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封建之美 5
朱雨心
资本主义的文化,是平民文化。平民文化是什么样子呢?最典型的,那当然就是经历了两千年的资本主义平民社会后的旧中国的文化。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美国的文化。尽管英国被称为西洋最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英国的封建色彩一直很浓,上有封建君主,下有封建贵族。封建贵族在上议院中的世袭席位直到不久前才取消,而封建贵族至今仍然拥有许多世袭特权。不过,英国的封建色彩很快就会褪去。戴安娜的离婚以及死亡,标志着英国封建时代即将彻底结束。贵族的彻底平民化,将在不超过两代人的时间内实现。而一个彻底平民化的英国,必将更加令人乏味。
与封建文化相比,资本主义的平民文化简直就象是没有文化。所以,常有人说:美国没有文化。这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是,人们那样说的原因,正是因为美国的文化缺乏封建色彩,或者说:是因为与封建文化相比,人们会觉得美国的资本主义平民文化,显得那样微不足道、那样庸俗肤浅、那样缺乏美感,仿佛就象是没有文化似的。尽管金钱是那样地既惹人爱、也惹人厌,但是,金钱大概从来就没有给人以美感。人们的美感,大都来源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来源于对精神境界的欣赏。所以,许多人,尽管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下意识中推崇的,正是封建文化之美。而且,恰恰是他们下意识中对封建文化之美的推崇,使他们特别厌恶“两千年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平民文化的特点,正是在于缺乏对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对金钱之外的事物的兴趣。资本主义平民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娱乐。这一点,从观察“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的变化,很容易看出来。通俗地,可以这样说:资本主义平民文化的特征是:戏子、杂耍之类娱乐“明星”成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关注、追捧的偶像。古时候,受传播技术的限制,戏子们的影响通常局限于一城一地。今天得益于现代传播技术,娱乐“明星”简直就是社会的主宰。这就是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平民文化。
旧中国,因为有科举,所以,一直都还有人读书,而且还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想法。 读书人,即便是穷,还是受人尊敬。而一个富翁,倘若没有点功名在身,自己都觉得矮人三分,多少有点谦卑、收敛,不至于太张狂。古代的所谓读书人,有点象是那种平民社会中的贵族。不过,那种读书人,主要还是为了生计才读书,本质上还是资本主义的。所以,尽管古代的读书人不少,绝大多数是为了科举做官,不是因为喜欢读书。真正做学问的人, 那是少而又少。所以,两千年资本主义社会,学术研究并不活跃,科学技术进展缓慢。这其中有许多原因。关于科举的影响,已另有文专议(详见《科举与工业革命》),这里不再重复。
今天人们对“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厌恶,一是因为那两千年没有民主,二是因为那两千年没有“进步”。这种厌恶,直接来源于共产党的两个崇拜(即,民主崇拜与进步崇拜)。没有“受党教育多年”的人,没有、或少有这种厌恶的情绪。日本、朝鲜的文化与中国接近,古时候也没有民主,也没有“进步”,然而,日本人、朝鲜人,并没有象今天的中国人那样厌恶本民族、本国的历史文化。西洋人的文化与中国很不同。西洋人古时候也没有民主,也没有“进步”,古时候还有奴隶制,还有什么“初夜权”,什么宗教裁判所。野蛮与黑暗只怕更甚一层。而美国,甚至在近代还有奴隶制,种族隔离,等等。可是西洋人也没有象今天的中国人那样的、对本民族、本国的历史如此厌恶。其它民族,例如,印度,古时候也同样没有民主,没有“进步”,印度人也没有象今天的中国人那样的、对本民族、本国的历史的厌恶。在共产党的民主崇拜下,古代的统治者,各个都是大坏蛋,就算是做过什么好事,那也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是为了人民福祉。这些大坏蛋统治的时代,怎么可能不令人厌恶?今天是共产党统治,自然共产党也是大坏蛋,就算是做了什么好事,那也是为了维护共产党的统治,不是为了人民福祉。这是共产党自己的逻辑的必然,人们“受党教育多年”的结果,共产党怪不得别人。可以这样说:今天国产的反共分子,几乎都是共产党的原教旨主义分子。什么是因果报应?这就是因果报应。现在不唱《国际歌》了,这是对的,但是还远远不够。当务之急,是要彻底地、全面地、准确地修改中、小学校的教科书,尤其是历史教科书。用按什么方法修改?就用孔老夫子的“春秋笔法”修改。“隐恶扬善,为尊者讳”。“隐恶扬善”,是对原始材料有所取舍,不是胡编乱造。这里的“尊者”,当然也包括共产党、毛主席。“春秋笔法”,只能限于中、小学校,不能滥用。
在讨论秦以后两千年学术研究不活跃,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社会变化停滞的原因之前,必须首先指出:“进步”缓慢或缺乏“进步”本身,未必是件坏事。本来就不应该理所当然地用是否“进步”来作为审美的判据。用是否“进步”来作为审美的判据,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这样的判据才能成立。一般而言,这样的判据是不成立的。我们在讨论这个“进步”问题时,并不理所当然地意味着我们对历史的不满意。
中国两千年学术研究不活跃,科学技术进展缓慢,社会变化停滞,以及周期性的社会动乱,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两千年资本主义平民社会,而未必在于什么“专制制度”,也未必在于什么儒家思想禁锢。古代政府并没有禁止其它的思想意识。即便是“独尊儒术”,也只不过是政府“独尊儒术”,并没有强制老百姓也“独尊儒术”。即便是政府“独尊儒术”,最多也只是不尊其它学说罢了,并非强制禁止其它学说。所以,并不存在政府禁止学术研究,或科学研究的事。实际上,政府也没有做到“独尊儒术”。儒术没有那么包罗万象,若是真的“独尊”儒术,那政府恐怕就没法运行下去了。
学术研究不活跃,是因为社会不需要学术研究;社会不需要学术研究,是因为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因为自然农业资本主义社会不利于学术研究。
资本主义,讲的是利。学术研究,通常是不生利的,至少是不会很快生利的,或不会直接生利的。学术研究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人们的好奇心,其次来源于“出风头”的愿望。而出风头的愿望,来源于生物的争雌习性,这是多少万年生存竞争的造成的。人类从自然界中走来,各种习性无不带有生存竞争的烙印。资本主义社会,出风头的方式是挣钱,钱越多,越风光,不是什么学术研究。你那学术研究,毫无用处(不生利呀),只不过满足了好奇心,简直就是不求上进,自甘堕落。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用利字一卡,许多事都不能做,也不应该做。禁锢人们思想的,不是什么儒术,而是资本主义。更何况,平民们忙于生计,少有游手好闲的人,哪有心思去想那些无边无际事?
相对而言,封建社会有利于学术研究。贵族的地位、收入是天生的,没有什么好争的。贵族要出风头,可以比技艺。所以,孔子说“必也射乎”(一定是比射箭吧?)。其实,不一定非要是比射箭,声色犬马都可以比。只要是有趣的东西都可以比,包括奇谈怪论啦,胡思乱想啦。没有利字约束,那活动空间可就太大了。封建社会,贵族们不必忙于生计,才会有空搞学术活动呀,例如,什么周游列国呀。所以才会出诸子百家呀。秦以后,之所以社会会有两千年的几乎停滞,多少是因为先秦封建时代产生的思想、学术、科学、技术,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秦以后两千年的需要。朱雨心 2007 年 8 月 5 日(未完待续)
朱雨心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uxin
朱雨心的文学城博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php?blogID=16464
朱雨心的凯迪博客http://blog.kdnet.net/boke.asp?userid=5503954
请评论,请宣传,请张贴(需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