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SCR疗法------
一种新型的整合癌症疗法
加拿大整合癌症疗法协会 会长 贺福长
N:代表能达到抗癌目的一切自然的方法;
D:代表逆转或冲破癌症多药耐药屏障的手段或药物;
S:代表外科手术或心理疗法或综合治疗;
C:代表化疗治疗方法;
R:代表放疗治疗方法;
ND:代表天然或无毒抗癌药物或方法;
SCR:代表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传统西医疗法;
NDSCR:代表各种抗癌方法的有机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整合癌症疗法。
一、癌症治疗的金标准与新观念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经常需要探讨某种药物或疗法是否有疗效?有效率是多少?是否能使肿瘤缩小?如果要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讨论清楚“肿瘤治疗有效”的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当前验证某种药物或疗法对治疗肿瘤是否有效的指标包括:瘤体缩小率、临床症状缓解、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生存期的延长等指标。其中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期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肿瘤治疗的金标准。这一观念的改变是当今肿瘤治疗的新观念的核心。
以美国FDA批准抗癌新药为例,在2003年FDA 对13年来审批的抗癌新药作出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截至2003年通过审批上市的抗肿瘤药共71个,包括常规程序的57个和快速程序的14个。但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审批新药,总生存期的改善都是终目标(Endpoint)。常规程序要求所确定的终目标能够证明提供较长的生存期,较好的生活质量。即使选择替代指标也应体现这一特点;快速程序只能用替代指针,其特点是指标较少被公认,但也能充分体现上述要求。
在人类与癌症的生死较量中,越来越多的医生从冷冰冰的统计资料中醒悟到,手术、放、化疗这些直接的打击手段均能使瘤体去除或缩小,但并没有使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相反,却已经造成了整个医疗界对肿瘤的过度治疗现象,显示出了明显的弊端。因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癌症学术会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在最近一次召开的大会上,明确提出了肿瘤治疗疗效评价的全新指标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在这个评价体系下,专家们提出了癌症临床治疗的全新模式即是在许多癌症仍无法根治的情况下,不妨努力把癌症变成能够控制的、不会致命的、患者可与之共存的慢性疾病,就像对待高血压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可以治疗控制的慢性病一样,只要做到正确治疗,患者甚至可以存活较长的生理寿命。这一观念的更新直接导致对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评估指标的改变,使肿瘤专家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是肿瘤治疗的金标准。
综上所述,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是肿瘤治疗的金标准,因此医生在这一前提下,根据病人综合情况,在循证医学的指导下,采用标准化及个性化的疗法相结合,最终使各种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实现真正“带瘤生存”。在新的疗效指标下,医生选择治疗的方案将从“最大的耐受治疗”转向“最小有效治疗”。因此,手术的范围也从“致残性、根治性的手术”转向“功能性、局限性的手术”;放疗的范围也由“靶向性局限性的视野”代替“包括区域淋巴结的大野照射”;化疗也由“大剂量”转向“适量”方案。也就是说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应该是在“消灭肿瘤”与“保护机体”之间达成一个平衡,选择一个既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人体机能,同时又能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治疗方案,真正做到“带瘤生存”。
二、 当前癌症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在人类与癌症的生死较量中,手术、放疗和化疗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肿瘤的“三驾马车”或称“三板斧”。不容置疑,这三大疗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癌症眼前和局部的某些问题。但是,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所谓全身性疾病,就是说局部的肿瘤虽然被切除,但残存在人体血液、淋巴系统及各个器官组织内的癌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能被启动,再形成肿瘤即所谓的“复发、扩散和转移”。手术和放疗只能解决局部问题;化疗虽是一种全身治疗,但目前因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也不可能杀死所有癌细胞,而且还对人体造成严重损伤而易于形成二次肿瘤。传统的西医治法大都是“以毒攻毒”,虽然能杀伤一些癌细胞,但也损伤了大量的人体正常组织和细胞,所谓得不偿失。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癌症也大多都是用一些有剧毒的药物如斑蝥、砒霜、芒硝、鸭胆子、马钱子等,这些中药如果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对人体的某些脏器也会造成一定损害,并有可能产生蓄积中毒。
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癌症的分子靶向治疗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前景。研究人员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最大好处就在于,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在杀伤癌细胞时基本上不损伤正常组织,被认为是未来癌症治疗中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但事与愿违,虽然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行得“轰轰烈烈”,但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都远非科学家们所期待的那样令人满意。是什么原因让癌症分子靶向治疗“雷声大、雨点小”呢?专家认为,虽然这些治疗在原理上说得通,但是在真正的临床治疗应用上仍存在很多障碍,而主要原因还是载体的“毛病”。比如不能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无法高效表达,不足以消灭肿瘤细胞,从静脉注射部位到肿瘤组织,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靶向药物不断地降解、稀释甚至失活,还有一部分与正常细胞及组织非特异性结合,或被体内的细胞吞噬清除,这都使“靶向治疗”似乎有点名不副实。同时,癌症分子靶向治疗的成效还与多种其它因素有关,如分子靶点的特异性、癌细胞的微环境、肿瘤的新生血管以及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等。
