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只是一个古老悠闲的小镇,仿佛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藏在这天堑里
旅游 |
龚滩,是乌江流域上的著名险滩之一。地处重庆酉阳西部,与贵州沿河县邻界。据史书记载,此滩是由于明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酉阳山洪暴发,凤凰山垮岩,堵塞乌江河道而形成的陡滩。 龚滩西岸,悬岩高耸,直插云天,悬岩之上,鸟语猿啼,古木森森,有名的蛮王洞就在其间。东岸坡势较缓,龚滩古镇,即座落其上。土家吊脚楼,依山而建。公路蜿蜒,直上云天,镇上有明清古建多处,其中川主庙、三教寺等,较为有名。复有众多古碑,原貌犹存。其中有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碑,有倒刻无量佛碑,还有明代万历年间的“第一关”双钩题刻碑,至今仍完好无损。有旅游价值的还有宋代四方井、摩天石柱、一沟十三桥和五十年代兴建的一度称冠世界的龚滩大石拱桥等,为龚滩这个地方增色不少。 为什么要取名为“龚滩”呢? 有人说,是因为这个滩的东岸居民,姓龚的人特别多,而且是望族,故名龚滩。也有人说,无论过去和现在,这里姓龚的人家都不多,显然龚滩不是以姓氏命名,而是对“龚”字另有解释。说是"龚者大也"。龚滩就是大滩。这种说法,考诸典籍,似乎不能成立。 还有人说,龚滩的得名,是在很古以前,有一姓共的氏族首领,因避难,逃到夜郎与黔地接壤的乌江大山之中定居,为了避免暴露贵族身份,就隐姓埋名,改“共”为“龚”,取意为"共氏的后人,都是龙的后代。"龚姓居住于乌江滩旁,故称龚滩。此说是否正确,也难判定。 民间还有一说,就是乌江与阿蓬江,是由大小两条龙共同开凿而成的,乌江为乌龙前进的路线,乌龙体大力猛,它由黔东北向川(现重庆)东南前进,经过很远的路程,才到川黔交界的地方;阿蓬江为阿龙前进的道路,阿龙体小力弱,在川东南行走不远,就在川黔交界的地方与乌龙汇合了。这两条龙会合之后,就共同努力,奋力越过了川黔交界处的峡谷,形成了一处很陡的水流湍急的险滩。人们就称之为“龚湍”,又称为"龚滩"。说明这个险滩,是由两条龙共同开成的。这一传说给龚滩名称的由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龚滩这个地方,在古代是通向五溪和夜郎的咽喉,是军事要地,如今是渝、黔两省水路运输的动脉和纽带。龚滩上面的龚滩古镇,历来是万商云集的要埠。古代是川盐重要的水上转运站,如今水陆交通更为发达,车船如织,百业俱旺,古镇换新颜,成了当代渝黔边陲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龚滩的行 有两条路可去龚滩:一是从重庆酉阳进去。酉阳,被称作“摆手舞之乡”,可土家族自治县可不是名副其实的,路上任何与“土”字沾边的东西都几乎不存在了。要说土,可能就只剩下人们背后用竹子编的那个背篓了。另一条路线是从重庆朝天门车站坐一小时大巴到涪陵,再从涪陵坐船到龚滩,但每日只有一班早上8点的船,行程需6小时,沿路可饱览乌江两岸如画风光。 龚滩的玩 可分成三条路线:一是顺着马路(俗称“新街”)行走,这样可以鸟瞰整个龚滩和乌江的全貌。二是顺着老街走,在狭窄的老街上,无论是地上的青石块,还是两面的木屋,都让人如同进入历史的隧道。三是沿着下面的江边走。江边可以仰视吊脚楼,又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看上去岌岌可危的旧民居,当地人已住上了好几代人。江边的岩石峥嵘凸现,被岁月、被江水磨擦得起棱起角。旧码头已经告别了熙熙攘攘的年代,但石块、铁杵、石磨依然故我。 龚滩的摄 新街上的民政招待所天台,是鸟瞰秦西会馆屋顶的最佳位置,能看到的屋顶是最正方形的,也能把老街的古石桥一一拍下来。从江对岸(贵州境内)回望龚滩,可得全境。 龚滩的住 当地有好些私人旅馆,如红楼旅馆、田氏旅馆等,平日价格在15元—30元/人,节假日30元——60元/人。前者有一个大的茶馆,是江景的绝佳观赏点;后者较为新净。此外,窗临乌江的大业盐号原为当地盐商大户,也提供住宿。 龚滩的吃 杨家客栈的一味烧肥猪肉,肥而不腻,汤尤其鲜美;当地的小吃醪糟汤圆,汤圆小且无馅,但醪糟甘甜,且极富营养。 |
——————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南部,乌江中游东侧。她三面环水,一面着陆,是乌江流域上的著名险滩之一。在古代是通向五溪、夜郎的咽喉,是军事要地。明末清 初时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沿海与西川内陆食盐及日用百货的转载地,集中了10余家大盐号和百余家商号。
