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与欺骗,成了春晚小品唯一的主题

一家之言,细品清茶浊酒; 大家之路,阅尽江北海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一次看春晚是在2005年。记得当时看完后,我就对朋友说:春晚的小品全是欺骗的情节。

看完今年的春晚,我又想起了两年前说过的那句话。

数数今年春晚的小品吧:赵本山在骗记者,潘长江在骗前妻,严顺开在骗儿女,黄宏在骗老丈人,郭冬临在骗过路人,郭达在骗蔡明,赵卫国在骗大兵……

连续几年的春晚小品,已经没有真实生活的笑料和包袱了,包括赵本山的。所有小品的所有包袱几乎都来源于假、骗、蒙、唬。说文明点是误会错觉,是假戏真情;说难听点就是虚假,就是欺骗。小品在欺骗中表演,观众在欺骗中取乐。

其实,赵本山的小品就是靠虚假与欺骗的主题起家的。从他早期的《摔三弦》和《十三香》开始,由铁岭一路忽忽悠悠地骗到春晚。《心病》骗患者,《租爹》骗博士后,《卖拐》《卖车》骗厨师,《功夫》骗经理。从自己单独骗,到领着老婆骗,又带着徒弟骗。从单向我骗你,到双向你我互骗。好容易变成了老实巴交的黑土,却又被白云拐到了连编带骗的邪路上。

错位,是喜剧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如果整台春晚的小品,全都离不开虚假和欺骗的元素,恐怕真的说明:真实,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我知道,老赵其实是个很真实的汉子。只是一站在那个舞台上,就由不得他了。在每年过春节还离不开春晚的今天,我们应该感谢老赵,是他在支撑着春晚,支撑着大年三十除夕之夜的那一点点快乐。

我也知道,老百姓也明白自己在被忽悠着,仿佛被欺骗也有一种快感,仿佛十几亿人同时被欺骗就不再是欺骗了而变成一种愉悦。只因为,我们还找不到可以替代这种愉悦的方式。

我还知道,虚假与欺骗将继续在春晚的小品中演绎下去。我敢说,明年春晚的小品仍然还是那个奶奶样,还将充满着虚假的元素和欺骗的情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年春晚最精彩的一段,正是零点报时前那三分钟的一点点混乱。因为真实,所以可爱。真实的失误,比虚假的成功不知要美好多少倍。

遗憾的是,今年春晚这唯一的亮点,重播时已经删去了,你再也见不到了。因为,在这个虚假的框架中容不下一丝的真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