同样,肿瘤抗体治疗在对付实体瘤方面,由于两个方面的难题没有得到突破而仍然显得“束手无策”。一个问题是,实体肿瘤的细胞被致密的基质包裹,抗体难以穿透这一屏障;同时实体肿瘤内压力较高,阻碍了抗体进入肿瘤内部。另一个问题是要达到治疗的目的,抗体需要量极多,要求产品纯度极高。但仅靠目前的生物工程技术生产比较困难,因此其产品成本及价格均非常昂贵。 还有学者认为,不同组织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可能是出现不同临床现象的根本原因,目前的抗体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某个特异性受体,而肿瘤细胞并非均一的,因此单一清除含有某种受体的肿瘤细胞并不代表能治愈肿瘤,特别是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出现,肿瘤干细胞可能与肿瘤细胞存在着不同的表型。因此,目前一些治疗方法是在抗体中标上同位素或毒素,尽管能提高疗效,但其副作用亦随之增加。 由此可见,即使是代表着当前肿瘤治疗学最新发展方向的分子靶向治疗也同样存在致命的缺点与难以克服的障碍。
众所周知,化疗在抗癌治疗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由于近年来使用了更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同时制定了更完善的化疗方案,抗癌药物的疗效得到了稳定的提高。但肿瘤细胞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效(drug treatment failure)仍然是大多数癌症患者治疗上的一个主要难题。据统计,癌症死亡中90%以上存在着耐药性这一问题。 化疗药物的疗效与下列因素是紧密关联的:(1)肿瘤的大小及其所在的位置直接决定了肿瘤的血运,也影响到药物经血到达肿瘤组织的量和深度。(2)细胞周期的长短与化疗疗效及G0期耐药性有关:如细胞周期太长不能保证每个周期的细胞都能接触药物。而周期太短则肿瘤细胞的增殖快于被杀灭的速度。(3)癌基因的表达。(4)肿瘤的细胞耐药性:无论是内在耐药性或是获得性耐药性均直接影响化疗效果。
三、现代癌症治疗的误区
人类在与癌症短兵相接地恶战100多年后,医学界肿瘤专家们在经历了前仆后继与癌症斗争后,终于认识到“根治癌症”的理念是人类无法战胜癌症的最大障碍,因此,“带瘤生存”的治疗癌症的新理念及治疗模式便随着医学及时代发展应运而生。
从尼克松时代起,美国前后30年累计花费数以千亿美元用于研制各种化疗药物和放疗设备。但直到今天,人类彻底治愈肿瘤的愿望仍未实现。但是“根治癌症”仍然是众多医生、病人和患者家属共同的执着信念。为了根治癌症,手术越做越大。以乳腺癌为例,其根治术既切除整个乳房及其表面覆盖的皮肤,同时切除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锁骨下区的脂肪、淋巴组织。同样,为了根治肿瘤,放、化疗的剂量也时常被不断加大。但是,事与愿违。这些根治性手术对人体的破坏性很大,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外在形象,还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更常常不幸的是,癌,也就是恶性肿瘤,就像它的拉丁语词源之意“螃蟹”一样,多脚横行,容易扩散。而另两种武器使用起来也时常显得很不得心应手:放疗确实使肿瘤的体积缩小了,但同时癌细胞也往往转移到了其它脏器;“以毒攻毒”的化疗,杀伤了癌细胞也杀伤了正常细胞,其后果是使患者的全身免疫系统受到极大的破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晚期病人更不宜作大剂量的放、化疗,否则虚弱的生命将因这些杀伤性治疗更加垂危,甚至加速死亡。
在这场人类与癌症的生死较量中,越来越多的医生从冷冰冰的统计资料中醒悟到,这些直接的打击手段并没有使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有明显的提高,相反,这已经造成了整个医疗界对肿瘤的“过度治疗”现象,显示出了明显的弊端。
绝大部分的晚期癌症,大都是对常规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的,而且这些晚期的癌症病人大多经历了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手段,病人本身的体质状况也很差。因此,他们对目前的大部分的常规化疗药已经不能耐受或者不敏感,而且晚期癌症一旦出现复发转移,那么传统疗法如手术、放、化疗等将束手无策,而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癌症也大多都是用一些有毒的草药。如果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这些有毒的草药也会对人体的某些脏器造成一定损害,并有可能产生蓄积中毒。最新的大部分抗癌中成药或声称具有某些抗癌功效的保健品确实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恢复体力方面对病人有一定的帮助,有的甚至也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但这些产品对癌细胞并无细胞毒作用,同时也无法逆转癌症的多药耐药机制,因此最终的疗效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既能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而且也能逆转癌细胞的多药耐药,与此同时又无明显毒副作用的新型产品或疗法。具备上述特征的疗法是医学界肿瘤专家们一直梦寐以求的,是具有巨大挑战性的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四、 人类抗癌历史的反思与整合癌症疗法的创立
1、人类抗癌历史的反思
在现代医学与癌症短兵相接的百年历史中,人类在这场抗癌斗争中至今仍是“失败者”。其根本原因是人类在癌症的斗争中存在许多误区,如“根治癌症”的治疗理念导致的“过渡治疗”现象等。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三大疗法如手术、放疗及化疗的治疗,均是以“完全消灭肿瘤或减小肿瘤大小”为治疗目标,而忽视了人体防御系统在抗癌战争中的作用,这是人类至今无法战胜癌症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流经济强国,也是现代医学最发达的国家。但癌症仍然是困扰美国人的头号疾病。为此,在1971年,尼克松总统发起了蓄日已久的“抗癌战争”,并信心满满地地宣称,美国将在5年之内,在1976年的国庆200周年时,攻克癌症。但30年过去了,美国在癌症研究方面花费了数千亿美元,在癌症治疗方面已经花费了一万亿美元。其结果是死亡人数达700多万。由此可见,以手术、化疗及放疗等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治疗癌症的效果是差强人意的。如此庞大的开支,如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许多专家认为,在这场最昂贵、持久的“抗癌战争”中,遗憾是我们只是取得了“有限的进步”。从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看,完全可以说是“一种失败”。
如果目前现代医学手段治疗癌症的疗效令人鼓舞,那也没有必要去寻找其它的治疗癌症的方法了。很不幸的是,现代医学的治疗进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停滞的平台状态,甚至在临床实践上有时好像走进了治疗误区,如许多肿瘤医生仍持有“根治癌症”的观念,从而导致病人的“过度治疗”。大量的事实证明,治疗后果比疾病本身更糟糕,比如,治疗后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脱发、口腔灼痛、极度疲劳及消沉等,这些均是常见的副作用;某些药物的毒性还会损伤心脏、肝、肾和骨髓;长期副作用还包括致畸、二次癌、功能障碍等。因此如果说,战胜癌症这一顽疾是一巨大挑战,那么,使癌症患者从癌症治疗中康复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鉴于上述事实,有科学家在1995年就提出了应该改变以“完全消灭肿瘤或减小肿瘤大小”为治疗目标的传统临床思维与观念,他们认为目前三大癌症治疗方法与模式已经达到了治疗(杀灭癌细胞)的极限。因此,应该改变“只有杀死癌细胞,才能治愈癌症”的传统治疗癌症的观念。一方面应该考虑癌细胞具有潜在的可逆转性,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发挥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对癌细胞的攻击力。只有兼顾了“杀死癌细胞”与“保护机体防御系统”两者之间的平衡,同时利用许多无毒的抗癌手段再配合必要的营养支持与心理辅导等手段,人类才能实现长期“带瘤”生存的愿望,从而最终战胜癌症。
在肿瘤治疗中,化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合理的联合化疗虽能最大程度发挥细胞毒作用,但都因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出现而宣告失败,因此,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且国内外已开展了相应的研究检测工作。所谓MDR系指肿瘤细胞对一种抗肿瘤药物出现耐药的同时,对其他许多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亦产生交叉抗药性,它是一种独特的广谱耐药现象。随着肿瘤细胞MDR分子基础和发生机制研究的进展,用不同手段和方法来克服肿瘤细胞的MDR已在实验和临床应用方面有了很大进展。