据地方志记载,商贾、力夫、纤夫达7000 余人,盛极一时。龚滩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龚滩约有4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古建筑群是这里最有特色的风景。因此,她拥有“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山地古集镇”的称号。
据专家介绍,龚滩吊脚楼历史久远,大都是从南宋一直修到1963年才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格局,其中不少已饱经乌江风云和人世沧桑,少说也有几百年以上的历史了。著名的蟠龙楼、织女楼、鸳鸯楼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图片来源: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毕竟,古镇的辉煌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与磨砺才积淀而成的,这意味着乌江水湮没的不仅只是一个小城镇,还有见证古镇1700多年的历史文化基因也一同被葬送了。
——————
龚滩古镇:最后的告别(组图) |
---|
http://life.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11:11 />金羊网 |
龚滩镇前的这棵大树,将不再是远道而来客人的向往,更不是来往乌江上艄公的标识。 二零零六年,重庆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将筑坝建起一座水电站,届时水位将高及龚滩全镇。二零零五年冬天,我们来到龚滩,与这座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古镇作最后的告别。 重庆酉阳至龚滩的路,在地图上是用最细小的线标出来的。按常识,那应该是相当难走的山路。可出乎意料地,路相当好走,80多公里只消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路上有一个不知是在拆还是未建好的收费站,说明龚滩在重庆市还是一个相当有分量的地方。可惜,这段路将随着龚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一眼就能看出的大户人家,却心甘情愿地蜷缩在深山里乌江边。 一纸对联一腔追忆 车子停在镇中心,等吃早餐的空隙,我留意到墙上贴着一张大白纸。那是一张讣告,上面写着镇上有位老者仙逝了。这是亲人们向逝者做的最后一件事。 死了一个普通的长者,到了要让街知巷闻,而将要丧失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永别这个繁衍了祖祖辈辈的故土,连乌江水都激起了抗争的浪头,可镇上的行人却泰然处之。 城里人永远难以理解古镇人与世无争、逆来顺受的心境。 当天是大年初一,龚滩镇一如其他村镇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放过鞭炮之后的硝烟味,完全没有想象中的“行近就木”的伤感。相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满了大红对联,有的还悬挂着大红灯笼。从对联行笔走墨、遣词造句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古镇。一家人的对联上写着:“教书育人结硕果,呕心沥血洒春水”,不用看横批上写的“甘为蜡烛”,就知道这是一个教师家庭。龚滩中学门前也贴有一副对联:“一朝寒窗笔下苦,十年树人眉上俏”。“上”、“下”两字既作方位词,又作动词,既表现了学生的功夫,也反映出教师的心态,更绝的是意境的直率无讳。 一家大院前,也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可惜英才一蹶竟成千古恨,何堪存者满门老幼不尽孝”,横批是“哀当如何”。不用看文字便可知其中乾坤。何况对联是用白纸黑字写的,在家家户户红纸金字中当属“另类”。 穿街走巷中,我第一次见识到,原来写对联的纸的颜色也有着丰富的感情。我们发现有对联竟是用黄纸写的,再一读,才知道这是思念亡母的:“呕心沥血养儿育女,披星戴月奔东走西”,横批上直截了当,一语破的:“新春思母”。及后,更见一对联用绿纸写就,尽管从上、下联能读出点用意———“椿形已随云天散,鹤声犹带月光寒”,但横批上“吾念吾父”还是让我们茅塞顿开。 龚滩老街上,还保留着不少文革时对联的痕迹,色彩虽已陈旧,但还是赫然入目,如“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抓革命,促生产”等。也许,正是因为龚滩人对浓缩了中华文化的文字情有独钟,才使得文革时期的对联得以保留。 经历了乌江怒涛千年不倒的吊脚楼,却将被新世纪的建设浪潮淹没。 