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28岁,离婚后寄居在一个封建破落的大家庭,是“冰清玉洁又富有挑逗性”女人。范柳原,理想型花花公子,沉迷于中国女子的传统情调。两人在一起,更多的是为了一种游离爱情之外的关系:流苏渴望逃离她的大家庭而进行新的生活;而柳原则更期待一场有趣的狩猎游戏。最后,战火让两个人都有了一点点的真心。“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似乎应该是张爱玲理想中的爱情,张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也不尽人意,因此,在倾城之恋中,张既有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有具有少少讽刺地刻画了一段因为战火而变得圆满的非完美爱情。
梁家辉。首先,我觉得无论是戏剧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很主观的。改编剧本更是如此。在看戏之前,每个读过小说的人,在心中早已存在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形象。梁家辉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的范柳原。虽然小说中,范柳原是34岁,而梁家辉应该已经是年近半百,但是 – 这个很有趣,比起刘晓庆以50 岁“高龄”饰演18 岁之武昭仪的矫揉造作,梁家辉演的范柳原不但恰到好处的塑造了人物的性格,而且 – 依然是那样的风流倜傥。当然,与以往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相比,范柳原对于梁家辉可以说是驾轻就熟。梁家辉其实不像一个香港本土的演员,较之梁朝伟或者是曾志伟或者是刘德华等,虽然他也曾经接拍一些搞笑剧作,但是其本身固有的一种敏感而浪漫的气质,恐怕无人可及(虽然他已经香港金像奖3届影帝,但是他在港台人气却远远不及上述两位演员,这其中包括了某些政治原因)。而他所主演的包括“情人”(L’Amants ,1992),“人约黄昏”(1995)等影片,都是他成为了银幕上最典型和最成功的中国旧式新派男人。他在表演中的任何细节,包括一个点烟的小小动作,或是和女主角调情时候的眼神,都是其他男演员难以模仿和企及的。谈起梁家辉,我很多时候会想到另外一个我所爱的中国男演员陈道明,我觉得两人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同样的好感,风流而儒雅,清高而谦虚。特别是梁,在鼻以下的线条特别柔和,下颌微倾,眼神忧郁。
苏玉华。同样,因为戏剧的太过主观,使得苏玉华从一开始就没有奠定在我心目中的白流苏形象。首先她不够美丽,不够敏感,嗓音过于沉浊,念台词的语速又过快。给人的感觉不像是顾影自怜的流苏,反倒像是一个自暴自弃的怨妇。这点,我想更应该是导演方面的失误。其次,白流苏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就是张爱玲自己的写照,没落的封建大家庭,寄人篱下,敏感而坚强。特别是小说的结尾,更是反映了张爱玲自己的爱情理想 -- 有一天,这个世界什么都没有了,只留下那堵墙,至少站在墙下,我们对彼此会有一点真心。想象中的流苏,如杨柳般纤瘦,如冰雪般聪颖。当然,要让一个香港的本土演员来演白流苏,原来就是难于上青天。况且仔细想想,也找不到第二个香港的女演员可以胜任这个角色。演技派的如张曼玉,外形又是不符(一直觉得张曼玉蹩脚的上海话是其演绎的电影阮玲玉中的一大败笔);因此除了苏玉华之外,恐怕全港也找不出第二人选。
从此剧整体结构编排来看,第一幕在白公馆的家庭矛盾显然是占到了重点,而与之相比,第二幕,即白流苏到香港之后与范柳原的感情纠葛,却是了了收场,难免给人以虎头蛇尾的感觉。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现了香港文化在地域方面的局限性;换句话说,对于家务纠纷方面的安排,导演可以处理得非常完美,其实正如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港剧里面的情节;但是对于风花雪月,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二人最后因为战争而终于圆满的结局,此剧在这方面的编排,明显不够细腻贴切。艺术总监毛俊辉说,香港和上海,一个璀璨,一个娇媚。或者说香港原来就不习惯于“娇媚”,这样反而让人觉得做作。另外,本剧在结尾处做了较大改动。舞台一下子从四十年代战火中的香港转变到今日的上海,我知道这是导演可以要安排前后呼应。但是,首先,过渡阶段所使用的音乐十分唐突,似乎是国内宋祖英之类的某位女歌唱家以美声唱法演绎的“春天的故事”(大概是),如果不是由于某些政治原因的话,这样的背景音乐甚至有些可笑。其次,故事以老年的白流苏因为不舍离开旧屋而拒绝拆迁,作为“钉子户”而接受一姓范的拆迁公司经理的劝导,最后提出要拍照留念的要求来结尾,在牵强之余,也让人觉得有些累赘。
(又: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站在台上谢幕。梁家辉作为男主角,拉着苏玉华的手站在舞台中间。观众起立鼓掌。与我同一排后面的某个眼镜师奶突然爆出一句:梁家辉你好靓仔阿!一语到出心声。于是俺也跟着起哄梁家辉那个害羞阿...)
(张爱玲真是红阿。。)