在对癌症的世纪之战中 ,治疗方法的改进固然重要 ,但治疗理念更需要革新与创造。整合医学就是全新的肿瘤治疗理念。
2、癌症整合疗法的提出是癌症治疗新希望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50届年会正式提出了“整合医学”(integrated medicine)的医学模式,并将其视为“21世纪的医学新趋势”。英国皇储查尔斯亦发起整合医学倡议,提倡西方主流医学与中医药等另类医学主动配合,共同为患者服务。整合医学模式的出现,将使肿瘤的康复变成现实。整合医学认为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是机体自我康复力减弱,导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基因紊乱表达,致使基因稳态失衡。要进行肿瘤康复,只有在确保患者安全原则下,通过恢复机体自我康复力,重建基因稳态才能实现。
在抗癌的世纪之战中,历史经验教训再次证明:治疗方法的改进固然重要,但治疗理念更需要革新与突破,应突破由循证医学、对抗治疗的习惯思维所形成的“瓶颈”。那些对抗性、创伤性的治疗,比如手术、放疗等治疗,虽可以消除病变局部的致病因素,但同时也进一步损害了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加剧了对基因稳态的破坏;简而言之,就是“救了局部、损害全体”。思考方法即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人类在抗癌的历史上无数教训说明,通过改进治疗方法,仅仅是使人类治疗癌症的五年治愈率提高有限的几个百分点,但不会根本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是在于癌症的预防及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各期肿瘤应该有统一的认识及整体的思考,对各种现有的疗法进行针对性筛选,并结合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从而制定出既符合标准化,又符合个体化的整合的癌症治疗方案。
癌症整合治疗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哲学素养,比如系统论等,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整合治疗方案,因此,所有肿瘤专家在制定整合治疗方案时均应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所以在消除病灶之时,要迅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恢复治疗过程造成的创伤,以及恢复机体自我康复能力。
(二)全程性原则: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无限性和转移性,所以医生提供的治疗指导,不仅限于临床治疗,还应涵盖包括康复期的整个治疗过程。
(三)时效性原则:肿瘤细胞增殖迅速,所以在增殖与杀灭之间,其实是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
(四)自主性原则:必须提高人体自身主动免疫的活性,避免对免疫疗法形成依赖,才可恢复和增强自我康复能力。
(五)社会性原则:作为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癌症蕴藏的深广内涵,决定了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还是社会问题,其治疗和康复必须延展到社会层面。
尽管现在“整合医学”不能说发展得十分完整,目前也只是找到了比较符合“整合治疗”的观点一些方法和药物,所有的新方法还要不断去探索,还需要临床的大量实践去验证、补充、发展和完善,但是“整合医学”代表了未来肿瘤治疗的方向和前途。
五、 NDSCR 疗法创立的科学基础
2004年三月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在其封面史无前例地提出这样的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人类在对抗癌症的战役中是失败者?为什么目前抗癌药物成效甚微?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的基因具有不稳定性与非均一性即肿瘤细胞异质性和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以及当今抗癌药物设计思想的不完善性两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当前抗癌药物均是基于癌细胞的某些特定的生物学特性而设计的,因此只能对同一肿瘤细胞内的部分癌细胞具有杀伤力,而其余的癌细胞均不敏感;再加上癌细胞的耐药性,完全可以想象疗效是差强人意的。几十年来西方抗癌药物的临床实践充分揭示了当今抗癌药物设计按着单一机制、单一靶点设计癌症药物的缺陷。
1、肿瘤的异质性
目前认为绝大多数肿瘤起自单个细胞转化为瘤细胞后的克隆性增生。在克隆性增生的过程中,可能不同的附加基因作用于不同亚群细胞,使肿瘤出现相对明显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表现在细胞形态学、核型、表面标志物、生化产物、细胞增殖能力、转移能力和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都有差异。这可解释为何肿瘤在化疗后,一些抗肿瘤药物的瘤细胞能存活下来并继续增殖,使肿瘤产生耐药性;肿瘤转移可起自原发性肿瘤中的一小群细胞,而大群细胞并不能反映这种转移的生物学行为。瘤细胞生长速度异质性与肿瘤内细胞的不同分化程度有关。一般来说,细胞分化越差,生长速度越快;在肿瘤演化过程中形成不同亚克隆的细胞群也可有不同的增殖能力;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对增殖也有影响,远离血管的细胞因低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增殖能力降低,甚至可导致细胞死亡。低氧下的肿瘤细胞对放疗不敏感,增殖率低的肿瘤细胞又对化疗不敏感。低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又可促进演化为恶性表型更高的肿瘤细胞。
2、肿瘤的多药耐药性
临床上经常可以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恶性肿瘤初次化疗时肿瘤细胞对药物较敏感,肿瘤体积缩小。但残留肿瘤一旦增大,再次用同样的化疗药物效果就很差。这提示肿瘤细胞对抗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有多方面的机制:(1)细胞对抗癌药物摄取减少;(2)药物活化酶的量或活性降低;(3)药物去活酶的含量或活性增加;(4)药物作用靶向酶的含量增高或与药物的亲合力改变;(5)NDA 修复增加;(6)代谢替代途径的建立;(7)细胞对药物的排出增加等。
Goldie 和Goldman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在增值过程中基因在固定的频率下突变,每次突变都可导致耐药株的形成。肿瘤细胞倍增次数越多,耐药株的产生越多。当肿瘤长到临床可检测的大小时,已有10的二次方到三次方个耐药细胞。因此,在肿瘤细胞负荷较小时尽早给予足量的化疗,有助于克服耐药性。另外,由于存在多种染色体缺陷,肿瘤细胞本身具有遗传不稳定性。化疗是一种致突变剂,更加重了肿瘤遗传不稳定性,使增值快的细胞替代了增值慢的细胞,耐药细胞替代了敏感细胞。
肿瘤细胞对一种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抗癌药物也会产生耐药性,称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研究发现,产生MDR 细胞含有MDR-1基因,该基因扩增后使细胞膜上的P170糖蛋白过度表达。P170 糖蛋白具有跨膜转运蛋白的功能,它与细胞内抗癌药物结合并与ATP 结合提供能量,将抗癌药物从细胞内泵出,使细胞内药物含量降低无法发挥细胞毒作用。钙通道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异搏定)等能竞争性地与P170糖蛋白结合,但克服MDR所需维拉帕米的剂量远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剂量,不能投入临床使用。其它逆转P170糖蛋白的药物如环胞素等临床上并未显示效果。
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改变也是导致耐药的一种原因。TopoⅡ在DNA 复制时发挥作用,抗癌药物ADM、VP-16 均作用于TopoⅡ,使DNA复制受阻,导致癌细胞死亡。当TopoⅡ含量减少或活性减低时,抗癌药物无法发挥作用。
