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识慕尼黑

自然风光,社会情态,随便说说,慢慢道来,直叙胸臆,怡情养性,广交朋友,游历世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未识慕尼黑
    -------欧游杂记之二十       巴顿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发现,德国的慕尼黑在阿尔卑斯山北麓;奥地利的两个著名的美丽山城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与萨尔茨堡[SALZBURG]在阿尔卑斯山的南麓。这三个城市在冰峰雪线下面呈三足鼎立,构成一个底边稍长,腰稍短的矮三角形。慕尼黑在三角形的顶端。如果将位于西边的距菲森[FUSSEN]五公里的举世闻名的纽希万斯泰恩城堡[NEWSCHWANSTEIN]也加入这个阵容,它们则构成了一个菱形。而在靠近因斯布鲁克的距慕尼黑约一百公里处,就是德国境内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2964米的楚格峰[ZUGSPITZE];靠近萨尔茨堡则有2713米的沃茨峰[WATZMAM PEAK]。就在离沃茨峰不远的地方,有个叫伯希特加斯登的,就是当年希特勒恶魔建于深山峡谷中的饮茶室,至今仍然对外开放。这个简称为加斯登的山谷也就是当年英国首相张伯伦为了私利不惜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急匆匆翻山越岭密晤希特勒的地方。

慕尼黑从十九世纪以来,就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艺术和科学的一个中心,吸引着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与作家。它的图书出版量至今仅次于纽约,居世界第二位。因斯布鲁克则被群山环抱,因河[INN ]绕膝,以其山明水秀和它那文艺复兴时期的辉煌建筑吸引着游客。而萨尔茨堡呢,则因出了一个音乐家莫札特,使它成为一个音乐之都。它凭籍莫札特的名声、乐曲及生平而名利双收,为游客必到之地。

从这个架设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菱形中的西边菱角菲森出发,途经慕尼黑东部的奥格斯堡,再经过罗滕堡,到达法兰克福东南部的维尔茨堡为止,就是在游客心中神而往之的传奇之路。沿途有丰富的历史典故遗迹。

综上所述可以证明,阿尔卑斯山横亘在奥德国境上,再辅以流着浑厚的灰色冰冷雪水的多瑙河从阿尔卑斯山上奔流而下,这一山一水不仅创造了一大片翁郁秀丽、富饶幸福的乐土,而且人才辈出,龙凤来仪。这一山一水,近而言之,创造了德国与奥地利的历史与文明;远而言之,则深深地影响到整个中欧、东欧的历史与文明。乃为欧洲神奇的发祥地之一。游历这一大片山区河谷,需要有在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径上徒步健行者的决心、勇气、毅力与体魄才成。而坐在飞机上、火车上、汽车上、缆车上,又怎能探知其中的秘密?

我只能在心里不断地揣测与想象:阿尔卑斯山南麓的树木与花草与北麓的有什么不同?奥地利山民的婚礼习俗与巴伐利亚人有什么两样?走在去菲森的山径上可会遇到蛇与松鼠?山顶上雪线以下呈现着的深灰色的亮丽风光可就是多瑙河蓝灰色河水的成因?可是,阿尔卑斯山那嶙峋铁硬的山脊,看上去绝对不会融化!在太阳光的照耀下,这座欧洲的父山的本色与白雪构成了一种特别的圣洁与深邃,它高高地突立在欧洲平原上,伟岸而神奇。它是如此的壮丽!它藏着有多少秘密?它使我联想到山脚下的翠绿草场上或深红或绛紫的教堂的尖塔,以及在玻璃窗户上绘满了圣经故事的一直扶摇直上的古典教堂。我想到上帝之子耶苏受难的画面,我确认阿尔卑斯山上那灰里透红的光辉,必定是圣灵的神迹无疑!

在圣灵的关顾下,我们这班人却是行色匆匆。自己作不了主,都得由拙劣的导游安排。不仅如此,白天的大好时光,都化在路上了,在慕尼黑又只能耽搁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得离开慕尼黑赶路,可以说连慕尼黑的面容也没有看清楚!实在失望得很。不只失望,简直就是气愤。因为在如此宝贵的时间内,导游居然安排我们参观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光在那个湖边走一圈就要一个小时。而且这种景点一点也没有慕尼黑这座古老的又是现代化的城市的特色。当然,既来之则安之,在从来没有涉足过的地方转一转也好。于是,我一个人独辟蹊径绕湖健行开了。想不到,不久之后,全团已都在车上等我矣!在旅游组织者及导游的心里,好似什么地方只要车开到过,或下车停留过半个小时,就算是旅游过了。真可谓一下车就撒尿,一到景点就拍照,拍完照就得赶紧往车上跳,上了车就马上往新的景点跑......看来多快好省,大炼钢铁、大跃进,其实,疲于奔命,全然失去了旅游应该有的轻松享受。

举世闻名的德意志科技博物馆里陈列着的那些飞机模型,我们是无缘过目了;全世界最大的啤酒厅也没有去。当然在这种情况下,连美国的迪士尼乐园都仿照它建筑的最受世人欢喜的纽希万斯泰恩城堡,要想去,那更属痴心妄想。我们只能在住进酒店后,吃罢晚饭,洗沐完毕躺在床上时,翻开带来的旅行资料图片,欣赏一下,在阳光斑驳的浓密树荫下的啤酒公园里,慕尼黑人成双成对坐在桌子边上,一边喝着啤酒,一边高谈阔论,喜笑风生。

另外,足资我现在回忆的地方,也就是那个市政大厦在着的市政广场了。有一条一千多米长的步行街联接市政广场。两侧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印有天鹅堡和市政厅图案的玻璃器皿、烟灰缸、小暖瓶等等到处陈列。其中以漂亮的啤酒杯和一种木质的布谷钟最吸引人。布谷钟分为机械的和电子的两种。每十五分钟就会从小木屋里钻出一只布谷鸟,鸣叫着报时,倒十分好玩。本来我想买一只的,只可惜我家里已经有一只大型的布谷钟了。我在家时,深更半夜也能听到每小时一次的“BOOKOU BOOKOU”的鸣叫声,最终还是没有买。加以欧游刚开始,携带全程也实在不方便。

这个市政大厅的尖塔顶上也有一个天使正张开双臂好象在迎接我们,它的高度比布鲁塞尔的还要高,也是哥特式的建筑。这种哥特式的建筑整整占了广场的一个正面,不像布鲁塞尔广场那样,四面都是豪华建筑。广场是长方形,显得空旷一些。而我比较感兴趣的倒不是市政大厅及其广场,而是当我们步行刚到第一个拐角处时的一处门楼状的古典建筑。它有高高的拱门,可以走进去朝外看风景,颇有电影画面的艺术格调,我要是导演就在这里选定景了。我在这里拍了几张照片,有一张从拱门望出去好象被我抓拍了一面加拿大的国旗,肯定就是加拿大驻慕尼黑的领事馆了吧。

当我在慕尼黑的马路上徜徉,却不断地被自行车的铃声警告,说明我已经违反了交通规则,站在自行车的行车道上了。骑着自行车风尘仆仆地穿过市区的健行者奋发的面影,构成了这座安静幽深的古老城市的一幅颇为生动的画面。据资料说明,慕尼黑与纽伦堡一样,在二战时均遭严重毁坏。然而,战后恢复的慕尼黑,为什么仍然如此古意盎然?这充分反映了德国人重建德国时的文化品位与艺术及思古之情怀。

2004年12月18日

图画说明:慕尼黑市区剪影。巴顿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