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起的还算比较早,就是为了babel。其实,早写好了一篇评论,只可惜系统错误,没有能保存下来。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但,还是觉得,这一切的背后,有着它无法存在的合理的原因吧。这么一想,倒也觉得没什么了。路过茶坛,看到rayray姐的评论,再次复习了evan的美文,沉默片刻,边将电影的画面在脑海中回放。
终究,还是觉得,这部电影的命运和babel一样,终究,废了。
================================================================
先从technical角度来批判一下。
1. 故事人物之间的联系,太老套。没错,这种方式的确将这些看似支离破碎的画面结合在了一起,但导演的处理方式其实是很粗糙的。在将故事一步一步引导出来后,我觉得,是胡乱的将这些故事揉在了一起。而且,太过牵强。感觉是为联系而联系。其实,将这些故事就这么零散的摆放,或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应该怎么说呢,我觉得这种联系方式,看起来的确很讨巧。至少让观众觉得“嗯,的确是有这么个联系存在”,而且也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观众的情绪,会让大家觉得,这些分离着的东西的确是同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但实际上,这背后缺乏合理性。这种合理性的缺乏只会让人觉得,这是电影,和人生无关。但我想,导演想带给人的感觉不只电影而已吧。他应该是想让大家觉得,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babel的废墟。但就这点来讲,我觉得失败了。起码,我觉得这种处理手法只让这部在于探讨人生中一种很重要很抽象的问题变的很笨重。完全无法脱俗。
2.电影支线冗长拖沓。没错,在争吵,交流,以及某些画面之中,的确让人感到了babel的存在。那种对于交流感到useless 和frustrated的情绪的确在有些地方闪现,但远远不够。我觉得,与其在这些故事里很片面,却又想很全面的表达出这种情绪和导致这种情绪的原因(也就是babel毁灭的因素),是无法做到的。在画面的切换和故事的转换中,导演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节奏。导致我所看到的电影的主题,只是流于表面,那种争吵以及那些角色所极力试图表现出来的悲哀无助。说明白点,导演失败在于,没有将悲哀和无助与悲哀无助的原因联系在一起。这不是演员的错,是导演的错。
用个很形象的画面表现以上观点:雨后,路面上的水洼,漂浮着的五颜六色的汽油。很轻浮的画面。
与其如这样发展多个支线,我觉得用两个平行站位但更深入主题的故事效果会更好。
3.细节的处理手法。一开场,大家听到的是摩洛哥人用的……大概是非洲语吧,我也不大了解。仅接着,是大家熟悉的英语。然后是墨西哥语。然后是日语。那么,画面下方的字幕代表着什么呢?回到巴别塔这个故事本身。分裂的语言导致塔无法被建造起来。分裂的语言。我想导演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但是,电影处理方面,究竟能否做到将这个分裂带来的冲突交付给观众呢?显然不能。
因为,观众要求看明白。观众要求看字幕。观众要求将故事一点一滴的看仔细明白以便交流。折中后,便有了subtitle。
但是,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有了字幕,还会有多少人真切的体会到无法交流的障碍?还会有多少人体会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急于去表述,急于去求得理解,急于让对方听进自己的话的痛苦?还会有多少人能从那光秃秃的表演中体会到故事里面,故事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类语言所无法企及的地方而产生的深刻的frustration?
没错。字幕,在其他的电影里,很重要,特别是那种需要集中精神去看懂的如matrix的高智商电影。但在这部电影里,漫不经心的在高潮部分隐去字幕,我觉得是必要的。否则,很难达到sympathy。
4. 电影所想表达的主题。我承认,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是孤独。好像大家也都是这样想的。但是,更重要的,光透过babel本身这个名词就能看到的,孤独的原因。或许,我要说,孤独,并不是这个电影的主题。不是。
简单来复述下babel背后的故事。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
其实电影里,或多或少的也将这个意思传达了出来。那争吵的冲突,粗鲁的挂断电话,以及欲言又止泪,试图用言语去阻挡的疯狂等等。但这些东西,转瞬而逝。在多大程度上,这些东西,很集中的爆发了出来?甚至是那无声的迪厅----导演试着想让那个无声传递出信息,但其实,只是耍花枪罢了。矛盾,在还没被积蓄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被释放了出来,可以想象其威力被打了多少折扣。
想说的是,这部电影,是个很好的尝试。但是,我觉得,导演让整部片失去了控制。巴别最根本的意思也没有传达到。说白点,整部片流于肤浅。
和babel一样,这部电影,废了。
=================================================================================
OK,进入主题。我想问大家的是,看了以上的文字(可以说是精心堆砌的吧),在多大程度上,你明白了,或者可以说了解了,或者可以说接受了我的观点以及我想表达的含义。
又或者这样说,从多大程度上,你想反驳,你想说“不对,你错了”,你想说“分析的真烂”。
从多大程度上,不要问你的大脑,问你的心,你被以上的文字touch了?