一座老桥一道风景 走在那被岁月磨损得黑光发亮的石板老街上,不经意之间竟到了一座桥上。桥是孔桥,这在城市里很少见。在龚滩,这种桥有很多,有时,还是旁边的小木牌给你提个醒儿,才让你如梦初醒。有一座桥让你过目不忘,它的名字叫“过桥不见桥”。平整的石头街面,下面就是潺潺流水。 龚滩多沟,桥是古镇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可以看到多种形式的桥:卷拱桥、平板桥、桥重桥、屋架桥、大桥包小桥。在一条顺岩壁而下的溪流上竟架了十八座桥,当地人称“一沟十八桥”。 龚滩实际建在一斜坡上,根据其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气候雨水条件,众多沟渠实际上是一套排水汇洪系统,雨水就是从桥下引到山坡下的乌江去。排水系统也是一绝,有贯穿主街的干道,有勾连各家各户的支渠,利用自然地势的错落,开敞与封闭交替使用,令许多专家惊叹不已。 入夜的古镇,老街上没有街灯,可能是由于电力紧张之故。只有在这时,我们才对“淹镇发电”有了一点点认同感。 我们在田家客栈吃晚饭时,席间竟然断了电,吴老板一边抱歉,一边为我们点上蜡烛。由于没电,留宿不便,又仗着是自驾车,我们决定退房。当我们尴尬地向吴老板言及此事时,他不但没有我们预料的一脸不高兴,反而连声道歉,像是他的过错似的。随后,他一手照着手电筒,一手为我们提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走向江边为我们送行。 在那个寒冷的冬夜,龚滩人让我们感到温暖。 第二天在古镇街上拍照,再一次遇上好心人。为了能寻找到好的拍摄角度,我不得不走进民居或店铺,主人们二话不说,分文不收。有一家人知道我想在他家的阳台上拍摄,竟还为我把阳台上的花盆一一全都撤下来。 不幸的是,这一切都将在来年内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了———那与生俱来的淳厚民风,那凝重的人文,那相传的民俗;那依山而建的吊脚木楼,那青石铺就的古街老巷;还有那点缀其中的夏家大院、川主寺、董家大院、鸯楼、杵眼…… 但我们不禁仍要追问:镇上那口可作白开水饮用的四方井,它长年不竭,至今还没人能说出它的泉眼在哪儿———它将悄然而来,又默然而去吗?乌江对面的山岩石上那“惊涛拍岸”四个大字,至今也没有人能说出它的“身世”,也都将神秘而来,神秘而去吗? 作为界河的乌江,船上的是贵州人还是重庆人没关系,以后更不重要———村之不在,人焉能存? |
——————
龚滩,行将消失的乌江古镇[组图]
●门票
目前无须门票。
●路线
重庆朝天门长途汽车站坐直达彭水的空调大巴。班次很多,单程约需5个小时。票价:88元,保险费4元,共92元。
彭水至洪渡坐船(小铁壳船),每天两班,早上6:30、中午12:00出发。票价:20元。由洪渡至龚滩再转班船,班次很多,约20分钟到龚滩,票价:5元。也可在洪渡坐过河船到对岸,在对岸坐三轮摩托车至龚滩古镇,一个人约为10~15元,需讲价,约20分钟到。
●住宿
住龚滩宾馆约需100元/间。私人旅馆,如红楼旅馆、田氏旅馆等,平日价格在15~30元/人,节假日30~60元/人。前者有一个大的茶馆,是江景的绝佳观赏点;后者较新,干净。此外,窗临乌江的大业盐号原为当地盐商大户,也提供住宿。
●饮食
龚滩饮食与一般川渝农家无二,最为名贵的是乌江鱼。有一种高山野生菌种,很名贵,主要用于煲汤,汤色深褐,浓郁回甜,既香且鲜,炖整鸡整鸭,味道上佳。当地的小吃醪糟汤圆,汤圆小且无馅,但醪糟甘甜,且极富营养。
●游玩
可分成三条路线:一是顺着马路(俗称“新街”)行走,这样可以鸟瞰整个龚滩和乌江全貌。二是顺着老街走,在狭窄的老街上,无论是地上的青石块,还是两面的木屋,都让人如同进入历史的隧道。三是沿着下面的江边走,江边可以仰视吊脚楼,有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
龚滩迁移计时:
1958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始组织专家对乌江彭水地区进行初步勘察;
2003年,重庆市有关方面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
2003年4月14日,彭水水电站坝址施工辅助工程正式动工;
2005年9月28日工程正式开工;彭水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后,龚滩古镇移民拆迁工作正式启动;
2007年4月30日之前必须搞完拆迁移民;
2007年5月30日完成拆迁清库;
2007年6月30日验收拆迁结果;
2007年7月计划水电站开始蓄水;
2007年10月第一台机组发电;
2008年8月底水电站工程竣工。
(来源:上海壹周)
编辑:轻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