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代重歼
昔日的第三帝国即将重现。地点不再是欧洲,而是亚洲。日本,将踏着第三帝国的足迹向前走。世界不得不正视这一点。因为历史的惊人相似让我们已经看到了战火在点燃。或许我们可以说,主宰人类命运的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客观的事物规律在引导一场新的冲突。
并非文明较量,因为两个国家同样是东方文明。并非是仅仅着眼于历史,因为一个民族过于善良,另一个民族不敢正视历史。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条件促使他们进行最后的摊牌。看看今天的日本,我们依稀瞧见了第三帝国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了东亚地区。上一场战争的遗留问题已经暴露无疑。惊人的相似当然并非偶然,而是带有必然性质的预示。是历史在提醒中国人,战争即将到来。无视历史的教训显然是辜负历史的举动,那就必然遭到前人一样的惩罚。
从整体上来看,第二帝国时期的德国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正是依靠武力的作用,勃兰登堡王室把一个小小的公国变成了欧洲强国普鲁士,继而又进一步成为了欧陆霸主德意志帝国。因此,勃兰登堡王室高度迷信武力,武力也帮助勃兰登堡王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再来看看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是策源地之一,并且最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通过武力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战争的利益让日本从一个蕞尔小国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强的大日本帝国。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让日本高度迷信武力。实际上,二战的失败类似于一战德国的失败。也就是说,和一战之后的欧洲一样,东亚的战争还将延续。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德国在拥有了强大陆军的基础上又试图去拥有挑战英国的海军。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在拥有了强大海军的基础上也在寻求获得强大的陆地力量。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让德国感觉到极度不平衡的《凡尔塞和约》,那么人们也可以看到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之后对于《和平宪法》的不满也在快速上升。这些类似的反感情绪上升都是伴随着力量的上升而到来的。其实质都在于国家和人民认为自身的力量已经开始具备了打破上一场战争失败之后强加给自己的国际秩序。对于第三帝国和今天的日本来说,上一场世界大战对于他们不过是一次阶段性的失败,是给他们指明出路的战争。德国在二战之前没有再把过多的力量投入到海军建设上来,而今天的日本也没有把陆军置于挑战大陆强国的位置上。他们对于自身的力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让他们发动下一次战争相对更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和一战之后的德国一样,日本也没有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一战后的德国迅速复兴,而二战之后的日本也在1967年到1968年期间先后从经济上超越了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他们都还是没有最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可能存在的毁灭性伤害。那种伤害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二战中,虽然美国对于日本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可是地面的战争就没有推进到日本四岛上。一战中的德国也及时投降了,最终战争也没有直接伤害到德国的本土。一战中,俄罗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完全被削弱了。二战中的日本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在一个同样的历史进程之后,社会主义在俄罗斯和中国都取得了胜利。两场战争在客观上分别推动了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由于各自都是被多个国家联合击败的,战败国并没有对于自己是战败国有清晰的认识。
或许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会说,这些都是以前的事情。过去的事情并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那么,就看看今天的日本吧。