P-糖蛋白(P-gP)P-gP是一种跨膜糖蛋白,由MDR1基因编码所产生,起外流泵作用,能将抗肿瘤药物逆浓度从细胞内泵出到细胞外,降低细胞内药物浓度而导致肿瘤耐药。这种糖蛋白是由1281个氨基酸组成的两个完全相同的单体构成,每个单体均有6个跨膜区和1个三磷酸腺苷(ATP)结合点。跨膜区作为膜通道有利于药物转运,而ATP结合点与能量供应有关。大量研究证明,P-gP高表达伴随肿瘤患者预后不良,如低缓解率、高复发率、化疗疗效差、生存期短,可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
另外,肿瘤细胞内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含量增加也和耐药有关,该酶系统在人体中具有非特异性解毒作用,也可保护肿瘤细胞免受脂质过氧化的破坏。
尽管目前已对抗药性的产生及克服方法有所研究,但许多仍停留在实验阶段。因此,如何逆转耐药性仍是今后抗癌药物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六、 NDSCR疗法——一种新型的整合癌症疗法
1、 NDSCR疗法的概念与内涵
NDSCR疗法是一种完全构建在现代医学的科学基础之上,同时借鉴了中医药学及自然疗法等最新抗癌理念,并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之上逐步建立起来的治疗癌症的全新的综合治疗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整合癌症疗法。它包括“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营养支持与保护、心理辅导及常规西医治疗等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它的适应症主要是以各期实体恶性肿瘤为主。这种创新疗法代表着最新的抗癌治癌的新理念。
“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是NDSCR疗法的核心之一,其特点是它的抗癌手段目前是以达玛烷苷元制剂为基础,并完全建立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检验之下,所有抗癌活性成分均能定性定量,并针对不同癌症病人特殊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做到既能体现标准化又能体现个体化给药原则;
“常规西医治疗”是NDSCR 疗法的另一核心之一。当前癌症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三大疗法。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不但不能完全杀灭肿瘤细胞,而且损伤了正常组织,特别对在机体抗肿瘤防御中占重要地位的免疫系统造成很大的伤害,尤其是细胞免疫。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以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主要方法。
“营养支持与保护“是NDSCR疗法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改善癌症患者身体状况的自然方法。大量科学事实说明,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出现营养障碍,大约有40%晚期癌症病人死于营养不良,因此改善病人的营养是抗癌治疗中最重要的措施,尤其是晚期癌症。合理调配癌症患者的饮食与补充某些营养补充剂,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对病人的治疗和康复非常有利。营养疗法能够非常有效地增强人体活力,提高免疫功能,但是你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必须适合你和你自己所特有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在经过培训的营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新的饮食方式或营养补充剂。
“心理辅导”是NDSCR疗法中的另一重要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目前晚期癌症治疗均为姑息治疗,医生、病人家属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对癌症病人普遍存在人文关怀的意识不足问题。因此,大多数晚期病人临终时是带着恐惧和绝望、带着疾病本身和治疗带来的双重痛苦去世的。由此可见,癌症病人,特别是晚期癌症病人很需要心理上的人文关怀,需要医学界、家属及社会能提供一系列心理辅导、心灵安慰、社会支持以及临终关怀等措施。
综上所述,NDSCR疗法是以达玛烷苷元制剂为基础,并在给药方式上突破常规给药模式,从而达到“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的目的,为常规放、化疗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新辅助疗法”的新手段。在NDSCR全程治疗过程中,应该同时兼顾调理患者营养与心理状况,“营养支持与心理辅助”是NDSCR 疗法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放化疗全程配合是NDSCR 疗法的重要的治疗理念。总之,创立NDSCR疗法对各种癌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癌症患者的抗癌的新希望。其中“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及“常规西医疗法”是NDSCR疗法的双核心。
NDSCR整合疗法实施准则应该是根据病人的机体状况,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延长病人的寿命。
2、NDSCR疗法(一):“营养支持与保护”
2.1“营养支持”的概念
癌症是一种极严重的消耗性疾病,40%甚至更多的癌症患者实际上死于营养不良,而不是死于癌症。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营养不良,并能提高癌症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降低某些癌症的复发率,使癌症病人尤其是晚期癌症病人受益匪浅。比如芬兰肿瘤学家在给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和放疗的同时,给患者补充了大量的营养补充剂,结果采用了营养疗法配合放化疗的病人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另据美国某医学院肿瘤专家观察了使用大剂量的维生素类营养补充剂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剂量的维生素营养补剂使膀胱癌的复发率减少了一半。大量科学证实,营养良好的癌症患者能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癌症,生存期将会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
NDSCR疗法中的“营养支持”方案是完全在现代营养学与肿瘤治疗学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对病人进行一系列的营养状况调查、营养状况评价、营养咨询后,制定一系列的体现癌症患者本身特殊状况的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其特点是从接诊开始,全方位、全程地为患者设计营养支持的治疗方案,并紧密配合其它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2.2“营养支持”的辅助抗癌功效
给患者提供“营养支持”方案是癌症综合疗法中的成本低、无毒并经科学证明有益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辅助营养治疗与其它肿瘤治疗是相互协同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NDSCR疗法中的营养支持方案具有如下的功效:(一)预防和改善困扰癌症患者的常见的营养障碍或营养不良;(二)减小其它治疗的毒副反应,使其更有效地针对癌症部位,从而避免患者机体免受损伤;(三)增强免疫系统,摧毁剩余癌细胞,防止癌症的复发与转移;(四)通过改变糖的摄入,调整血糖和胰岛素的分泌的水平而有选择性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甚至“饿死癌细胞”;(五)通过大量的营养元素或活性成分减缓癌细胞的生长速度,协助机体重构人体非特异性宿主防御机制,并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2.3营养支持辅助抗癌的机理的探讨