其实不是真的想知道各位的答案,只是,当我铭心自问,我是否能用以上的文字打动我自己时,我只能承认:没有。
而这,就是巴别之于我的真正含义。
语言无法企及的部分。残疾性的交流。
================================================================
交流,被视为现代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交流能力,也成了很多大公司,大学的考核部分。从多大程度上你能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并有效的用交流的形式传递给接受方。也就是说,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被人认为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但真的是这样吗?
有多少次,在和别人面对面的时候,交流,是以射线的方式存在的?一个从心中发出的偏离了方向的射线,消失在尽头。虽然数学上来讲,这样的射线在无限远出有可能到达本身想进入的目的地,但人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无限远。无限远是否存在,本身,也是个问题。
即使用同一种语言,说同一种话,误解,矛盾,冲突,还是会存在。甚至相处在相同的空间,时间,交流仍然以射线的方式存在着。
巴别塔,也一样,即使语言统一,我仍然怀疑这座塔是否能被完好的修建起来。
因为,在人类的交流中,有个很重要的东西,miss了。
就是上面,曾经提到的,sympathy。
================================================================
Sympathy,是一个问题。
我第一次涉及这个题目,是在读村上的小说的时候。小说里,有句话,大概意思是,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正确感知对方所想传达的意思。而后,在看村上自己对小说的评价时,再次提到这个问题,他说,小说家写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能准确的传达到读者的心中。随后,在一篇安妮宝贝的采访中,她也提到一个词“误读”。也就是,读者为她加的那些帽子,或者说所列举出的喜欢她的理由,在她看来是不成立的。读者错误的理解她的文字。
而这种误会,其实就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也就是rayray姐和evan说到的,孤独。
孤独,最根本的,是被误读。
是对于交流的根本性的失望。是对于交流的存在性的怀疑。
在交流过程中,人们慢慢发现,有一部分是言语无法企及的。比如现在,我觉得自己用了所能想到的所能表达的所能用到的词汇,句子,标点符号,来阐述心中对于babel这部电影的看法,来对sympathy这个问题的想法。但我还是觉得,只有50%,甚至更少,通过文字这种形式,有效的传达了出来。有一部分,更想去传达的,被淹没在语言无法达到的部分。而那部分叫嚣着想从牢笼里逃出,却因为无法,而更加显得绝望和孤独。
也就是说。即使,上帝仍让语言统一,还是有一部分是我们无法传达的,通天塔还是无法被建造。
================================================================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内心深处都是明白的。作为自由的个体,孤独,是必然的。是无法去解决或被解决的。我们做了很多努力,用了各种手段,找了很多人陪伴,甚至发明了其他的交流方式,但还是有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被覆盖了,在我们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在一座孤零零的高塔之上,绝望的发出光。
但至少,它,是在发光的吧?
================================================================
必须要说,这篇评论,其实是个trick。大家不要严肃的看待。对于这部电影,对其细节的失望反而让我对这整部电影的存在有了种新的理解。
这个电影,其实就是座巴别塔,它的确是废了。
因为除了制造这部电影的人,我们谁也无法参透其背后的精妙。那是电影这种交流方式也无法企及的部分,那是导演的孤独。
是写这个故事之人的,孤独。
电影又怎样呢?各种语言又怎样呢?手语又怎样呢?
难道会说很多语言,会做很多姿势,我们就能更好的被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