日本人频繁地利用获得平等的大国地位的借口进行舆论准备。德国当年不就是希望获得平等的大国权利吗?在不同时期的两个国家里,都把军事力量方面的平等看成是重新攀登世界最高峰的铺路石。这个行动其实是在酝酿新的战争。所谓的平等地位究竟是从何而来?绝对不仅仅是以军事力量为唯一因素。经济、政治以及国家形象都是很重要的。作为战败国,取得平等地位的最佳途径显然是得到其他国家的宽容。一战后,德国的总理史特瑞斯就是这样做的,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当然,这个成果最终被希特勒终结了。细心的人会注意到,是史特瑞斯给了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诸多资本。因为正是史特瑞斯让战胜国开始从一定程度上谅解德国,并松懈了对于德国的管制。在二战之后,阿登纳沿着史特瑞斯的老路在走,只不过这一次这条路走通了。在饱偿国家分裂的痛苦之后,德国人终于从内心深处开始对于战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战争从此不仅仅意味着利益和荣誉,还有灾难。日本在看到了德国的阿登纳之路之后仍然执意走一条死路,可见这是没有对于战争问题有正确认识的结果。日本在二战之后也一度以诚恳的态度认错,但是这种认错的态度没有坚持下来。力量的上升颠覆了认错的可能性。从本质上来说,日本的认错和阿登纳的认错性质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于,德国人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了认错是一种持久的战略行为,而日本却把认错当成一种短期的战术行为。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我们并不能因为希特勒后来的举动就否认掉了史特瑞斯的智慧。通过对于史特瑞斯的观察,我们更应该认为史特瑞斯是一个优秀的有着长远眼光的政治家,即使在普鲁士-德国的历史上,我们也仅仅看到了一个人能够闪烁出超过史特瑞斯的光芒,这个人就是外交舞台上的一位王者——俾斯麦。包括阿登纳也无法和史特瑞斯媲美。毕竟,阿登纳所处年代的外部条件要远远优于史特瑞斯时代。苏联帮了阿登纳一个大忙。
日本领导人的逻辑性不至于那么不堪。他们是可以认识到以军事方面的大国地位引领整个国家地位的正常化所带来的后果的。因为世界都看到了希特勒的所做所为,所以对于那种以军事方面的正常化带来整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地位的正常化是很不感冒的。各个国家的领导人大多应该熟悉历史与国际政治。对于一个类似希特勒当年的借口的行为是会有警惕的。也就是说,日本这条路与其声称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唯一的答案就是日本领导人一系列举动的目的是必然可以在这种状况下实现的。这个目的就是不断激发日本人对周边国家的仇恨。日本越是期望通过军事正常化带来整个国家的正常化,周边国家对于日本就愈是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又让日本人民感觉到了更大的不平等。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终积累起来的就是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如果这种状况不被控制,那么就意味着战争即将到来。
并不是说军事方面的大国化不能带领整个国家实现国家地位的正常化。日本曾经也存在被殖民化的可能性,真是因为不断加强军事力量才摆脱了被殖民化的危险,成为列强之一。可是这是一条冒险的道路,也是一条激进的道路。这条路上有诸多战争可能性在等待着,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被扼杀。德国曾经在这条道路上走过。他先后吞并了奥地利、捷克、波兰、挪威、荷兰、比利时,并击败法国入侵苏联,其势力远远超过了其通过经济发展所能获得的国际地位。那种光芒曾经存在过,让整个地球为之颤栗。可是光芒并不永恒,在反法西斯的洪流中,光芒被慢慢吸收,最后光源也被吞没。这就是现实带给我们的一个生动例子。这个例子同时也向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诉说着一种遭受巨大创伤的结果。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从来不以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利益为目标,他们的追求是他们自身人生的顶点。希特勒最终失败,他却有过颠峰的时刻。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未尝就不愿意成为希特勒式的人物。这也就是所谓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并没有以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前提规划一个国家的未来,而仅仅着眼于这个民族在自己人生道路上所可以达到的顶点位置。真正的民族主义者终其一生都是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考虑,个人利益必须是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可以说,阿登纳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既赢得了个人政治的成功,也赢得了国家政治的成功。
全世界包括日本领导人在内都认同中国将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实体,和中国的经济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可是日本领导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表态和行动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领导人的政治是一种国内政治,而非国际政治。日本领导人更多从国内民众的角度出发进行涉外问题的运作以获得国内政治支持。这也无可厚非,一个政党的存在就必然要捍卫其对于政权的欲望。也就是说,日本国内的政治氛围也并不是和平主义占上风。或许日本领导人要狡辩,说是中日政治关系恶化并没有多大程度影响经济关系。这是违背逻辑的,当很多人刻意对于日货进行抵制的时候,怎么能说没有影响呢?随着这种政治关系的持续,这个群体会慢慢扩大,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明显。