健康的成年人体大约有600万亿个细胞,并每时每刻在不停的进行分裂。每次进行有丝分裂时,都必须“打开”DNA 的螺旋形结构,然后精确地复制自己,最后完成有丝分裂。这一过程每天都要重复几十亿次,因此,从概率上说出错的几率非常高。但事实上人体组织结构与功能却很稳定,原因是人体有一套完善的修复出错及纠正错误的机制,可以将癌细胞消灭在萌芽之中。在细胞恶化癌变过程中,许多营养物质不仅能抑制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防止癌变,而且还能逆转已经恶变的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变,从而阻止癌症的发生。举例如下:1)叶酸盐和维生素B12,能逆转支气管组织变异或子宫颈发育不良;2)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及维生素E,能逆转口腔白斑;3)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能逆转直结肠腺瘤。由此可见,某些营养素可以诱导恶性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变。
在人体内的600万亿个细胞中,大约有1/3的细胞,即20万亿个细胞是属于免疫系统的。免疫细胞负责杀灭诸如细菌、病毒、肿瘤细胞及坏死细胞等以及清除毒素,因此可以说任务非常繁重。尤其晚期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如能给适当的营养支持,不但能给免疫系统提供必需的营养,增加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增强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的功能,同时有些营养素还能保护免疫系统免受癌细胞的攻击与破坏,另外有些营养素会以某些活性分子的形式为免疫细胞提供“炮弹”或“子弹”。
“营养支持”方案除了上述讨论的的两种抗癌机理外,某些营养素的解毒功效也是营养支持疗法抗癌的“秘密武器”。肝脏是人体的“解毒工厂”,它能通过一系列酶活动水解中和毒素,或通过与毒素形成络合物,将毒素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内环境稳定;另外,许多抗氧化剂均能给人体提供广泛的保护,使患者不受化疗和放疗的损害,保护免疫细胞免受自身毒素的攻击,并提高治疗中患者的免疫细胞活力。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硒、西红柿红素、辅酶Q、葡萄子中的低聚物原花色素和绿茶等都能给人体提供抗氧化、抗自由基的保护;除此之外,许多蔬菜及植物性食物对维护人体保持健康的PH值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许多晚期癌症患者更有重要的意义。
2.4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的内涵
为了更好地为每个癌症患者制定“量身定做”的营养支持计划,首先应对每个患者进行总的健康与营养状况的评估,这有助于营养师能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体化的营养治疗方案。这些评估方法包括从健康史的有关表格中查找生活方式中的危险因素,内科医生的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各种生化检查等;营养师根据上述资料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后,需要耐心将整个治疗计划详细介绍给患者,并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使之能完全配合营养师的治疗,具体措施包括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开展癌症营养知识问答及组织患者之间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等;
一个完整的营养治疗计划应包括:(一)合理饮食计划:其原则是癌症患者应多吃植物性的食物(谷类、豆类、各种蔬菜及部分水果)和未加工食物。低盐、低脂肪、低糖及适量的蛋白质的食物为首选,注意饮食多样化及均衡,并坚决摒弃不良的饮食习惯;(二)给与适当的营养补充剂,包括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植物类的营养补充剂及各种抗氧化剂等;(三)在中医原则指导下的的各种食疗与药膳疗法等。需要指出的是,癌症患者营养不良的程度如果非常严重,就必须用全肠道外营养阻止营养状况的进一步的恶化。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或没有胃口时,全肠道外营养在癌症治疗的关键阶段将起到无可估量的救生作用。
2.5 “营养支持”方案(计划)的实施程序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营养支持”是各种癌症,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治疗手段。为了更好地实施营养支持方案,NDSCR疗法医生及营养师应遵循如下的一个标准的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即营养状况调查阶段。NDSCR疗法的专业人员首先需要询问病人的饮食状况,包括饮食史、饮食习惯和嗜好、饮食调查、餐次和分配比例、有无偏食史,以及烹调加工方法等;同时还须对病人进行体格及化验等营养状况的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及营养缺乏症的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淋巴细胞分类、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气之蛋白及其分类等。应将上述调查或检查结果以表格形式记录下来,以便评估及制定治疗计划;
第二阶段即营养状况的评估阶段。NDSCR疗法的营养师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然后将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查评估结果及营养治疗方案发给NDSCR疗法总部的信息处理中心备案。在NDSCR疗法总部的营养专家定期对这些治疗进行检查与审核,并提出指导与改进意见;
第三阶段即营养疗法的实施阶段。NDSCR疗法的一线专业人员应将制定好的营养治疗计划详细地介绍给患者,并做好解释沟通及随访工作。在实施营养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须做好营养病历及营养治疗记录的书写工作,对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中心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第四阶段即疗效的评估总结阶段。NDSCR疗法的中心应对每个病人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中心应定期地举办健康营养讲座、专业人员培训课程及病人营养学知识宣教等活动,以提高营养疗法的治疗效果。
3、NDSCR疗法(二):“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
3.1“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是以达玛烷苷元制剂为主要手段的
众所周知,常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很大,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大自然—天然植物,希望能找到既有效同时又无毒的天然化合物。到目前为止,上市的植物类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羟喜树碱、紫杉醇等均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对癌细胞均有细胞毒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植物中只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同时又无明显毒性作用的活性成分将是一场巨大的挑战。
