根据好友的经历所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