或许中华民族在这一问题上的反应的确有点迟钝,可是迟钝却并不意味着没有反应。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不断受到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就必然形成潜在意识而影响到判断。只不过由于中日地理位置造就的巨大天然联系,这种影响还没有很明显地从纸面的数据上显示出来。当小泉一次又一次地参拜靖国神社,当石原慎太郎声称中国军事力量不堪一击,当麻生太郎提出台湾是一个国家的表述,我们就应该明白,战争已经就在我们的身边。对于一场没有打完的东亚战争,我们应该有清晰的认识。第三帝国也正是在希特勒的不断对外运作下陷入疯狂的。民众的情绪是很容易被调动的,要了解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看看国家领导人的行为便清晰明了。我们也不能否认,当民众的情绪产生之后,一个领导人就很难将情绪平复,除非完成人民心中的预期目标或者放弃政治前途。也就是说,调动民意是一个国家领导人及政党长期战略的体现。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第三帝国的历史也一样。我们看到的第三帝国就是一个与周边国家存在诸多领土方面争端的国家。而这些争端正是第三帝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日本也是一样。日本不仅仅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针锋相对,同时还与韩国存在独岛争端,并与俄罗斯存在北方四岛争端。这些争端足够让日本在不久的将来找到战争借口。没有理由都可以制造理由,有了理由更让我们随时面对战争威胁,连具体的前??兆都不会有。我们面对的国家甚至没有德国人的绅士风度。德国人需要一步一步把问题激化,而日本却不需要这么做。一个擦枪走火,一切也就开始了。下一个苏台德问题,下一个旦泽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与中国的冲突中。从第三帝国的历史中,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侵略者。真正的侵略者在谈判的时候没有什么国际法和国际公约,他们会提出一个让你无法接受的条件,以求你不可能做出妥协。只有这种做法,才有可能万无一失地把国家和民族拖向战争。日本的领导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东海问题,日本提出来的划界方案一次性将中国77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划归日本,这显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所难以接受的方案。无论是哪个政府,胆敢将四分之一的海洋国土拿出去送人,那个政府就将被历史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当双方的不可能取得妥协的时候,就得准备以武力方式解决政治无法解决的问题。流血的政治将告诉我们,谁是东海和钓鱼岛的主人。
现实的矛盾的确不一定导致战争,战争之外还有很多手段可以解决矛盾。可是现实的行为却说明了目的。手段为目的服务,日本人选择的是准备战争和诱发战争的手段,可见他们的目的就是以战争方式来解决问题。日本人从来记得《田中奏折》,记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可是在中国,却有人欲把高唱中日友好当成目的。高唱中日友好只是一个形式。中日是否能友好,大家都能看出来。日本人的行为就没有给中日友好留下余地。君不见希特勒在苏德战争爆发前仍然在高唱苏德友好,更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为书面保障。一纸文书究竟没有强大的实力来得痛快,最终击退德国人的不是那张毫无意义的纸,而是苏联红军的钢甲洪流!
那些沉醉于中日友好的人在犯罪,那些盲目认为中日之间不可能打起来的人在犯罪,那些畏惧和日本打起来的人更是在犯罪。如果你想把握战争爆发与否,首先就必须牢牢握住手中的剑而非自废武功。当一个民族号召准备战争的声音被丑化成鼓吹战争,当捍卫和平的举动变成了喜欢暴力解决问题的象征,那这个民族就已经离战争近在咫尺。无论是为了远离战争还是为了打赢战争,我们都不能再逃避准备战争。苏联红军告诉我们,放松警惕的结果就多流血。
德国人能老实是因为他们真正感觉到了恐惧。他们是被苏联打败的,在周边大国里面,只有苏联有能力也有意志将德国抹去。从这一段历史里面,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呢?在苏联解体之后,德国对于周边环境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还成为了推动欧洲统一的一台发动机。当然,由于俄罗斯仍然存在,德国在没有国际局势的极大变化之前是没有什么可能重走第三帝国的老路的。人们应该理解日本需要什么东西了吧?日本也需要一场彻底的失败来认识到他所面对的形势。一个有能力而又有意志抹掉日本的国家才是保证日本走和平主义道路的最好保障。由于俄罗斯的重点是欧洲,而美国也不愿意彻底抹掉日本,这个责任就只能由中国来承担。要承担前苏联类似的责任却并没有必要在什么问题上都模仿前苏联,特别是没有警惕性的问题上我们完全不应该模仿前苏联。否则还真是现代版的邯郸学步。如果说我们不能从德国的历史中学到什么,那么我们就不是一个好的历史学生,更不是一个有着长期战略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
当后人在研究中国遏止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的历史中感叹当年的中国人忽略了很多以前历史的教训的时候,那真是中华民族莫大的讽刺和悲哀。我们要珍惜这个民族的鲜血。这个民族为了生存已经流了足够的血。该醒醒了!滴血的刺刀,应该是扣在中国勇士枪管上的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