然而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如多糖类,如黄芪多糖、香菇多糖等经常用于肿瘤的治疗,这些多糖物质虽本身无毒副作用但对癌细胞也无杀伤作用,其抗癌功效主要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实现的。另外,五加科植物中的皂苷类化合物里仅少数皂苷有明确的抗癌作用,其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因此是极具开发潜质的新型抗癌天然的活性成分。但这些少数皂苷均是带糖基的化合物,如将其糖基全部除掉就成为了达玛烷苷元,那么其抗癌的特性也将大大增强,并且也无毒副作用。因此,如能将达玛烷苷元开发成抗癌产品用于治疗各期癌症,意义将很重大。可以说达玛烷苷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既能杀伤癌细胞同时又无明显毒性的少数抗癌化合物之一,更重要的是达玛烷苷元还具备逆转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功效。但将它开发成抗癌新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解决工业化及产业化的问题即价格问题;(二)解决达玛烷苷元的口服吸收度低下的问题。天马药业独创的技术平台以及创新的给药方法完全解决了达玛烷苷元用于抗癌产品开发所遇到的所有技术障碍。因此,以达玛烷苷元为原料药的产品将成为新一代无毒而有效的抗癌手段。
3.2 达玛烷苷元制剂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的机制机理
达玛烷苷元制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就是二醇组及三醇组的达玛烷苷元。基础与临床实践证明,达玛烷苷元制剂最大的优势是特异性地杀伤癌细胞,但不损伤人体的正常细胞,同时还有助于患者机体免疫力的恢复与提高,因此对晚期耐药恶性肿瘤的治疗更有特别意义。达玛烷苷元制剂是由二种达玛烷苷元组成的新型抗癌产品,其构成的主要单体是二醇组及三醇组的达玛烷苷元,其中二醇组是特异性肿瘤凋亡的快速诱导剂(祛邪作用),它能启动所有的Caspases 通道,使癌细胞凋亡;通过抑制Akt 酶的磷酸化,使癌细胞的生存通道关闭;另外还会在肿瘤细胞内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而使癌细胞产生凋亡;三醇组的达玛烷苷元则是强的抗肿瘤免疫刺激剂(扶正作用),它能刺激树状细胞(Dendritic Cell)分化及自然杀伤细胞的增殖,并能通过诱导干扰素释放杀伤肿瘤细胞。除此之外,这二种达玛烷苷元均能阻断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即p-gp,一种能将化疗药物泵出癌细胞以外的耐药蛋白),导致p-gp的耐药功能丧失,从而能使癌细胞内的达玛烷苷元达到凋亡所需的浓度,因此,达玛烷苷元制剂对各种癌症尤其是晚期耐药恶性肿瘤有良好的疗效。近期达玛烷苷元制剂大剂量临床试验表明,达玛烷苷元还具有骨髓保护及生白功效。
综上所述,这种独创的NDSCR疗法中“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部分中所使用产品均是天马药业独有的专利技术保护下所开发的新型抗癌产品;这些产品的使用既要符合现代循证医学标准,注重量效关系,同时也要体现NDSCR疗法的技术优势与特点。
3.3 创新的给药方式为“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的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
达玛烷苷元制剂是通过改变产品中的植物活性分子的吸收途径而使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的。根据这一技术的特点,天马药业的科技人员打破传统给药常规,独创了新的给药方法即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多次给药,既解决了口服大剂量给药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病人对大剂量用药耐受性问题。举例来说,达玛烷苷元制剂 SG如每日给药12粒,可以分三次服用,每次4粒,每次间隔一小时,病人对这样用法耐受性很好;如每日给药24粒,可以分开4或6次服用,每次服用6或4粒,每次间隔1小时。这样给药方式,完全基于达玛烷苷元制剂的活性成分是通过胃直接吸收以及相关研究的量效关系的科学事实的。这种独创的给药方式与大剂量口服冲击疗法的实施也将天马药业的改变药物的吸收途径与提高生物利用度这一技术优势完全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也打破了只有通过静脉或动脉途径才能进行大剂量给药的常规传统给药方式,对NDSCR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疗法的创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3.4 天然“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方案的实施程序
为了更好地实施天然“无毒抗癌与逆转耐药”治疗方案,NDSCR疗法医生及相关专业人员应遵循一个标准的工作程序:
第一阶段即资料收集阶段,由专业培训的NDSCR疗法医生或助手,详细询问癌症病人病史、治疗经过、目前正在进行那些治疗及病人的一般状况等,必要时需参考病人西医相关诊疗数据。NDSCR疗法医生在必要时应对病人进行体检,同时须完成各种表格病例,然后传给NDSCR疗法总部的信息处理中心备案,以备会诊讨论之用;
第二阶段即治疗方案制定阶段,NDSCR疗法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每个病人具体情况制定出既符合一般的NDSCR疗法标准同时又符合病人本身特殊情况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并通报给NDSCR疗法总部信息处理中心备案。如遇特殊复杂的病例,需通报给总部,并由总部NDSCR疗法专家负责召集相关医生进行会诊,从而制定出治疗的最佳方案;
第三阶段即方案的实施阶段,建立电话热线制度,尤其是对首次采用NDSCR疗法的病人实施电话随访,定期复诊等,保证医患之间信息畅通,以便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如遇特殊情况,应通报给总部,做到信息反馈及时,处理果断正确,跟踪随访到位;
第四阶段即方案调整及评估阶段,NDSCR疗法医生需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发展需要有前瞻性的预估,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评估是否适合继续采用NDSCR疗法,必要时需要与总部及时联系,从而做出正确处理。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高质量地完成上述的工作,所有NDSCR疗法医生均需要参加NDSCR疗法的培训,并需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及建立标准的工作程序。其中包括定期培训、电话会诊制度、事故差错申报制度以及定期学术交流等。
4、NDSCR疗法(三):“心理辅导”
4.1 “心理辅导”的概念
有关医学调查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等心理问题,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病率较高。精神崩溃导致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治疗后存在复发转移。专家指出,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有的甚至不久就发现复发转移。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是十分不利的。调查还发现,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愤怒与不满情绪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其癌症发生率是正常人的3倍。与之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仰等都有利于癌症治疗后的康复。
癌症心理治疗就是医生或医疗的专业人员根据心理学原理,分析和了解癌症患者过去与现在的心理与病理状态,选择适当的时机,用有针对性的语言或其它适当的方法,作用于患者的高级神经中枢,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和机体状态,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医疗方法。影响病人心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故心理治疗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很丰富的。近几十年来,心理治疗得到较快的发展,除了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催眠、暗示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如根据行为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各种行为治疗法、生物反馈法等。
