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有葫芦丝这样的乐器是在今年二月份本地华人的春节聚会上。说起这个乐器,还要从一个小女孩说起。在那次聚会上,我负责接待工作,管着来宾登记一摊,有不少年轻的夫妇帶着孩子来,我也不大留意。后来,有一个小女孩似乎对我很有兴趣,总在我面前晃来晃去,看到我在看她,就马上露出可爱的笑容,我禁不住也被她逗乐了,她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我问她和谁一起来的,她指了指一个中年女子,我想那大概是她的妈妈,女儿如此可爱,做母亲一定很自豪吧。紧接着大家都要入座,联欢会开始了,大家一边吃饺子,一边看大家准备的文艺节目。快结束的时候,那个小女孩走到我面前,小声说,阿姨,我会吹葫芦丝。我一开始沒听明白她在说什么,后来才明白她也想表演,马上告知主持人。大部分人都沒听说过葫芦丝,她从盒子里拿出来一个状似葫芦的乐器来,大大方方地走上台,献上《月光下的凤尾竹》,虽然技巧还不是很熟练,但一个小女孩专注的样子份外感人,葫芦丝演奏的乐曲不张扬,恬静从容,她的表演博得满堂彩。
联欢会之后,那个吹奏葫芦丝的小女孩却引起我对另一个叫梅格的女孩的回忆。去年秋天我在A城短住时,在一个朋友家野餐会上见到梅格。我和她的父母也不熟,大家都是初次见面。梅格九岁的样子,第一次见到我,就立刻跟上我,整晚都围着我,一往情深的样子,周围的大人都被她逗乐了,她妈妈过来告诉我,梅格说我长的特別象她的舞蹈老师,我笑了,原来是这样,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后来过了一周,因为机缘巧合,我又一次遇到梅格和她的家人,我想她大概不记得我了,沒想到她一看见我,竟悄悄地跟在我的身后,走了很远的路之后我才发现她在跟着我,吓了我一跳,马上问她有沒有告诉家人,她搖搖头,我急忙拉着她回头找她的家人,找到后,大家都很奇怪。后来我离开A城时,一想起梅格,心里不禁感概一番和一个小女孩的缘份。
可爱的小女孩啊,正如这清新婉转的葫芦丝音乐,让人偶尔想起,一丝甜蜜涌上心头,祝愿你们快乐幸福地慢慢长大。
[以下转贴葫芦丝相关介绍]
筚朗叨,是傣、阿昌、德昂、佤、布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傣语称筚朗叨,"筚"是傣 族气鸣乐器的总称,"朗"是直吹,"叨"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直吹的筚。阿昌语称泼勒 翁,"泼勒"是箫,"翁"是葫芦,意为葫芦箫。德昂族称布赖?quot;布"是吹," 赖"是葫芦,意为吹葫芦。德昂族各地方言又称米伦、比格宝、渥格宝等。佤 语称拜洪廖,"拜"是簧管乐器的泛称,"洪廖"是葫芦,意为带葫芦的簧管乐器。西盟佤族又称背板。布朗族称同格满。
筚朗叨的历史久远,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 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音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 ,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非常相似。但它的主管已开有七个音孔,与后世竖吹的箫笛非常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 1964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出土了一件铜制葫芦,它是筚朗叨 最早的音箱。这件铜葫芦,通高16.7厘米,上端一侧有长圆形的吹口,底部有一个 不规则的扁孔(3.9厘米×3厘米)。通体饰以绳网状花纹。其底部扁孔刚好可插入一根竹制主管和两根较细副管。该墓年代约为战国初期。这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的早期铜制筚朗叨音箱实物。?
筚朗叨是很有特色的乐器,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共鸣箱、音管和簧片组成(图) 。共鸣箱多用一个无腰的完整苦葫芦制作,将底部钻孔,掏去籽粒,葫芦柄端插入一根无节 的细竹管为吹口。音管用粗细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节封闭,中间通透,下端敞口,多为 三管或四管,并排插入葫芦底端。每根音管的上端,在竹节以下1厘米处镶有一枚金属簧片 。簧片用铜或铜银合金制成,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20°锐三角形。音管上端镶簧片部分 插入葫芦内腔后,用蜂蜡封闭固定,以使音箱不漏气。中间最粗的音管为主管,管长30厘米 ~40 厘米、管径1.5厘米~2厘米,管身开有七个(前六后一)圆形按音孔,两旁的 为副 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按音孔。主管可发出一个八度的旋律音,副管只发一音。三管者, 低音副管发调式主音,中音副管发上方五度(或四度)音。四管者,有一高音副管,发高八度 主音。副管的音高,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筚朗叨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因民族不同 ,使用的筚朗叨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