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zws.gov.cn/manage_qc/list.asp?unid=2560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食品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常见的食物中毒有以下几种:
一、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类食物中毒,发病起病和人数一直居各类食物中毒之首。
1、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是由于进食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引起,此类中毒常常没有可觉察的腐败现象,全年均可发生,随各地气候变化发生月份稍有不同,一般以6—9月份发生最多,引起这类中毒的常见食物有肉类(冷荤)、病死性畜肉、禽蛋、水产品等。
预防:
(1)严禁食用病死家畜禽。
(2)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
(3)肉食品食用前充分加热,鸡蛋应完全煮熟食用。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亦称致病性嗜盐菌。本菌食物中毒发生的季节性很强,大多发生在5—11月,高峰在7—9月。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品,不卫生的凉拌菜及生食或半生食鱼和贝蛤类也常引起中毒,还有食物被染菌的厨具或容器污染也可以引起中毒,尤其是案板、菜筐,菜刀等用具污染率很高。
预防:
(1)对海产品应特别注意,加工前用淡水充分冲洗干净,接触过海产品的厨具、容器和手及水池等均应洗刷干净。
(2)严格执行生熟分开制度。
(3)剩饭菜食用前必须回锅热透。
3、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致病性大肠菌素污染的食物引起,引起中毒食品有肉类、水产品、豆制品、蔬菜,特别是熟肉类及凉拌菜。
预防:(1)生熟食品彻底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2)剩饭菜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3)对熟肉和凉拌菜加强卫生管理。
(4)注意个人卫生,便后洗手。
(5)注意灭蝇和使用防蝇措施。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属毒素型中毒,引起中毒食品以剩饭、奶油、糕点、牛奶及其制品、鱼虾与熟肉亦为常见。食物中毒的污染源主要是从事食品制作、加工的人员,特别是这些人员的手指受伤、感染或患有其他化脓性皮肤病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此外,患有乳房炎的乳牛的奶及其制品也是重要污染源。
预防:
(1)患有化脓性创伤或皮肤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人员禁止从事食品加工和供应工作。
(2)患乳房炎的奶牛的奶不得饮用或制造制品。
(3)剩饭菜及时低温(5℃以下)冷藏处理,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4小时,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
5、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本菌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国引起中毒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豆瓣酱、面酱及蛋鱼类罐头、腊肉等。主要原因是卫生条件差,放置时间长,且伴有缺氧环境,吃时不加热或不充分加热。本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地面水、蔬菜、粮食、豆类、鱼肠内容物等。动物粪便是主要污染源,通过土壤再污染食物是肉毒中毒的重要途径。
预防:
(1)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自觉改进饮食习惯和制备方法。
(2)对可疑食品应加热到100℃至少1小时方可食用。
二、化学性食物中毒
1、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是一种用于农作物虫害防治的广谱杀虫剂。农药的滥用造成食物中农药残留问题突出,蔬菜一定要洗净、消毒,尤其是韭菜和生吃菜。
预防: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严格管理制度。
2、亚硝酸盐中毒:亚硝酸盐外观和食盐相似。在叶菜类蔬菜中如菠菜、小白菜、青菜、韭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极少量的亚硝酸盐,当对其保存不当腐烂变质时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大量进食后也可引起中毒。食用了过多添加亚硝酸盐的肉制品也可引进中毒。
三、霉变粮食食物中毒
防止霉变关键问题是注意水分和温度,粮食及其制品应在干燥、低温中储存,防止霉菌生成。
预防:
(1)做好粮食的保管工作,库房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时消毒。
(2)食品加工的原料及食品不易积压过久,已经变质的食品不再食用,并应与其他食品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