4.2 “心理辅导”方案(计划)的内涵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目前死亡的肿瘤病人中至少有三成以上是活活被“吓”死的。而70%~80%的肿瘤病人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恐惧等。除了癌症本身外,心理因素正成为扼杀肿瘤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体患了癌症后,要达到理想的疗效,临床治疗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克服不良心理,构筑起抗癌的心理防线,这对强化自身免疫力,阻止和延缓病程的进展至关重要。大量事实表明,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信自己的康复能力,是克服癌魔的首要前提。因此,癌症的“心理辅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涵义:
(一)病人本身自我调节能力,是“心理辅导”成功与否的中心环节。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很大程度上是靠减少心理压力来保持的,也就是说,心理上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心理症状大于病理症状的癌症患者。他们在确诊之前便因恐惧而拒绝化验,一拖再拖,延误确诊时间;确诊之后则潸然泪下,万念俱灰;复诊后忧心忡忡,总怀疑癌症已经恶化……这些都是恐癌心理。其实,患者应当正确认识癌症的自然病程,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于许多中、晚期的癌症,目前的治疗手段和疗效亦在不断地突破和提高。新的治疗手段也层出不穷。首先人一旦患了癌症,切莫悲观失望。此时,更需要病人具备坚强的意志、必胜的信念、乐观的情绪、顽强的斗争精神。另外,应学会自我进行心理调适能力,可以通过祷告、心理咨询等方法尽量排除“恐癌心理”,正确认识癌症就像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一样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二)病人家属对患者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心理上,病人家属应积极学习相关肿瘤的知识,并和病人参加一些互助组织,交流心得,相互鼓舞;在治疗上,作为家属应充分发挥桥梁的作用,以利于医生更好地实施治疗,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饮食上,病人家属应做一些美味可口、易于消化的食物,也可让病人多餐少食。最关键还是要帮助病人恢复自信心,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帮助亲人战胜癌症。
(三)医学专业人员是癌症心理辅导疗法的主导者。当前由于癌症仍然是一类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因此,癌症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虑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而且,他们也确实面临着比其它病人更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加上,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恐癌心理,周围人们的紧张,过分的关怀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其表现为:由于严重的恐癌心理而采取否认态度;或精神上解除武装,不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或因为心理因素造成治疗后的预期性反应过度,而使治疗不能按期完成;还有因心理负担而造成饮食、睡眠不佳,而使身体状况逐日下降者;甚至有人因绝望而自杀。反之,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患了癌症之后,应持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主动参与治疗的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康复,甚至可以出现奇迹。
因此,在诊疗临床实践中,心理治疗咨询师应以医学心理学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的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及一定的训练程序,调动病人体内的代偿功能,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达到改善或消
除病理状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身心症状,重新建立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的一种方法。比如,专业人员可辅导病人采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进行精神疗法,不仅要求癌症患者用乐观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一些问题,还要求患者能经常主动地运用一些激励式的语言,反复自我鼓励。比如经常在心中这样想:“我的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癌细胞正在被消灭掉”等等,以产生积极暗示的最佳效果。科学的自我暗示,能够充分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发挥生命的潜能。心理学的实践业已证明,经历过积极暗示疗法的癌症患者存活时间会明显延长,这一疗法将使人们受益无穷。
4.3 “心理辅导”方案(计划)的实施程序
综上所述,对癌症患者的心理辅导,是癌症治疗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NDSCR疗法抗癌三大手段之一。因此,NDSCR疗法的心理咨询师应遵循如下的工作程序,以保证心理辅导疗法的效果。
第一阶段,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调查阶段。NDSCR疗法的心理咨询师首先须仔细询问病人的病史、治疗的状况与效果以及病人的心理、精神状况等,还需同病人的家属交谈沟通,了解病人的精神状况、人格特征及经济状况等,然后以各种表格记录下来;必要时,需通过各种问卷或其它简单易行的方法对癌症病人进行心理测试,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整理;
第二阶段,癌症病人的心理状况评估阶段。NDSCR疗法的心理咨询师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打分,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心理治疗计划。然后,将上述结果及治疗计划发送到NDSCR疗法的信息处理中心备案。中心心理咨询专家应定期复查及审核,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将意见发回各诊所,以利于诊所专业人员学习及提高。
第三阶段,心理治疗计划的实施阶段。NDSCR疗法的心理咨询师在实施一系列的疗法的同时,需要做好随访工作,并做好记录。如遇特殊情况,需及时同中心联系,以便及时处理。NDSCR疗法总部须定时举办各种培训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要举办各种社区活动及开展病人心理互动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 “心理辅导”治疗的效果。
5、NDSCR疗法(四):“常规西医疗法”
纵观西医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与演变,不难看出,肿瘤外科学、肿瘤放射治疗学及肿瘤化学治疗学构成了肿瘤治疗学的三大支柱。手术、放疗及化疗三种手段互有特点,互为补充。对于大部分内脏器官的实体肿瘤而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某些肿瘤,尤其是解剖位置特殊的肿瘤如鼻咽癌,则以放射治疗效果更佳。对于非实体瘤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药物治疗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从总体上看,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千秋,在肿瘤治疗学中都有无法代替的地位。特别是当代各个专业的肿瘤学家对各种治疗方法的完善,更加把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肿瘤的治疗上,形成了现今肿瘤治疗学中缺一不可的格局。尽管细胞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发展造就了不少新的治疗手段如生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但就治疗效果而言,这些新方法的地位尚不能与手术、放疗及化疗三大传统手段媲美。
同为局部治疗的手段,从治疗结果看,外科手术有两个结果:一个根除了整个肿瘤,使病人痊愈;另外就是残余的(通常为隐匿的)肿瘤继续生长、转移并最终导致病人死亡,就好像从未做过外科手术一样。放射治疗对局部肿瘤的效应则为单位剂量的细胞指数杀灭,较之于外科手术的“全或无”现象,放疗效果更多地受到细胞的氧合作用、肿瘤的类型与细胞修复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特点决定了放射治疗对局部肿瘤的控制不如外科手术。但放射治疗也具有外科手术所没有的优点:对于某些外科手术无法切除或解剖部位特殊的肿瘤,放疗仍是首选的局部治疗。另外,在某些肿瘤,例如在一些四肢的恶性肿瘤软组织肿瘤的治疗中,传统的外科治疗往往需要切除病人的肢体,而应用放疗治疗后,同样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还能使肢体免遭切除,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时,必须充分注意到手术与放疗这两种局部治疗手段的差异。
肿瘤的化疗是一个发展相当迅速的领域。化疗的出现使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曾有人预计,未来的恶性肿瘤治疗将以肿瘤化学治疗为主。可惜的是,尽管新药不断问世,化疗方法日益先进,监测系统不断完善,但对大多数的实体恶性肿瘤而言,目前根治性化疗的效果不容乐观。综合治疗的效果远比单纯的化疗为佳。这说明在治疗局部病灶上,化疗有其不足的地方。但无可否认,作为一种发展迅速的手段,化疗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七、 NDSCR疗法实施八大原则
1、整体性原则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需要综合考虑治疗方法。当杀灭肿瘤细胞的程度大于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时 ,对病人的恢复是有利的 ;反之则利于肿瘤的发展 ,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因此在治疗中 ,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迅速消除病灶 ,另一方面迅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恢复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 ,恢复机体自我康复能力。
2、全程性原则
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无限性和转移性 ,这决定了肿瘤治疗过程是漫长的。很多患者除了进行临床治疗外 ,很难再得到医生的指导。据统计 , 80%-90%的肿瘤患者死于临床治疗后的康复期。所以治疗肿瘤不能仅限于临床治疗而应贯穿于包括康复期的整个治疗过程。
过去只把肿瘤的手术及放、化疗作为唯一的手段,我们认为肿瘤治疗是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手术及放、化疗开始前的“预先治疗”,手术及放、化疗过程中的“配合治疗”,手术及放、化疗后的“继续治疗”,以及对不能进行手术及放、化疗患者的“支持治疗”。
3、自主性原则
自我康复力的强弱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自我康复力的恢复是通过提高人体主动免疫的活性来实现的。临床已发展免疫疗法 ,但这种来自异体的免疫介质或免疫细胞形成的被动免疫 ,不仅作用弱、毒副作用大 ,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形成对被动免疫的依赖性 ,自身主动免疫反而衰竭。因此必须提高人体自身主动免疫的活性 ,这才是增强自我康复力的根本。
4、时效性原则
肿瘤细胞往往都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如果免疫功能提高缓慢,那治疗就很难取得效果,所以强调杀灭肿瘤细胞速度的同时,更强调免疫功能提高的速度。
5、个体化治疗原则
所谓个体化治疗,就是要根据具体病人的预期寿命、治疗耐受性、期望的生活质量和病人的愿望和肿瘤的异质性,来设计具体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对癌症病人治疗前的综合评价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地建立起众多的评价体系,如评价病人功能状态的行为状态(Performance status, PS )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价伴随病情况的伴随病等级 (co-morbidity Scales)、评价生活质量的QOL(Quality of life )等。个体化治疗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的因素为病人的伴随病、年龄和活动能力,在治疗前对其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肿瘤的异质性与人体功能心理状态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6、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原则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善、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这方面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尽量减少破坏性治疗手段所致的毁容及致残程度,如乳腺癌手术趋向保守及乳房再造,骨肉瘤的保留肢体术等;第二,重视姑息和支持疗法,尽可能地减少晚期癌症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最好的例子就是近年提倡的癌症三级止痛方法。可以说,癌症治疗从过去单纯追求生存率到今天的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是恶性肿瘤治疗观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转变,势必在今后给肿瘤学家的恶性肿瘤治疗观念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
7、成本与效果并重原则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比单一手段治疗,其经济花费要大得多。如何用尽可能少的费用取得癌症治疗的最好效果,是一个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一般来说,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关键在于对各种治疗方法、各种治疗手段效果的充分了解。在这一基础上,有几条规律值得遵守:第一,成本最低原则(cost minimization);第二,成本效果原则(cost effectiveness );第三,成本效用原则(cost utility);第四,成本效益原则(cost benefit )。
8、社会性原则
作为一种复杂的全身性疾病 ,肿瘤治疗蕴藏着的深广内涵决定了它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 ,还是社会问题。其治疗和康复必须延展到社会层面 ,抗肿瘤斗争必定是一项全社会的大工程 ,因此除医务人员外 ,还必须动员社会上一切有关力量 ,包括政府部门、红十字会、科研单位、慈善机构、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